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分层单元卷】第1单元-B提升测试(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分层单元卷】第1单元-B提升测试(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30 20:3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层单元卷】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
第1单元·B提升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10分)
1.(5分)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万( )更新   ( )然不同   悬灯结( )   随心所( )
( )堂大笑能歌( )舞两( )三刀一( )所有
(1)春节就要到了,家家户户____,非常热闹。
(2)做事不能____,否则事情会做不好的。
2.(5分)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在腊八那天,家家部熬là bā zhōu( ),奶奶边ji shì( )边拿锅铲ji o huo( ),锅里便fèi téng( )了。zh y n( )到了除夕夜,家家灯火tōng xiāo( ),rán fàng( )biān pào( )。大年初一,我们大家b c ( )bài niàn( )。
二、选择题(共21分)
3.(3分)正月十五吃元宵,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过年时送“福”字寓意福气、福运到,那么过年时吃鱼有什么寓意?()
A.寓意年年有余,富裕吉庆。 B.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C.寓意新旧交替,更岁交子。 D.寓意长寿安宁,节节高升。
4.(3分)下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老师教导我们要诚实待人,不要两面三刀。
B.虽然放假了,我们也不能因为随心所欲的玩耍而忘记完成作业。
C.他已经穷到家徒四壁、身无分文了。
D.他那滑稽可笑的样子,让我哄堂大笑。
5.(3分)下面词语读音中,正确的一项是()
A.蒜瓣(suàn)彼此(pǐ)骆驼(luò tuo)熬粥(zhōu)
B.栖息(xī)嘟囔(nāng)腊八(là bā)演绎(yì)
C.僧人(sēng)唾沫(tuò)翡翠(fěi cuì)筷子(kuài)
D.脱缰(jiāng)汤匙(chí)正月(zhèng yuè )獠牙(liáo)
6.(3分)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谋善断(擅长,长于)行善积德(善行,善事)
B.年过七旬(十岁为一旬)初旬(十日为一旬)
C.万象更新(改变,改换)少不更事(经历)
D.延年益寿(增加)益发浓稠(有益的)
7.(3分)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B.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C.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D.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
8.(3分)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B.读文章的时候,不需要分清文章的主次,也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C.习作的时候,先想好重点要表达哪些内容,把它们写得具体详细一点儿,其他内容则写得简略一点儿。
D.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9.(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同学们各有兴趣爱好,王敏倾心于古典音乐,李刚钟情于体育运动,张文将书籍视为珍宝。
B.足球赛马上开始了,候场区人头攒动。开放时间一到,球迷们鱼贯而入。没过几分钟候场区的球迷寥寥无几。
C.一阵狂风吹来,江面上顷刻间掀起了巨浪,一瞬间,打雷闪电,十分吓人。不一会儿,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D.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
三、判断题(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0.(2分)《腊八粥》的作者是老舍,文中写八儿等粥和喝粥两件事。( )
11.(2分)藏戏的开山鼻祖是唐东杰布。( )
12.(2分)“除夕→春节→端午→中秋→重阳”这些传统节日的排列顺序是正确的。( )
13.(2分)“勇夺第一、拔得头筹、喜获金牌、摘得桂冠”都是表示“得了第一”的意思。( )
四、语言表达(共12分)
14.(6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雨后的青山,绿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
例:过年就是贴对联,红红火火,把祝福和吉祥带回家:
过年就是放鞭炮.花花绿绿,把__________和_______带回家;
过年就是______,_______,把_______和_______带回家。
15.(6分)语文与生活。
在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流传着许多关于这些传统节日的传说。你从上面三个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关于这个传统节日的传说,并说说这个传统节日在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
___________节的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俗(两种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词曲鉴赏(共12分)
(12分)课外阅读。
春夜洛城①中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②暗飞声③,
散入春风满④洛城。
此夜曲中闻⑤折柳⑥,
何人不起故园情⑦。
[注]①洛城:今河南省洛阳市。②玉笛:华美的笛,五制或锻玉的笛子。③暗飞声:因笛声在夜间传来,因此这样说。④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⑤闻:听;听见。⑥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⑦故园情:怀念家乡的情感。
16.(3分)本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诗中“谁”与“暗”相照应,“飞”与“_____ ”相呼应,“春风”则与标题中的“_______”相呼应,“折柳”为别离曲,故又与结句中的“_______”相呼应。
17.(3分)“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说大家,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分)“飞”和“暗”用得好,“飞”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______, “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______
A.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
B.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
19.(3分)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12分)
(12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20.(4分)在方框里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21.(2分)找出写灯的句子。作者着力描写了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分)这两段的总起句是__________。总结句是_________。作者采用的段落结构是_______。
23.(3分)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25分)
24.(25分)习作表达。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注意重点部分要详细写,50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象截彩欲哄善面无
(1)悬灯结彩(2)随心所欲
2.腊八粥解释搅和沸腾眨眼通宵燃放鞭炮彼此拜年
3.A4.D5.C6.D7.D8.B9.B
10.×11.√12.×13.√
14.(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3)快要流出水来了
(4)喜庆欢乐走亲戚高高兴兴亲情问候
15.春古时候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年腊月三十出来吃人。后来,一位神仙告诉人们年兽怕火、怕响声。人们就用燃放爆竹的办法赶走了年兽。因此,过春节又叫“过年”。守岁、贴春联、拜年等。
16.散春夜故园情
17.不对。这既是说别人,说大家,但诗人更是说自己被勾起”了思念故园之情。
18. B A
19.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
20.:、、,
21.数量多种类多
22.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总分总
23.主要描写了北京人过元宵节的热闹场面。
24.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