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自成一家,
被称为“易安体”,
词作有《漱玉词》。
南宋杰出女文学家,
婉约词派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
《声声慢》、《如梦令》、《醉花阴》等。
著有《词论》,
主张“词,别是一家”
“一代词宗”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作者简介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问题探究
思考1:
从这首词里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愁——“词眼”
直接抒情: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以情入手,以情结束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环 境
感 受
若有所失
寂寞冷清
凄苦悲凉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古诗十九首》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词有何表达效果?
运用叠词的作用
⑴增强音乐美。
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声声悦耳。
⑵增强情感。
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悲愁苦痛。
⑶ 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法国诗人克洛岱改写《声声慢》:
绝望
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
/梦!梦!梦!/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
/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细雨
梧桐
窗儿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结论:
酒是“愁”的象征
酒,一种浓郁情义和相思的幽愁。
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登高》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宋 晏殊《蝶恋花》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 李商隐《无题》
结论:风渲染愁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
过雁象征离愁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花盛:
乐景哀情 反衬
花衰:
以花喻人 正衬
凄苦忧愁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结论:
独自临窗,孤独惆怅之情不可言表。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结论:
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结论: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亡国之痛
亡夫之恨
孀居之苦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