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看月亮
课标要求
13.3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月相等活动,初步体验月相是变化的,猜想变化的样子。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描述不同的月相,了解科学探究需要制定计划,提升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与科学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
3.通过观察在农历初三、初七、十五等日期的观察,能够充分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设计说明:围绕课标要求的行为动词“知道”和核心概念“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结合本课内容和对学情的分析,将“知道”具体化为“体验、归纳、解释”三个步骤,经历从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订计划、实验操作、交流现象到得出结论,再到月相的变化现象的过程,提升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
评价任务
任务一:讨论观察计划(检测目标1)
任务二:讨论观察中的安全问题(检测目标2)
任务三:比较不同的月相(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我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做个观察月相的变化?”是探究月相的起点。
2.学习过程:首先,布置观察活动与制定观察计划;接着,完成观察结果的汇总和整理;再次,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知道月相是什么,月相是变化的”,难点是“做个观察月相的计划?”通过完成任务二,一起讨论研究制定观察计划”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设计说明:第1条认识学习本课的目的与价值,介绍本课学什么及与后续学习内容的关联,明确课前准备的任务;第2条了解本课有三个学习任务或环节;第3条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并明确突破难点的途径。
学习过程
课前探究
课前学生观察月亮,可以隔几天观察一次,并指引学生有意的纪录,不限制学生在哪一天进行观察,教师提醒学生观察是带纸笔进行记录。并将记录表带到课堂上来。
一、情景聚焦
任务一:观察月亮的方法?(检测目标1)
(参照教材活动一:?)
1.在哪里可以看到月亮?
2.在什么时间观察月亮合适?
3.引导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观察结果?教师可以提前印制观察记录单以便学生在课堂上反馈观测结果、互相交流。
4. 观察月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根据上一环节内容,讨论分析如何在观察中避免危险。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3)交流发声方法时,清晰地说出本组的观点;(4)阐述自己的猜想时有理有据。
设计说明:任务一中的活动1是让学生知道怎样观察月亮;活动2是让学生能够知道观察时应该需要注意的问题;活动3教师和学生一起,按照课本上的格式,制定符合自己的观察计划。
二、方案探究
任务二:什么是月相?(检测目标2)
(参照教材活动二:什么是月相?)
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方案,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方案。
2.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方案合作完成以下探究任务,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初三 初七 十五 二十
月亮的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
3.通过以上观察,交流我们我发现。
(1)我们是用哪些时间观察月亮?
(2)当不同的时间,月亮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当在什么时候时是圆的?
4.归纳总结:月相的变化?
评价标准:(1)认真观察,详实记录;(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人人参与;(3)小组代表有理有据地将本组发现和结论在全班交流。
设计说明:活动1是根据自己设计的表格观察;活动2是根据方案进行操作并提出活动的要求,记录实验中的现象与发现;活动3是交流实验的方法、过程与现象,对比不同的时间月相的变化;活动4是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归纳结论。
任务三:比较不同的月相(检测目标3)
三、交流评价
(参照教材活动三:月相的名字)
1.在小组中,比较、交流自己的观察及记录?
2.操作、观察与交流。
3.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
4.归纳。
评价标准:(1)实验过程操作规范、认真观察、结论正确;(2)能说出月相的不同现象;(3)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
四、梳理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检测与作业
课下,再次和父母一起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月亮的活动,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设计说明: 引导学生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 ,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达到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