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篮球 双手胸前传球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2 篮球 双手胸前传球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5-30 21:4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方针,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寓德育于体育与健康教学之中为指导思想,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在兴趣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动作,在掌握动作中提高运动能力和发展身体素质。结合高二年级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发展技能的同时,并在欢快的气氛中娱乐身心、增强体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
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2、素质练习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教材是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初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其它技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
四、学情分析:
本次课所授班级为初二3班学生,有30人,体育基础水平很不平衡,但初中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及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同时,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技术这一内容在初一阶段就已经介绍学习,并在之前的学习中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所以,本课练习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为主要目的,创设乐学情境,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五、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运动技能:通过各种练习手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篮球正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爆发力、速度等身体素质。
身体健康:学生通过本课认真的学练和在课中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目标。
心理健康:通过自主学习、游戏,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勇敢、机智、自信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社会适应: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培养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技术的规范性
难点:传接球时机与整体配合意识
七、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八、场地器材:
跳绳30根、篮球场一块、篮球30只、录单机一台。
九、预计“运动负荷”:
平均心率为115—130次/分,最高心率约为170次/分,运动密度约40%—50%,运动负荷中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运动技能:通过各种练习手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篮球正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爆发力、速度等身体素质。身体健康:学生通过本课认真的学练和在课中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通过自主学习、游戏,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勇敢、机智、自信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适应: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培养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教材 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2.游戏:兔子跳接力
课序 课的内容 学生主体活动 教师指导活动 组织
身心准备10分钟 课堂常规①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并报告人数②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及安全教育2、自主跳绳热身(配音乐)3、球性练习双手指腕拨球单手持球肩绕环胯下绕环全身绕环原地高低运球原地体前换手运球 按课堂常规进行。2、认真听取教师布置课的内容、要求。要求: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背景下学生自主跳绳要求:充分热身,1、认真听讲、练习动作到位2、听教师指挥统一进行练习3、主动体验,大胆表现 1、师生问好2、宣布本课内容、要求和任务要求:精神饱满、声音洪亮教师组织与学生共同参与1、教师示范强调动作重难点3、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成二列横队集合 散点广播操队形散开

基本部分25分钟 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⑴复习巩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2人一组,间隔3—4米 ⑵发展和提高①.迎面跑动传接球方法:将学生平均分组,迎面相距3—4米进行练习②.圆圈跑动传接球方法:将学生平均分组,先由一位同学在中心做定点传接球,其他学生在外圈匀速运球慢跑及传接球练习2、游戏:兔子跳接力场地设计:以半个篮球场长为基准比赛方法:将学生平均分成4组,每人利用跳绳将自己的双脚绑住,从中线出发绕过底线的障碍物进行接力游戏,出场顺序由各小组自己确定。 1、认真听讲、仔细观察2、自由练习,主动参与练习,乐意接受教师指导4、分组练习,学生相互评价、反馈5、发现问题,与老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分组讨论、自行安排出发顺序,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跳跃能力和全身协调性注意安全 1、讲解示范练习内容,突出重难点,引导学生回顾传接球技术要求2、教师图示练习内容,组织学生练习3、巡回指导,适时点拨4、用语言鼓励和激发学生5、集体讲解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教师讲解并示范,引导学生如何各尽其能、协作竞争,并担任裁判 练习1、 练习2、 练习3、 (中心同学可以轮换)根据场地设计
恢复身心5分钟 1、放松操(太极拳呼吸调整)2、课后小结3、归还器材4、宣布下课 1、学生轻松自然放松全身2、学生自评、互评3、认真聆听 1、引导学生做放松练习2、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多提出表扬鼓励3、师生再见 二列横队集合

场地:篮球场一块 器材:跳绳30根、篮球30只、录单机一台
教学效果:平均心率为115—130次/分,最高心率约为170次/分,运动密度约40%—50%,运动负荷中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