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生物 5.1.1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生物 5.1.1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30 21: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能力目标
当遇到常见的传染病时,会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要积极正确的和传染病人相处,要关心、帮助传染病人。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2、难点: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激趣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觉? 可怕。
是啊,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一个个骇人听闻的数字,都让我们不寒而栗,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从刚开始西班牙的一两个流感患者发展成全球性瘟疫,到底是什么原因? 因为流感是一种传染病
非常好,那么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应该如何预防?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传染病的神秘面纱。(板书)
二、设问导学
首先我们共同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传染病的概念、特点、病原体、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及预防措施。
三、自学反馈
提起传染病,你知道哪些传染病?
非常好,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那老师要考考大家,你能说出下列表格中哪些不是传染病吗? 贫血、近视。
思维非常敏捷,而且生活经验很丰富。那么你能告诉我们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吗? 贫血、近视不能传染,其他的能传染。
也就是说其他的都是属于传染病。那么到底什么是传染病呢?
3、走进咨询台
让我们一起走进咨询台来了解一下。那位同学能告诉我什么是传染病?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就是传染病。那么什么是病原体呢?
病原体是指引起疾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
因为传染病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所以能够在短期内大量流行起来,因此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板书)
四、走进病理科
那么到底传染病是怎样流行起来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病理科。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个案例。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案例和课本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班大多数同学都养成了重点圈划的好习惯。同学找到答案了,找到答案的同学把身子坐正示意一下老师。
越来越多的同学找到了!现在同位之间交流一下看你们的想法是否一致。第一个问题。非常好,获取信息的能力非常强,能说一下在哪里找到这条信息的吗?第二个问题。传染病流行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板书)
那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传染源吗?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那么在这个案例中哪个是传染源?得流感的同学。那么他散播的病原体是什么?流感病毒。那什么是传播途径呢?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易感人群经过的途径。那么传播途径具体有哪几种?空气、饮食、接触、生物媒介。(板书)那么这个案例中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空气。非常好。那么什么是易感人群呢?是指免疫力弱容易感染的病人。哪位同学能从图中指出这几个环节。非常好,看来这位同学已经完全理解了。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传染病的流行需要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一个可以吗?不可以。那么应该如何预防传染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诊疗室看一下专家给了我们什么方案?
5、走进诊疗室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板书)为了防止流感在班级里蔓延,邵俊豪和沈逸轩同学根据专家的方案提出了以下措施:1 6,那么这些措施分别是从哪些方面预防流感呢?小组内部交流一下。
同学们讨论得都非常热烈。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嗯。合作非常高效。每人一张积极合作卡。在老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同学不明白隔离病人和打疫苗分别属于哪一方面。因为病人是散播病原体的人,是传染源,所以对病人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打疫苗能够使人体内产生抗体,属于提高免疫力,所以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那么同学们还有其他更好的预防流感的建议吗?它又是从哪一方面预防的呢?看来同学们现在都是预防流感的小专家了,那么如果是其他传染病,你能预防吗?我们来看一下最近流行的几种传染病,手足口病和禽流感。先找同学来给我们阅读一下。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下分工。这几个专家团负责预防手足口病,这几个专家团负责预防禽流感。那么现在请专家们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思考一下如何预防。请专家们先把你的措施先写在纸上。大部分专家已经写的差不多了,现在给各位一分钟的时间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哪位专家愿意上台来说一下你的倡议。请问你是哪个医院的医生?非常好,这位同学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发出了倡议。一张精彩展示卡送给你。这个专家团哪位专家愿意发出倡议。说得真好!感谢两位专家的精彩倡议,相信广大的市民朋友们都知道如何预防这两种传染病了。
相信所有传染病当中最让我们谈之而色变的就是艾滋病了。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爱心屋了解一下艾滋病。
6、走进爱心屋
找位同学用洪亮的声音给我们阅读一下。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这位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强。在老师搜集艾滋病的相关资料时,发现有这样几类人,他们有的是初生襁褓的婴儿,有的是黄发垂髫的儿童,有的是挥斥方遒的少年,他们的内心却是那么无助、孤独、痛苦、绝望。老师写了一首小诗,想要把它送给艾滋病病人,让他们知道,这世界上,有爱。
也许是黄发垂髫,也许是青春年少,也许你们没有选择,生活却成了灰白的颜色。多少个日日夜夜,辗转反侧;多少次迷茫彷徨,手足无措;多少次痛苦绝望,内心交织。大众的恐惧、亲友的离弃,你们默默承受,在是世界的一个角落。但 请相信,有爱!是啊,有爱才能放下隔阂,纵情欢笑;有爱才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板书)
接下来,我们让我们一起来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传染病因为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所以能够短时间内大规模流行起来,因此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哪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饮食、接触、生物媒介。那应该如何预防呢?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非常好,那同学们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如何呢?我们一起来检测一下。学生展示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