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高港中学2012-2013第二学期初二语期中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中学2012-2013第二学期初二语期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30 21:4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泰州市高港中学2013年春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4分)
对喜欢旅游的我来说,多么期待能有一天到重建后的马尔代夫去看看,去看看美丽的沙滩,去看看____(zhàn)蓝的海水,去看看那在海边____(xī)戏的各色人种……真的希望那时候又能看见曾被海____(xiào)无情吞噬的____(wān)蜒、动人的海岸线啊!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B、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C、他喊了一声:“跟我来”!就向前冲锋。
D、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自从推广使用电子书以后,学生们摆脱了卷帙浩繁的纸质教材、参考书,书包的重量减轻了不少。
B、建设工地上,各种机械夜以继日地轰鸣着,劳动者们决心以最优的工程向党的九十华诞献礼。
C、漫步在古运河秀水之畔,徜徉在瘦西湖亭阁之间,文明不得不赞叹设计师别具一格的构思和匠师们精妙的技艺。
D.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否则,所得自然不多,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1) ,小桥流水人家。 (2)耳闻不如目见, ______。
(3) ,不知其可。 (4)临风一唳思何事? 。
(5)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 。
(6)《陋室铭》中以自然环境烘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名著阅读(8分)
(1)右边漫画涉及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_,该名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请你简述鲁提辖痛打郑屠的原因和经过。(5分)
(2)你是否赞同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样的作品从教材中删除的提法?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1)阅读下面诗歌:“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猜猜该诗写的是什么鸟?这种鸟寄托了怎样的寓意?(3分)
(2)随着春天的到来,很多候鸟开始了迁徙,而禽流感的危险性似乎越来越近了?我们不得不担心候鸟的迁徙是否会带来禽流感。有人说:“干脆把鸟都杀了,免得造成疾病的传染”,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3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一诗,完成第7题 。(6分)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7.(1)首联点出时令和时间的词是( )( ) 。(1分)
(2)请赏析“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中的妙处。(3分)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4分)
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①!宜礼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倾之,延徽亡奔晋阳。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德明曰:“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延徽曰“彼自吾来,如丧手目;今往诣之,彼手目复完,安肯害我!”既省母,遂复入契丹。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契丹主待之益厚。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梁记》)
【注释】①牧圉(yǔ):到牧场中放牧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契丹主怒其不拜( ) ②安肯害我 ( )
③既省母,遂复入契丹( ) ④契丹主待之益厚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此今之贤者
A.马之千里者 (《马说》) B.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C.千里之能(《马说》) D.何陋之有(《陋室铭》)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由 是 汉 人 各 安 生 业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2分)
(2)其两膝相比者,各 隐卷底衣褶中(2分)
11.韩延徽在契丹国被重用的原因有哪些?(不少于两点)(2分)
(三)阅读可言的《手机辐射的危害有多大》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30亿人用手机,是吸烟人数的3倍。中国13亿多人口,移动电话用户已经突破7亿,也就是说,平均两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拥有手机。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数字产品,很多人几乎24小时手机不离身。
一直以来,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在努力探明手机辐射的真实危害程度。他们明显分为两派,一派表示乐观,认为手机辐射并无大碍。另一派则非常谨慎.经常发布一些较为悲观的消息,认为手机可能从不同程度上危害健康。
世界移动通信论坛秘书长麦克在一个报告中称。过去20多年全球289项实验,均未能找出手机辐射对人体有害的“罪证”。
但很多医学专家认为,手机要实现通讯功能就必须接收和发送强力的无线电波,在使用手机过程中,信号最强的天线部恰恰离大脑最近,所以一定会对人脑有负面影响。2009年瑞典及多个欧洲国家的研究发现,使用手机10年以上,可能会增加患脑癌和口腔癌的危险。荷兰最新研究也显示,手机辐射还与失眠、老年痴呆症、儿童行为问题、男性不育等有密切关系。
那么,什么是手机辐射呢 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无线电波或多或少地会被人体吸收,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线部、听筒部、键盘部和话筒部。手机的辐射主要来自天线,包括外置天线和内置天线。辐射的强度跟手机和人体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远一倍,辐射衰减十倍;距离缩短一倍,辐射强度增加十倍。从天线的位置看,外置天线的辐射比内置的要大。
显然。我们在选购手机时有必要注意这些问题。直板机的天线离头部最近,所以它的辐射最大,翻盖机的天线离头部最远,所以辐射较小,滑盖机则介于两者之间。而手机的功能多少,则对辐射强度没有影响。
也有人认为,袖珍型的手机辐射比较大。手机厂商为了降低电磁辐射,通常会在手机内部设一个金属屏蔽层,这层屏蔽可以将除天线之外的电磁辐射转换成热能消耗掉。手机体积过于小巧。厂家就会在金属屏蔽层的大小上作出牺牲.可能使其对电磁辐射的过滤功能减弱。
另外,山寨手机更成了“辐射大户”。有些山寨手机原材料质量、结构设计、发射参数都不合格,为了追求功率,在辐射方面超过了国家标准有的甚至超标50多倍。
手机辐射还和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使用者周围的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过去,基站之间距离比较远,而城市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会对电磁波产生很大影响,迫使手机加大功率来和基站取得联系,导致其辐射强度增加。不过现在,基站密集化了,信号好了,手机的发射功率就不需要原来那么大,辐射也相对减小了。
1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3分)
也就是说,平均两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拥有手机。
13.说说文章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14.根据本文内容,请你为消费者选购手机提几点建议。(3分)
(四)阅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15-17题(10分)
①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 为什么该敬呢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 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予,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5.选文第②段中划线句属于什么论据?其具体作用是什么?(3分)
16.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 为什么 (3分)
1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请从身边举一个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的例子并加以简评。(4分)
(五)阅读张逢春的《放心不下》选段,完成18-21题(20分)
①她患了肺癌,住了院,做了手术,手术后,医生说她癌症晚期,在人世间的日子,也就一个月了。起初孩子们忍着悲痛,不愿意把这消息告诉她,可越掩盖她越怀疑,因为从女儿的眼睛里,她已经读到了她的病情。到她的男人真正把病情的真相告诉了她时,她倒平静下来。死,她倒不怕,人早一天或晚一天,都要死的,这只是个早晚的问题。可目前,她不愿死,也不能死,因为她还放心不下她的男人:他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照顾自己,他有高血压,连按时吃药都不知道。
②他就是这样一个书呆子,几十万字的书,能写;可连热了减件衣服、冷了添件衣服都不会。这衣食住行,一切都得她操心。一次,单位要她去外地出差,她就去了三天,可回来,家里锅、碗、瓢、勺都翻了天。大女儿在外地工作,生孩子的时候,她去了一个月,家里便去了电话,说老头子高血压病犯了,住了院,她急急忙忙地回来,到了医院,据医生说,老头子这病,就是不按时吃药闹的。你看,她离开一天行吗?她想,在她的有生之年,得教会他做饭、洗衣,按时吃药,他知道自己照顾自己了,她再去死,到那时,她死也瞑目了。
③在住院的日子里,本来医院的饭菜很好,汤汤水水的都有,可她不吃,她要让他送饭,让他亲自做了饭给她送来。她要吃他炒的菜、熬的鸡汤,尽管他做得不好吃,她也要他来做。
④他第一次送的小米饭,有点糊味了,她仍说好吃,好吃。他含着泪,看着她把饭吃了。
⑤他每次送饭来,她都忍着疼痛,问他,衣服洗了没有?药按时吃了没有?老头点点头。
⑥老头知道他的用意,便有意地穿上件新洗的衣服让她看,她看了,那苍白的脸上,便泛上一丝的笑。
⑦女儿知道了,便说,爸爸的衣服我来洗,饭我来做。她说,还是让你爸自己做吧,自己洗吧。你们上班,时间有限,再说,他自己会做了,我死了也放心了。
⑧这些,老头心里明白。
⑨她在医院里住了20余天,便出院了。回家来,他还忙着培养老头的自立能力。他做饭,她亲自看着他往锅里添水,添几碗水,放多少米,米熬到什么时候才好吃,她都告诉他,这是她平时的经验,她像一个老师教小学生那样,耐心的细心的,看着他炒菜、洗衣,每天都提醒他吃药……
⑩饭菜、洗衣,学得差不多了,可就是,那高血压的药,他总忘了吃。
她想,我还是不能死啊!
夜里,老头躺在她的身边,深情地说:“其实,做饭、洗衣,我早就学会了。可我知道,你总牵挂着我,就不离开我。有个心理学家,曾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二战时集中营的人,自然死亡中毫无牵挂的占多数,而那些牵肠挂肚的人大都活下来。我总希望你牵挂着我,始终不离开我……”
女人笑了,她因放心不下他,她竟然,熬过了预死期,一个30天,又一个30天,转眼已过了五十个30天了,老天,竟然,让她奇迹般地活下来!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一段在这篇小说中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第四段中画线句子,他送来的是“有点糊味的米饭”,她为什么仍说“好吃,好吃”?(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她最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的原因是什么。(至少两点)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三、作文(60分)
呼唤是内心深处最热切的渴望。我们呼唤的是人性的回归、真情的流露,呼唤的是不倒的信念、永不消逝的关爱,呼唤的是理性、正义和公平……
请以“呼唤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规范(4分)。
(命题:初二语文备课组)
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答题纸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成绩
友情提醒:请在相应区域内答题,否则无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第15—17题。(10分) 15.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4分)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张逢春的《放心不下》选段,完成第18-21题。(20分)18.(4分) ____ ___19.(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湛 嬉 啸 蜿
2、D 3、A
4、略 5、略
6、(1)燕子 燕是春的使者,是吉祥的象征,美好、惜春、时事变迁,是平民化的益鸟。
(2):首先不能将禽流感传播的问题归罪于鸟类。因为鸟类是无辜的。真正人类需要去面对的是如何找到克制病毒的方法。其次,人类对鸟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人类自己对鸟类缺乏必要的保护,也是病毒得以传播的原因。第三,要好好防止禽流感的传播,人类必须加强宣传,卫生健康的生活,和鸟儿成为朋友,而决不是杀鸟。所以说,只有人类自己加强爱鸟、护鸟的意识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
7、(1)桃花 露浓
(2)化静为动或运用比喻(1分),写出了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从野竹梢头飘过,山之陡峭,泉水垂直湍急而下的情景(1分),表现了作者对山间景物的喜爱之情(1分)。
(3)未遇戴天山道士的惆怅(愁闷、遗憾,1分)和对山间生活的向往之情(1分)
8、(1)对。。。感到生气 怎么 已经 更加 (2)c
9、由 是/ 汉 人 /各 安 生 业
10、(1) 叛逃了再回去,莫非是想找死吗?”
(2)略
11、述律后的知人(举荐);契丹主的善任;延徽的贤能、有智略。(答对两点得全分)
译文:延徽,是幽州人,有智慧谋略,很善于写文章。刘守光在末年时国力衰退困苦,派参军延徽向契丹求救,契丹君主因延徽对他不参拜行礼非常生气,扣留他并发配去放牧。述律后对契丹君主说:“延徽能秉守节操不屈服,这是当今有贤德的人,怎能用让他到牧场中放牧的方式辱没他呢?应该以礼相待并任用他。”契丹君主召见延徽与他交谈,大悦,于是就把他作为计划的主人。一举一动都要征求他的意见。延徽开始告诉契丹主建立官署开放府库,修筑城郭,建在市井里巷,来安置汉人,并使他们各有配偶,开垦荒田。于是汉人各自相安于生活职业,逃亡者更少。契丹的威信征服了各诸侯国,延徽是有功劳的。
不久,延徽逃到晋阳,晋王想安置他到幕府,掌书记王缄憎恨他。延徽自感不安全,请求回家探望母亲,经过真定时,在同乡人王德明家歇脚。王德明问他到哪里,延徽说:“如今黄河以北都归晋所有,应当回到契丹去啊。”王德明说:“叛逃了再回去,莫非是想找死吗?”延徽说:“假如我回来,那里好象丧失了手和眼;如今回去,手眼又完整了,怎么肯加害我!”探望了母亲后,延徽又回到契丹。契丹君主听说(延徽)到了,非常高兴,好象他从天而降,轻轻拍着他的背说:“之前你去了哪里?”延徽说:“想念母亲,想告请回家,又害怕不允许,所以私下回去罢了。”契丹君主对待他更加优厚。
12、不能。“至少”是“最少”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可以一人有手机,也可以两个都有手机。若删掉,就变成只有一人有手机,表意不准确,与事实不相吻合。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又准确地说明了辐射的强度跟手机和人体的距离成反比这一特点。
14、尽量不要选直板机,而要选翻盖机;不要选袖珍型手机;不要选“山寨”手机。
15、道理论据。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论点。(意近即可)
16、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使论证内容不全面,论证过程不严密。
17、示例:扫大街的清洁工人,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脏、不怕累,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不嫌弃这种又苦又累的职业,总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敬重。
18、一位得了绝症的妻子因为放心不下自己的丈夫而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
19、①她临死还放心不下她的男人,呼应了文章的标题
②为她奇迹般地活下去的结局作了铺垫。
20、这是在安慰和鼓励丈夫,只要他能自立了,自己受点苦没什么。表现她对丈夫的爱。
21、①她不为患癌症而绝望,心中充满对丈夫的牵挂,是对丈夫无限的爱创造了奇迹。
②“她”生命的奇迹也与丈夫的真心呵护,以及忘记吃药的善意欺骗有密切的关系,是丈夫对她的爱创造了奇迹。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 密 ………………………………封 …………………………… 线 …………………………………
PAGE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