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30 21:49:27

文档简介

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地 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和行为障碍等症状,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认为大于65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是7%,大于80岁的老人达到20%。某制药公司经20年对治疗该疾病研发新药、临床实验,2019年11月新药上市,对轻度、中度病人的认知功能有一定改善。据此完成问题。
1.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占该国总人口比重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
A.欧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2.该类新药的研发公司适宜布局在( )
A.患该病人数多的地区 B.交通发达的大城市
C.产业协作配套好的地区 D.科技发达的大城市
2019年末至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武汉爆发。临近春节,大量非武汉户籍人口返乡,疫情迅速在全国蔓延。为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2020年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2019年末武汉市常住人口1121.20万人,户籍人口906.40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非武汉户籍人口返乡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 B.疫情 C.文化 D.环境
4.武汉市大量非户籍人口迁入的主要影响是( )
A.改善生态环境 B.增加就业压力 C.加剧人口老龄化 D.减缓发展速度
5.我国的“妈祖信仰”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文化盛行于
A.江南水乡 B.四川盆地 C.华南沿海 D.云贵高原
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2011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影响白于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 C.消费水平 D.开放程度
7.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
A.矿产枯竭 B.经济落后 C.政策扶持 D.教育需求
所谓“木桶效应”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读“木桶效应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 )
A.森林资源 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 D.水资源
9.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发展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 ④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左图“我国M市不同功能区人口密度日变化”与右图“我国M市主要功能区布局”,回答下列小题。
10.左图中a、b曲线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工业区 住宅区 B.住宅区 商业区
C.住宅区 工业区 D.工业区 文化区
11.a、b曲线所代表的功能区与右图功能区布局对应正确的是( )
A.a——甲 b——乙 B.a——乙 b——丙
C.a——丙 b——乙 D.a——乙 b——甲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13.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曾闻名全国,如今很多桑基鱼塘已成为建设用地,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4.珠江三角洲发展“桑基鱼塘”农业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千沟万壑,地表崎岖 B.冬暖夏凉,降水稀少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15.桑基鱼塘被大量开发为建设用地的主要原因是( )
A.鱼类价格低,生产效益下降 B.全球气候变暖,不适合发展
C.市场需求萎缩,利润大幅减少 D.工业、城镇用地扩张,土地价格上升
读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回答下列各题。
16.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
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
17.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
A.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 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
C.集中于沿海地区 D.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8.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19.民工潮给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A.促进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B.减缓农村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C.春节期间出现大城市 “空城”现象 D.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
某评测机构从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大气环境容量以及水环境容量等五方面来确定研究区的综合承载力,其大小最终取决于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瓶颈”作用的制约因素。读某市综合承载力测度表。完成下面小题。
20.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是
A.水资源承载力 B.能源承载力 C.水环境容量 D.大气环境容量
21.专家预测,2030年该市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将提高,最可能因为该市
A.能源消费总量下降 B.能源总量大幅下降
C.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D.区域内人口量增加
下图为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完成下面小题。
22.两幅照片反映了( )
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 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
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
23.北京市中心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天安门、故宫等传统建筑,其影响因素为( )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自然因素
图示为“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某地1978~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4.造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增加 B.气候变化 C.产业升级 D.道路建设
25.该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A.旱涝减少 B.水源枯竭 C.草场退化 D.人口外迁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
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 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
27.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28.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读图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9.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西南多,东北少 B.西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D.西北多,东南少
30.形成我国AB一线西北部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沿海、沿河 B.干旱、荒漠多 C.交通闭塞 D.经济落后
一般来说,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为一些学者对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估算的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据右图推断,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约为( )
A.120亿人 B.19亿人 C.18亿人 D.16亿人
32.影响和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因素不包括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国家人口政策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人均消费水平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完成下列小题。
33.湘菜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以辣著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祛湿 B.当地高温,重油重辣食物便于保存
C.当地缺盐,以辣代盐 D.当地原产且盛产辣椒,原料丰富
34.荷兰因为地势低洼,留传下了穿“木鞋”的习俗。荷兰人穿“木鞋”是为适应冬天寒冷潮湿、地上结冰的地理环境。这说明( )
A.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 B.地域文化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
C.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D.此种地域文化的范畴不是单一要素
城镇化水平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01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山东省城镇化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下图示意2012-2018年山东、江苏、四川及全国城镇化水平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图中示意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6.城市化的推进( )
①减少了对自然界的干扰 ②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③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④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1850一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7.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城市化水平达到80%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城市人口数量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38.与2000年相比,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将带来的变化有
A.第一产业比重增加 B.第二产业产值明显下降
C.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D.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生产技术先进 B.交通运输便捷
C.自然条件优越 D.生产成本低廉
40.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国内需求 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研发水平 D.增强国际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41.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从自然条件看,“北大荒”和“西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和 。
(2)分别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3)简要说明“北大荒”地区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任答三点)。
42.读我国东南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问题。(6分)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过程,图中显示的该过程的特点是 、 。
(2)经民意测验,位于A处的化工厂需要搬迁,其大致的布局位置应 。
(3)某开发商准备投资郊区农业,在图中B处选好了地址,最有可能布局的农业是 。
A.奶牛饲养 B.禽蛋生产 C.鲜花种植 D.蔬菜种植
(4)图中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是 。
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该灌区是我国小麦重要产区,也是北方著名的水稻生产区,近年来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河套平原种植历史悠久,是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下图为河套平原附近区域及河套灌区简图。
材料二乌梁素海是河套灌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接纳了河套地区90%以上的农田排水,经过湖泊的生物生化作用后,排入黄河,起到改变水质、调控水量、控制河套地区土壤盐碱化的作用。
(1)据图判断该灌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 ;分析该灌区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2)乌梁素海对河套灌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用有 。
(3)由材料归纳河套灌区水稻种植的生产特点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B C A C A A C B B A D D A C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B A A C C A B C B D B A A A C C C A B
高一试卷答案
41.(1)热量(1分) 水源(1分)
(2)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1分)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1分)
(3)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广人稀,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国家政策扶持。(任答3点得3分)
42.(1)城市化(1分)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1分) 农业用地不断转化为非农业用地(1分)
(2)位于河流的下游,垂直于盛行风的郊外(1分) (3)D(1分)
(4)新建的铁路、高速公路使交通运输日益便利,客、货流量增加(日益发达的交通也可) (1分)
43.(1)水源(1分)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质积累;地形平坦;临近黄河,便于灌溉(任答两点得两分)
(2)调控水量 改善水质 控制土壤盐碱化(任答两点得两分)
(3)水利工程量大(1分);商品率高(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