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生物 5.1.2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生物 5.1.2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30 21:0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材分析
《免疫与计划免疫》是鲁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与上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息息相关,在学生了解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其危害以后,来学习人类自身如何抵抗传染病的侵袭,以及如何通过计划免疫来达到增强自身免疫力,抵抗各种重要传染病的目的,同时本身还不会发病。本节课涉及的概念很多,教材结合课文讲述,安排了形象生动的卡通插图,这些插图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形象化,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和免疫的功能。进一步了解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又为下一章《用药和急救》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这节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人要健康的生活就必须懂得一些免疫知识,将内容这样安排在单元的较前面是很好的办法,不仅使学生能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能突出第五单元《健康地生活》这个主题!
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中,学生已经对传染病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免疫的有关实例,受社会环境影响(禽流感),学生对自身生理过程及原理的关注程度加大,对自身健康比较感兴趣。但是对抗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等抽象概念,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是本节的难点。通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或联系日常生活实例,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有序的帮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概念。这样学习本节内容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学生能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 能理解人体抵抗疾病的三道防线。
3. 能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比学习方法。
(三)情感目标:
1. 让学生认识计划免疫的目的和意义
2. 通过学习使学生珍爱生命,关注自身健康!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学生能理解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
2.学生能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教学难点:
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以及特异性免疫。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统计班里去年冬季感冒的人数,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同样接触流感病毒,为什么有人感冒,有人没感冒?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不难回答出每个人的免疫力不同,从而引起探究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的欲望,引入课题。 联系生活,产生疑问,引起学生兴趣。
探究新知 开篇点题,引导自学 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从中找到答案。 认真阅读课本,划出重点知识,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归纳能力。
理解知识 教师利用卡通图片及动画展示,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并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归纳总结第一、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通过看屏幕中的卡通图及小动画,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归纳总结第一、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结合生活实例“伤口发炎”“吃饭时会咬破口腔但也没有事”等进行问题讨论。 通过直观的画面,使学生开始形成人体防线的概念。由学生从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来推断出人体防线的功能。
层层设疑,逐步深入 设疑:为什么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病毒的侵袭呢?学生扮演角色,使抗原、抗体等概念以及与吞噬细胞的关系具体化、形象化,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启发学生自己举例。并归纳总结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设疑:第三道防线与第一、二道防线有何不同?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分小组讨论比较并填表格,归纳区分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四位同学分别扮演水痘抗体、流感抗体、水痘病毒、吞噬细胞,表演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的过程。学生不仅理解三者的关系,还从中发现一种抗体只能与某一特定的抗原结合。从而总结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归纳区分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角色扮演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认知实现质的飞跃,突破教学的难点。提高学生归纳、表达能力,恰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破重点。
解答疑惑,加深知识 由接种证引导学生学习计划免疫的原理、概念。 展示自己的预防接种证,了解自己接种过的疫苗,迫切想知道能预防哪些传染病及接种疫苗为什么能预防传染病? 让学生认识计划免疫的目的和意义,渗透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国家对儿童的健康成长的关心。
结合实际,深化提高 出示免疫功能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免疫?免疫有什么功能?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吗?顺理成章推出器官移植与过敏反应。 观看图片,结合课本介绍,根据教师的提示,总结出免疫功能通过自己的生活见闻,以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过敏现象,了解免疫异常带来的问题。 学生自学从总体上了解免疫的概念和功能,再通过教师的点拨,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掌握。通过联系自身,既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又使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盘点收获,总结提升 1.引导学生反思:本节有哪些收获?2.怎样才能提高免疫力,少生病? 回忆自己所学的内容,认真思考,踊跃回答。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能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强调免疫与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
达标检测,完成教学 1、皮肤的保护作用、泪液的杀菌作用属于(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以上都是2、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溶菌酶能杀死许多病菌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C.吞噬细胞有吞噬作用D.皮肤有阻挡病原体的作用3、人体特异性免疫的作用特点是( )A.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B.生来就有,只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C.出生后才有,只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D.出生后才有,对多种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4、患过伤寒的人,体内产生一种抗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伤寒病毒分别称为( )A.抗原、抗原 B.抗体、抗体 C.抗原、抗体 D.抗体、抗原 5、有关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C.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入侵人体后产生的6、早在10世纪中叶,我国就有人将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来预防天花。这里的痘浆和接种方法分别属于(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 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留疑反思 所有的传染病都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吗?提出质疑:你了解艾滋病吗? 课下收集有关艾滋病的资料,回到班级进行交流。 适时的放出问题,使学生觉得意犹未尽。为下节课的内容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