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单元卷】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A基础测试
一、书写(共10分)
1.(本题10分)看拼音,写词语。
nuó yí zhēng róng dān ge róu dòng zhàn kāi
Jīng huáng yī wēi qīn wěn yóu sī wǎn huí
二、选择题(共10分)
2.(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急遽(jǜ) 泪潸潸(shān) B.惆怅(chàng) 默书簿(bù)
C.缥缈(mǎo) 噙着泪(qín) D.相叙(xù) 赤裸裸(lǒu)
3.(本题2分)《那个星期天》作者史铁生在文中着重描写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下列心理变化过程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执着②失望③绝望④焦急⑤等待⑥期盼⑦愉快⑧委屈
A.⑥⑦⑤①④②⑧③
B.⑥⑦④①⑤②⑧③
C.⑥⑦①⑤④②⑧③
D.⑥⑦④⑤①②⑧③
4.(本题2分)“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下列是对句中“叹息”的理解,哪一项不是作者叹息的原因( )
A.叹息时间在不经意中匆匆而过。
B.叹息自己在匆匆流逝的时间里无所作为。
C.叹息时间流逝得快,自己感到十分无奈。
D.叹息自己忙碌中无心注意时间的流逝。
5.(本题2分)读了《那个星期天》,我想这样对文中的母亲说( )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言必信,行必果。
C.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D.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6.(本题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B.《那个星期天》中作者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和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C.《别了,语文课》中作者选择了老师送书和同学留言这两件事,就把告别中国语文课时的气氛与心情突显出来了。
D.《阳光的两种用法》中,“老阳儿”起到了贯穿全文情感脉络的作用。
三、填空题(共11分)
7.(本题11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留着些_________________呢?我何曾留着_____________________呢?
(2)《那个星期天》一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__________,后来因母亲一拖再拖而________,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____________________。
(3)《阳光的两种用法》中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
四、语言表达(共13分)
8.(本题8分)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读完了图书《怎样学好语文》。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接受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外语教育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读加点的词语,作者没有用“哭泣”一词但写出了伤心的情感,照样子以“紧张”为话题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题5分)口语交际。
电脑已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写文章、写信都可以用电脑来代替,且打印出来的字美观、整齐,有人就认为有了现代化的书写工具,不必再费神去练字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说明理由。(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0.(3分)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11.(4分)细读选文中画“”句子,句中第一个“赤裸裸”指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赤裸裸”指____________。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____________的思索,思索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12.(2分)选出对结尾“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句理解正确的解释,打“√”。
①作者在结尾提出这个问题,却并未回答,这是个疑问句。( )
②这个句子表现了作者对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悄悄流逝的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透露着作者劝世人要珍惜时间的提醒。( )
③作者在文中深入思考日子一去不复返的原因,一直到结尾都没有弄明白。( )
13.(3分)面对时光的匆匆逝去,回想你以前学过的《和时间赛跑》一文,思考:你打算怎样珍惜时间呢?试着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喇唰啦啦”地饭落。母亲进来了,指在窗前,“北海的莉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吧,”妈妈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好吧,就明天。”我说。我的回答让她喜出望外,他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地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地的时候,他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还有那个还来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4.(2分)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素雅——( ) 欣喜若狂——( )
15.(2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分)短文第二自然段中“那步田地”的意思是,并用“﹏﹏﹏”画出和它相照应的句子。
17.(2分)短文第自一然段中母亲为什么“他们地躲出去愉地注意看我的动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分)文中写母来两次要推“我"去北海看花,母亲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分)文章结尾看重捕写了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多选)
A.只为突出菊花开得旺盛。 B.说明“我”摆脱痛苦的心情,坚强起来。
C.借景写人。 D.照应上文。
20.(2分)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共30分)
21.题目:的泪水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幸福、激动、痛苦、委屈、悲伤……);2.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注意表达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1.挪移蒸融耽搁揉动绽开
惊惶依偎亲吻游丝挽回
2.B
3.A
4.D
5.B
6.C
7. 轻烟 被微风吹散了 薄雾 被初阳蒸融了 什么痕迹 像游丝样的痕迹 既兴奋又满怀期待 焦急万分 失望、委屈乃至绝望 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 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溶解在水里面
8. 腿在晃动。 我一口气读完了张老师送我的图书《怎样学好语文》。 月儿缺了,有再圆的时候;潮水退了,有再涨的时候;小草枯了,有再绿的时候。 我发现每一个人都在盯着我,我的心跳加快了,脸上火辣辣的,好像被谁抽了耳光似的,手心组也时不时地渗着冷汗。
9.观点:需要练字。理由:因为漂亮的书写是门面,代表了一个人的素养和知识水平,练字也是陶冶情操的过程,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来去欣赏美,提高审美能力。
10. 《匆匆》 散文 朱自清
11. 赤身裸体 没有作为 人生 不能白白走这遭,要有所作为
12.②√
13.一寸光阴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打算以后写作业时要认真专心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写一会儿玩一会儿每天尽量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作业写完作业后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阅读名著等。
14. 淡雅 喜出望外
15.身患重病的母亲帮助、鼓励双腿残疾的“我”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16.母亲的病情极其严重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的肝常常疼得地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17.“悄悄地躲出去”是为了让“我”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表现了母亲对“我”痛苦心情的充分体谅;“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是担心“我”做出轻生的举动,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18.调节“我”的心情,激发“我”战胜病痛的勇气。
19.BCD
20.母亲是一个慈善宽容、坚强伟大、乐观从容、爱儿女、教子有方的人。
21.范文:
委屈的泪水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一定都流过许多泪水,有高兴的泪,有悲伤的泪,有懊悔的泪……而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还是二年级时上数学课时候流下的眼泪。
那天上午,我们在教室里上课,老师正在讲台上讲我们的数学作业。我听着听着,就玩了起来,但我同时也在听着老师讲,知道老师讲的哪一个题。老师看到我在玩,所以就点我起来回答问题,我把问题的答案说了一遍,由于我说话声音太小,教室里也有些乱,老师没有听到。老师以为我没有听到,但我也没有再说一遍,因为我认为老师听到了。结果,过了一会儿,我才知道老师没听到我回答问题,我正想再说一遍,可是已经晚了,老师叫了另外几个同学回答,可是他们没有听课,不知道说哪个题,接着,一个同学说出了答案,老师表扬了那个同学,批评了我们几个,还打了我,我流下了委屈的眼泪,老师见我哭了,便叫我坐下了。这件事只有老师和同学们知道,我没有和另外的人说。这件事过去两年了,估计大家也早该忘记了,可这件事我却深深地把它记在了心里。
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就想哭,我好冤枉!我一直想对老师说:“老师,你冤枉我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