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 实验课
课题:第七单元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内容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酸和碱的一些化学性质。那么科学家是怎样得到这样性质的呢?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酸和碱化学性质的认识,并且通过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建议:
1. 由于实验所用物质较多,许多物质学生初次接触,所以首先要调控好时间。
2.分组教学,要让学生做好实验,及时提醒学生观察、记录、思考与交流。
3.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性、安全性、观察方法、记录习惯、思考与反思、交流习惯的培养。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感悟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4.通过比较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学习概括、分类、以及从观察和实验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进一步认识和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难点:运用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感悟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思路和方法。
实验准备:
(1)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
(2)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
(3)白醋、柠檬汁、肥皂水、蔗糖水、自来水、镁条、石灰石、2%的氯化铜溶液、生锈的铁钉、2%的碳酸钠溶液。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提出问题,导入实验课:【投影】1.进入化学室应注意哪些安全气问题?在取用酸碱溶液时,如果不慎洒落在皮肤或衣物上,怎么办?2.用交投滴管取用液体时应如何操作?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应注意什么?同学们知道酸和碱有哪些化学性质吗?今天就然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起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动手实验1】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请同学们首先熟悉实验步骤:(1)在洁净的点地板上或小试管中分别滴加5-6滴稀盐酸、稀硫酸、白醋、柠檬汁和自来水。然后向这5种液体中分别滴加1-2滴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2)将石蕊试液换成酚酞试液,重复上述实验。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3)在干燥、洁净的玻璃板上放5片PH试纸,用玻璃棒分别蘸取5种待测液体,点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将上述待测液体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肥皂水、蔗糖水和食盐水,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动手实验2】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步骤: 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2ml稀盐酸和稀硫酸,用PH试纸测定其PH,然后向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的PH,直到PH等于7时,停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实验要求:滴加氢氧化钠的时候,要逐滴滴加,边滴加,边震荡,同时要多测几次溶液的PH。【动手实验3】酸、碱的其他的化学性质实验步骤:(1)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镁条、石灰石、生锈的铁钉、碳酸钠溶液,然后向试管中分别滴加1-2ml稀盐酸,观察现象。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观察现象。(2)在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1-2ml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生锈的铁钉,然后向试管中分别滴加1-2ml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反思交流】1.想想实验中,我们用的是点滴板,为什么不用试管而用点滴板呢?2.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想想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你的成功之处和不足是什么?【关系梳理】1.通过以上三组实验探究,请同学思考酸和碱都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2.在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实验的时候,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回答进入化学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学生回答,并试着操作学生回答酸的五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并填写实验报告。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比较出酸与碱与指示剂作用颜色的变化。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教师及时指导,并要求学生填好实验记录。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填写化学实验报告学生可在组内交流,回答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和总结实验过程中二的经验教训。思考、讨论、交流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安全意识,知道使用酸或碱时,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围绕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本节课索要用到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设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酸和碱与指示剂作用的认识。要求学生明确分工,要有记录员,有观察员,有实验员,并且每组要有安全保障员。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探索、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化学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和观察、和从实验中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深刻理解酸与碱所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情况。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指出学生的操作错误。通过以上探究,让学生体会到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某些盐的反应让学生知道碱能与某些盐溶液发生反应,通过实验,知道碱不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通过学生的反思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探究的过程,反省在实验过程中的得与失。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的能力。让学生运用归纳法得到酸和碱的共性。
【达标检测】 写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并说出实验的现象。【布置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中的化学方程式,并总结出酸和碱的性质。
教学反思:
1.在实验课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任务和目标,由于许多物质学生只是知道并没有接触过,所以教师既要调控好时间,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要保证学生有实验、观察、记录、思考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交流,总结。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错误操作,要让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如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最终得出科学结论的,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附实验报告内容】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组别 组内负责工作
【动手实验1】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实验现象与结果(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稀盐酸 稀硫酸 白醋 柠檬汁 自来水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PH试纸
实验现象与结果(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肥皂水 蔗糖水 食盐水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PH试纸
【动手实验2】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现象与结果(酸与碱中和反应)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前的PH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结束后的PH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数
稀盐酸
稀硫酸
实验结论(用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动手实验3】酸、碱的其他的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与结果(酸的化学性质)
镁条 石灰石 生锈铁钉 碳酸钠
稀盐酸
稀硫酸
实验现象与结果(碱的化学性质)
氯化铜溶液 碳酸钠溶液 生锈的铁钉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结论(用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