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数学二下 4.3认识算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小学数学二下 4.3认识算盘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31 05:4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算盘》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认识算盘》
教学目标:
1、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计数和数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计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3、学生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拨法。
教学准备: 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
1、出示课件: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 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同学们:这是什么?——算盘。
展示形状各异的算盘图片,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形状各异的算盘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算盘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观察 认识算盘
(一)介绍算盘的历史
1、课件演示,了解算盘的由来。
课件出示:介绍:算盘是中国最古老的计算机,我们的祖先在1000多年前就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流传到现在。算盘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还传到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家。
2、谈感想。
听了这些介绍,你有什么感想?
小结:我们的祖先很智慧,小小算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好好认识算盘,把中国的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设计意图:通过算盘历史的介绍,让学生懂得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1、仔细观察算盘,说说算盘里都有些什么?
2、认识“框”、“梁”、“档”“上珠”“下珠”。(板书并结合课件演示)
3、用动作比划自己认识的名称。
4、儿歌记忆法。
课件出示:
小算珠溜溜圆,梁把算珠分上下,中间档来串一串。框把算珠全围上……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演示、动作比划、儿歌记忆等不同方式,使学生记住算盘的各部分名称。】
三、实践操作 使用算盘
1、在算盘上表示1-10各数。
(1)引发冲突:借助课件展示算盘上杂乱的珠子,在这样的算盘上能直接拨数的吗?引出在算盘上拨数要先离梁。
(2)小组讨论:如何在算盘上表示出1-10各数?
(3)共同拨数:学生说数,老师拨数,重点引导“五”和“十”的拨法。
2、了解如何定位。
(1)借助课件展示不同的定位。
(2)小结:算盘上计数,定数位可关键了,个位定在哪儿,十位、百位、千位也固定了。
3、用算珠表示数。
(1)拨数前,要先注意什么?
小结:当珠子都离梁时表示算盘上没有计数。
(2)在算盘上逐个出拨出各数:563 208 560 600
强调:某个数位上是0,则不拨珠以空档表示。
③渗透拨珠的指法。
拨入下珠时用大拇指,拨去下珠是用食指,拨入拨去上下珠都用中指。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生生交流中懂得算盘上哪一档都可以定为个位,只要个位定下来,其余各位也定下来了。并通过动手操作拨珠学会了算珠计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巩固应用 加深认识
1、拨一拨
(1)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8,从85数到1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280数到350。
(3)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
2、判断
算盘显示的数字对吗
3、猜一猜
下面几个谜语都和算盘有关,请同学们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①猜猜我是谁,它有四条边,最爱帮助人,不让珠乱跑。
②猜猜我是谁,虽然只有它,本领却很多,一个可顶五。
③猜猜我是谁,它有许多根,穿着小珠子,噼里啪啦响。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帮助孩子进一步熟悉算盘的结构特点和用算盘表示多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读写算盘上的多位数。】
五、课堂总结 知识延伸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算盘,并会用它进行拨数,它的神奇之处是不仅能表示数,用它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计算呢!熟练的珠算计算并不逊于计算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找一些资料,发现更多关于算盘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