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短歌行》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短歌行》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30 21:0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有人说他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也有人说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他外定武功,统一中国北方,他内定文学,开创建安文学。
他集英雄、枭雄、奸雄于一身,雄视古今……他就是——
曹 操 个 人 档 案
姓名:
别号:
性别:
生卒年月:
籍贯:
国家:
身体状况:
职业:
座右铭:
称号:
曹操
孟德(阿瞒)

155年-220年
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健康
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挟天子以令诸侯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职业成就
A (丞相):北方屯田,兴修水 利 ,用人唯才
B (统帅):
C (诗歌领袖):建安风骨的领袖与其子曹植、曹丕合称“三曹”
败袁术、破陶谦、
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宗、走赤壁、克马超、收张鲁、
封魏王。
政治家
军事家
文学家
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主要是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独特的风格使得它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建安风骨
关于“歌行”
乐府的别称:
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
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
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
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
“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
指歌词音节长短而言
题解
什么叫短歌?《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jīn
wèi
yōu
duō




正音解词
yàn
对酒当歌:
何时可掇: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山不厌高:
对,对着
①拾取,摘取;
②同“辍”停止
小路
枉驾;以;问候,探望
聚散
向南,名词活用作状语
匝,圈、周
满足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背景.MOV
时代背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渴求贤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郑风·子衿》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为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周公曾先后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后还政成王。
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带根本性的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井田制。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
儒家将其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
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
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
贾谊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史记·鲁周公世家》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昔年我与本初同起兵时,
本初问我曰:“ 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 ”
我曰:“ 足下意以为如何 ”
本初曰:“ 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我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曹操三下求贤令
建安十五年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也。”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建安十九年
“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建安二十三年
“有治国用兵之术”
不问出身
不问名气
不问德行
不问阵营
唯才是举
不问私仇
如:萧何 曹参
如:韩信 陈平 吴起
如:苏秦 管仲
如:许攸 张辽
如:陈琳
用典
1.何为用典?有何作用?
<定义>: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类型>:①事典;②言典
<作用>:①品评历史,借古论今;②抒情言志,表明心迹;③引发联想,创新意境;④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嘉宾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比兴手法
何为比兴?
明确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地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连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嘉宾
求贤而苦
待贤之礼
反复吟唱
求贤而苦
①背诵全文
②完成练习
③整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