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许劭
“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裴松之《三国志(注)》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毛泽东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大战前夕,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已经54岁的曹操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辞就是上面这首《短歌行》。
背景知识
了解“歌行体”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就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的。诗句都是四字句,被称为“短歌”。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本诗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词,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pì
jīn
duō
zā
mò
yō
qì
bǔ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从诗中寻找线索,试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忧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人生短暂、功业未就、贤才难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朝露:生命短促易逝(比兴)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杜康:酒(借代)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①出自《诗经·郑风·子矜》,原句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本意是表达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这里化用诗意,借以表达
对贤者的思慕。
②选自《诗经 小雅 鹿鸣》,这里引用四句其意在表达诗人
①
②
期待贤人的诚挚恳切,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比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面。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以“乌鹊”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犹豫不决的有些人才。
其实这是诗人发出的一个召唤:天下贤才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在恭候着你们! 诗中充满对人才的渴盼,一片谦恭之气,但说其中又有一种霸气。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乌鹊”实际上指什么?
2.“绕树三匝”句,鸟儿为什么找不到可以栖落的枝头?这话从曹操口中说出,有没有弦外之音?
前句出自《管子·形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原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无论治国还是治学,都应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度。曹操化用了这几句,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多多益善。
后句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忧恐失天下之贤人。”曹操引用此事,是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之诚恳,并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
——钟嵘 《诗品》
“志深笔长,梗概多气。”
——刘勰 《文心雕龙》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毛泽东
东汉末年的战乱带来的饥荒和瘟疫,给社会带来的灾难是历史上空前的。史书多有记载,如《三国志》中记载说:“吏士大小自相啖食。”《世语》:“家家有强尸之痛,室室有号涕之哀……或举族而丧。”此时的人们似乎是第一次认识到人生的无常,生命的短暂。《古诗十九首》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这种哀叹并没有走向完全否定人生的悲观主义。建安文学在此之后,它也发出人生无常的哀叹,但这哀叹已经同这社会灾难,以及如何结束这社会灾难,重新建立统一繁荣的国家的热望和努力结合在一起。这首先鲜明地表现在曹操的诗作中。
了解“建安风骨”
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课后思考:对比阅读《短歌行》与《大风歌》,这两首诗有何异同?
大风歌
汉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