【精品解析】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1 10:36:50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赤峰)一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21%,该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水蒸气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21%,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
2.(2021·抚顺)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B.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由于氦气密度小和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将其充入气飞艇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A.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不是质量分数,故错误,符合题意;
B. 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氦气是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因此可将其充入气飞艇,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
3.(2021·北京)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O2含量的是(  )
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 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
【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红磷燃烧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待冷却到室温后,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五分之一,能表明O2含量的是,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氧气被消耗,集气瓶中气压减小,进行分析。
4.(2021·毕节)化学既需要“见微知著”,又需要“见著知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宏观现象辨识 微观原因探析
A 桂花十里飘香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很多果汁有酸味 这些果汁中含有氢离子
C 酒精与水混合后振荡,总体积变小 分子间有间隔
D C60与C18的性状不同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桂花十里飘香,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A选项解释不符合题意。
B、很多果汁有酸味,是因为这些果汁中含有氢离子,故B选项解释不符合题意。
C、酒精与水混合后振荡,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C选项解释不符合题意。
D、C60与C18的性状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D选项解释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B、根据酸的构成分析;
C、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析;
D、根据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5.(2021·烟台)下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②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当X的数值为10时,①表示一种原子
C.②属于金属元素
D.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阳离子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②③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B、当X的数值为10时,①中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一种原子,不符合题意;
C、②是钠离子,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不是阳离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分析,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阴离子,结合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一般为金属元素解答。
6.(2021·达州)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D.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 B质子数为11,属于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A为稀有气体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稳定,C最外层2个电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A与C元素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错误,符合题意。
C. C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B、C、D元素原子都是核外三个电子层,位于同一周期,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氦元素化学性质稳定。
7.(2021·昆明)如图为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B.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C.氟原子易失电子 D.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 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 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8.(2021·金凤模拟)对以下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分析得出的认识或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合物中,①可显﹣2价,⑤可显+2价
B.③为相对稳定结构,通常很难发生化学变化
C.①②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④⑤为金属元素的原子
D.上述粒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其质子数、电子数均发生改变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从而带上2个单位的负电荷,⑤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从而带上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在化合物中,①可显﹣2价,⑤可显+2价,不符合题意;
B、③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相对稳定结构,通常很难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质子数=原子序数,16号元素是硫元素,由“石”字旁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17号元素是氯元素,由“气”字旁可知,氯属于非金属元素,11号元素为钠元素,12号元素为镁元素,由“金”字旁可知,钠、镁属于金属元素,且①②④⑤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故①②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④⑤为金属元素的原子,不符合题意;
D、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质子数不变,最外层电子数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每一部分的含义及原子和离子的转化关系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9.(2021·河南)空气中含量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答案】氮气(或N2);氧元素(或O)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中含量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氮气,氮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78%,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
10.(2021·金乡模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的新型纤维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目前无人机外壳制作不可替代的材料。自然界中存在的碳﹣12、碳﹣13、碳﹣14三种不同的原子都属于碳元素,其原因是   。
【答案】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碳-12、碳-13、碳-14三种不同的原子中,中子数不同,但是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故填: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分析】根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
11.(2021·沁阳模拟)如图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铈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B、C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因是   ;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
【答案】58;核内质子数不同;AB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由铈元素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序数为58,则铈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58;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B、C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因是核内质子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电子(氦为2电子)为相对稳定结构,A是氦原子,为相对稳定结构,BD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相对稳定结构,则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ABD。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及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12.(2020九上·西宁期末)下列物质:(1)纯净的空气(2)液氧(3)二氧化碳(4)水银(5)氧化镁(6)澄清石灰水(7)铁粉(8)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含氧分子的是   。
【答案】(1)(6);(2)(4)(7);(3)(5)(8);(1)(2)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如纯净的空气、澄清石灰水;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液氧、水银、铁粉;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叫做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镁、冰水混合物(水);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含有氧分子,纯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液氧中也含有氧气;
故属于混合物的是:(1)(6);
属于单质的是:(2)(4)(7);
属于氧化物是:(3)(5)(8);
含氧分子的是:(1)(2);
【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纯净物,含有氧分子的只能是氧气或含有氧气的混合物,据此分析
三、实验探究题
13.(2020九上·丰台期中)解释实验现象。
⑴旗帜变红,体现分子的性质是   。 ⑵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速度比在冷水中快,原因是   。
【答案】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发出来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蘸有酚酞的旗帜上,是酚酞变红,旗帜变红,体现分子的性质是分子在不断运动。(2)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速度比在冷水中快,原因是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
14.(2020九上·朝阳期末)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能说明氨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浓氨水具有    性。
(2)实验B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白磷的作用是   ,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试管中,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    mL刻度线处,原因   。
【答案】(1)纸花变红;挥发
(2)消耗试管中的氧气;20;白磷燃烧消耗30 mL氧气,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遇水会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会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故实验A中观察到无色纸花变成红色;(2)白磷能够燃烧从而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故实验B中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氧气消耗后,试管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入试管中的水的体积即为15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0%,即150mL×20%=30mL,则量筒的液面刻度为50mL-30mL=20mL;
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30mL氧气,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
【分析】(1)根据氨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滴有酚酞的纸花上可使纸花变红分析;
(2)根据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体减少,减少体积用水补充,从而计算量筒内液面下降的位置分析。
15.(2020九上·克东期末)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利用如图进行实验,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2)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红磷的原因是   ;为确保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实验中还应注意的问题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已知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分别与氧气和氮气反应,都生成固体物质,此实验中镁   (填“能”或“不能”)代替红磷,其原因是   
【答案】(1)4P+5O2 2P2O5;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使集气瓶内氧气完全反应;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或等装置冷却到室温才能打开弹簧夹
(3)不能;造成测得的氧气含量偏大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红磷燃烧时有黄白色火焰,冒出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故填:4P+5O2 2P2O5;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为了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掉,燃烧匙内要放过量的红磷;为确保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实验中还应注意的问题有: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等装置冷却到室温才能打开弹簧夹等;故填:使集气瓶内氧气完全反应;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或等装置冷却到室温才能打开弹簧夹;(3)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分别与氧气和氮气反应,都生成固体物质,因此集气瓶中气体减少会很多,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就很多,造成测得的氧气的含量偏大,故镁不能代替红磷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填:不能;造成测得的氧气的含量偏大。
【分析】(1)根据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2)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镁条和二氧化碳能反应分析
四、综合题
16.(2021·襄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微观探析是化学学习的特有方式。
(1)日本核废水中含有的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它具有放射性,相对原子质量为3,核内质子数为1,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2)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甲所示。由图可知,锶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下图乙表示的粒子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有   (填序号)。
【答案】(1)2
(2)金属;②④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中子,故中子≈3-1=2,故填:2。
(2)锶带“钅”属于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下图乙表示的粒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锶原子相同的①②④,但是①为稀有气体原子,化学性质稳定,故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有②④,故填:金属;②④。
【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确定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17.(2021·吉林)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
(2)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硅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
(4)碳元素和硅元素的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相似”)
【答案】(1)6
(2)12.01
(3)3
(4)相似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即质子数,碳的质子数是6,图中a=6;
(2)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
(3)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图,硅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4)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碳原子和硅原子最外层都是4个电子,因此碳元素和硅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3)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图,圆圈外有几条弧线,就有几个电子层。
(4)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1 / 1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赤峰)一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21%,该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水蒸气
2.(2021·抚顺)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B.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由于氦气密度小和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将其充入气飞艇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3.(2021·北京)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O2含量的是(  )
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 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
4.(2021·毕节)化学既需要“见微知著”,又需要“见著知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宏观现象辨识 微观原因探析
A 桂花十里飘香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很多果汁有酸味 这些果汁中含有氢离子
C 酒精与水混合后振荡,总体积变小 分子间有间隔
D C60与C18的性状不同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A.A B.B C.C D.D
5.(2021·烟台)下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②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当X的数值为10时,①表示一种原子
C.②属于金属元素
D.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阳离子
6.(2021·达州)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D.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7.(2021·昆明)如图为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B.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C.氟原子易失电子 D.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
8.(2021·金凤模拟)对以下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分析得出的认识或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合物中,①可显﹣2价,⑤可显+2价
B.③为相对稳定结构,通常很难发生化学变化
C.①②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④⑤为金属元素的原子
D.上述粒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其质子数、电子数均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
9.(2021·河南)空气中含量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10.(2021·金乡模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的新型纤维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目前无人机外壳制作不可替代的材料。自然界中存在的碳﹣12、碳﹣13、碳﹣14三种不同的原子都属于碳元素,其原因是   。
11.(2021·沁阳模拟)如图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铈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B、C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因是   ;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
12.(2020九上·西宁期末)下列物质:(1)纯净的空气(2)液氧(3)二氧化碳(4)水银(5)氧化镁(6)澄清石灰水(7)铁粉(8)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含氧分子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3.(2020九上·丰台期中)解释实验现象。
⑴旗帜变红,体现分子的性质是   。 ⑵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速度比在冷水中快,原因是   。
14.(2020九上·朝阳期末)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能说明氨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浓氨水具有    性。
(2)实验B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白磷的作用是   ,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试管中,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    mL刻度线处,原因   。
15.(2020九上·克东期末)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利用如图进行实验,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2)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红磷的原因是   ;为确保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实验中还应注意的问题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已知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分别与氧气和氮气反应,都生成固体物质,此实验中镁   (填“能”或“不能”)代替红磷,其原因是   
四、综合题
16.(2021·襄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微观探析是化学学习的特有方式。
(1)日本核废水中含有的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它具有放射性,相对原子质量为3,核内质子数为1,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2)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甲所示。由图可知,锶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下图乙表示的粒子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有   (填序号)。
17.(2021·吉林)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
(2)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硅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
(4)碳元素和硅元素的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相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21%,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A.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不是质量分数,故错误,符合题意;
B. 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氦气是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因此可将其充入气飞艇,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红磷燃烧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待冷却到室温后,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五分之一,能表明O2含量的是,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氧气被消耗,集气瓶中气压减小,进行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桂花十里飘香,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A选项解释不符合题意。
B、很多果汁有酸味,是因为这些果汁中含有氢离子,故B选项解释不符合题意。
C、酒精与水混合后振荡,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C选项解释不符合题意。
D、C60与C18的性状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D选项解释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B、根据酸的构成分析;
C、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析;
D、根据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②③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B、当X的数值为10时,①中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一种原子,不符合题意;
C、②是钠离子,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不是阳离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分析,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阴离子,结合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一般为金属元素解答。
6.【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 B质子数为11,属于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A为稀有气体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稳定,C最外层2个电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A与C元素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错误,符合题意。
C. C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B、C、D元素原子都是核外三个电子层,位于同一周期,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氦元素化学性质稳定。
7.【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 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 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8.【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从而带上2个单位的负电荷,⑤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从而带上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在化合物中,①可显﹣2价,⑤可显+2价,不符合题意;
B、③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相对稳定结构,通常很难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质子数=原子序数,16号元素是硫元素,由“石”字旁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17号元素是氯元素,由“气”字旁可知,氯属于非金属元素,11号元素为钠元素,12号元素为镁元素,由“金”字旁可知,钠、镁属于金属元素,且①②④⑤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故①②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④⑤为金属元素的原子,不符合题意;
D、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质子数不变,最外层电子数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每一部分的含义及原子和离子的转化关系进行分析
9.【答案】氮气(或N2);氧元素(或O)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中含量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氮气,氮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78%,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
10.【答案】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碳-12、碳-13、碳-14三种不同的原子中,中子数不同,但是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故填: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分析】根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
11.【答案】58;核内质子数不同;AB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由铈元素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序数为58,则铈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58;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B、C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因是核内质子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电子(氦为2电子)为相对稳定结构,A是氦原子,为相对稳定结构,BD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相对稳定结构,则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ABD。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及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12.【答案】(1)(6);(2)(4)(7);(3)(5)(8);(1)(2)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如纯净的空气、澄清石灰水;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液氧、水银、铁粉;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叫做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镁、冰水混合物(水);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含有氧分子,纯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液氧中也含有氧气;
故属于混合物的是:(1)(6);
属于单质的是:(2)(4)(7);
属于氧化物是:(3)(5)(8);
含氧分子的是:(1)(2);
【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纯净物,含有氧分子的只能是氧气或含有氧气的混合物,据此分析
13.【答案】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发出来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蘸有酚酞的旗帜上,是酚酞变红,旗帜变红,体现分子的性质是分子在不断运动。(2)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速度比在冷水中快,原因是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
14.【答案】(1)纸花变红;挥发
(2)消耗试管中的氧气;20;白磷燃烧消耗30 mL氧气,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遇水会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会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故实验A中观察到无色纸花变成红色;(2)白磷能够燃烧从而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故实验B中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氧气消耗后,试管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入试管中的水的体积即为15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0%,即150mL×20%=30mL,则量筒的液面刻度为50mL-30mL=20mL;
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30mL氧气,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
【分析】(1)根据氨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滴有酚酞的纸花上可使纸花变红分析;
(2)根据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体减少,减少体积用水补充,从而计算量筒内液面下降的位置分析。
15.【答案】(1)4P+5O2 2P2O5;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使集气瓶内氧气完全反应;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或等装置冷却到室温才能打开弹簧夹
(3)不能;造成测得的氧气含量偏大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红磷燃烧时有黄白色火焰,冒出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故填:4P+5O2 2P2O5;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为了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掉,燃烧匙内要放过量的红磷;为确保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实验中还应注意的问题有: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等装置冷却到室温才能打开弹簧夹等;故填:使集气瓶内氧气完全反应;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或等装置冷却到室温才能打开弹簧夹;(3)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分别与氧气和氮气反应,都生成固体物质,因此集气瓶中气体减少会很多,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就很多,造成测得的氧气的含量偏大,故镁不能代替红磷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填:不能;造成测得的氧气的含量偏大。
【分析】(1)根据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2)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镁条和二氧化碳能反应分析
16.【答案】(1)2
(2)金属;②④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中子,故中子≈3-1=2,故填:2。
(2)锶带“钅”属于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下图乙表示的粒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锶原子相同的①②④,但是①为稀有气体原子,化学性质稳定,故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有②④,故填:金属;②④。
【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确定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17.【答案】(1)6
(2)12.01
(3)3
(4)相似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即质子数,碳的质子数是6,图中a=6;
(2)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
(3)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图,硅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4)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碳原子和硅原子最外层都是4个电子,因此碳元素和硅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3)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图,圆圈外有几条弧线,就有几个电子层。
(4)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