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 题 病毒 课时 1
学情分析 学生对病毒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有一些生活体验,知道病毒会引起人类患各种各样的疾病。如流感、狂犬病、艾滋病等疾病。但是对于病毒的基本特征,如何生活?如何繁殖?人类是怎样认识病毒,以及如何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是知之甚少。学生对“辩证的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了解也不全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七年级的学生喜欢推理,但逻辑性不强;热情高,但耐心不足,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举例说出病毒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病毒发现的研究过程,提高获取信息与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有关病毒的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病毒的发现及人类对病毒的利用的学习,感悟到科学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体会到科学研究源于生活并造福于生活;通过病毒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学习,能够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认同病毒既能危害人体健康,也能为人类造福,帮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病毒的主要特征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式 利用教材、图片、视频资料,着重采用启发式、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 具 PPT、图片、视频资料等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学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病毒 5 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病毒,因为有些常见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你听说过哪些病毒?目前发现的病毒有4000多种,引起感冒就有100多种病毒。感冒是常见病多发病,对于感冒治疗的方法是对症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效药能够杀死病毒。知道为什么?我国目前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共39种。其中27种是由于病毒引起,约占70%。 面对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病毒,我们应该好好研究这类生物。 思考思考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引入,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病毒的发现 12 资料分析与思考【阅读材料一】:1886年,德国的科学家迈尔被烟草的叶片出现不均匀花纹的现象吸引住了并命名为烟草花叶病。除了感染“病菌”这种可能性外,根据你学的生物学知识,你觉得可能还有哪些因素导致烟叶出现不均匀花纹?迈尔将患有花叶病的烟草植株的叶片加水研碎,取其浆液注射到健康烟草的叶脉中,结果大多数健康的植株严重患病。这一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迈尔认为:浆液中含有致病因子能够使健康烟叶得病迈尔推测: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阅读材料二】: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分析【提问】由实验1、实验2、实验3可以得出哪些结论?他得出的结论是?【讲解】:他认为一种原因是比细菌更小的致病因子通过了细菌过滤器。第二种原因是感染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是细菌分泌的一种“毒素”【讲解】通过对实验3的分析,否定了致病因子是细菌产生毒素的可能。但是致病因子到底是什么?伊万诺夫斯基并没有得到结果。【活动】阅读材料三,说说科学家们是如何进一步用实验来证实并发现病毒的。【过渡】:从迈尔开始,科学家们围绕着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始终未见其庐山真面目。直到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能够把物体放大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之后,这才看到了烟草花叶病致病因子的面貌,原来它是比细菌小得多的微生物——病毒。 观察回答分析实验对比分析交流思考回答推理得出结论 通过科学史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者需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严谨的科学态度。有敢于正视现实和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的勇气。认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病毒的基本特征:大小、形态、结构 10 从病毒的发现过程来看,很容易得出病毒的一个基本特征:病毒的个体非常微小。【讲解】:病毒比细菌小得多 测量单位等级:纳米级(nm)观察工具:电子显微镜,一般在20~450纳米之间【观察图片与思考】:各种不同病毒的形态归纳出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图片】比较不同种类的病毒的结构【讲解】:尽管病毒的形态各异,它们的结构都相同。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外壳和由核酸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提问】病毒的结构与其他生物的结构相比,有什么特点?【讲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和由核酸构成。 观察回答交流比较 训练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中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图片、总结归纳的能力
病毒的基本特征:生活及繁殖、种类 7 【过渡】病毒结构如此简单,它们如何生活?【视频】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讲解】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活细胞内(视频)【提问】病毒用什么来指导繁殖后代?大肠杆菌的作用是什么?病毒的繁殖过程与细胞分裂的过程相对比,产生新个体的数量有什么不同?【讲解】:病毒的核酸进入细菌的细胞后,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合成病毒自己的核酸和蛋白质,并组装成与自己一模一样的新病毒。病毒比细菌繁殖的速度快,数量多【过渡】病毒离开活细胞是否意味着死亡呢? 【阅读材料四】:从这段文字中你能获取有关病毒生命活动的什么信息?【讲解】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又重新开始。【讲解】病毒对寄主有高度特异性,一般来说病毒只能寄生在特定的一种或几种寄主身上,而对其他生物则完全无害。病毒的种类:根据病毒侵染的寄主不同将病毒分为四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真菌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当然还有其它的分类方法,如根据核酸种类分DNA病毒和RNA病毒;在临床上根据感染途径分呼吸道病毒、消化道病毒、神经病毒、性传播病毒等 比较与分析观察回答思考回答提取信息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语言描述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10 【交流】:病毒的生活会对其他生物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病毒与人类有什么关系?【有害方面】:1.引发人类各种疾病。如乙肝、腮腺炎、流感等2.危害人类的经济作物、家禽家畜等【有利方面】:1.利用减毒或灭活的病毒研制各种预防疾病的疫苗如:北京市免费接种疫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风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流感疫苗。2.基因工程中科学家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 file: / / / I:\\病毒20190329\\基因治疗.mpg" \t "_parent )(视频)如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转入棉花细胞中培育出抗虫转基因棉花3.利用某些昆虫病毒制成杀虫剂。杀灭农业害虫,既高效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利用细菌病毒(噬菌体)来防止细菌对人类的感染如:临床上,烧伤病人出现严重的化脓性炎症时,最易感染绿脓杆菌导致败血症,此时把绿脓杆菌病毒的稀释液涂抹在烧伤病人的伤口上,能够防止伤口受到绿脓杆菌感染化脓,且效果很好。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尤其是为治疗耐药性强的“超级细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手段。 5.有的病毒能使植物的叶或花改变颜色,培育新品种。 成为花朵的化妆师【提问】你是怎么看待病毒的?【总结】可见,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看待人和事物不能绝对化。我们也体会到了对病毒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了解的越多,造福于人类的机会就大。 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获取的信息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1 小结:
作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