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数学二下 7.2千克与克的认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小学数学二下 7.2千克与克的认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31 05:4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千克与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认识天平和几种以“千克”作单位的秤。
2.知道1千克=1000克。
3.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感知1克和1千克物体的质量,估计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番茄酱,口香糖,阿尔卑斯糖,黄豆,1克砝码,小橡皮,塑料小人,2分硬币,长尾夹,大米,面粉,奶粉,洗衣液,1千克砝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去过超市买东西吧?其实,在超市里也有许多数学信息呢。
出示课件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你从中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师:这些数据表示什么呢?(物体的重量,物体有多重)
师:生活中的每一样物品都有自己的重量,购买一些物品时,我们还需要称一称它们有多重,在数学上,我们称为质量。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这样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克
1.课件出示三种物品:阿尔卑斯糖,番茄酱,口香糖
2. 请同学们找到这三样物品的质量(轻重)的信息了。
(学生汇报,课件显示)
3.说一说掂这些物品的感受
4.揭示净含量的含义。
5.说明:在计量比较轻的物品时,我们常用克来做单位,(板书:克),也可以用字母“g”来表示(板书:g)
6.除了这些物品,你还见过哪些用克做单位的物品?
7.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让学生感受1克到底有多重。
(学生感受1克的质量)
8.请同学们在学具中找一找,哪种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小橡皮,塑料小人,小夹子,2分硬币)利用天平验证。
9.游戏:取出质量是1克的黄豆。(学生取豆)天平验证。
10.做一做
(二)认识千克
1.感受洗衣液和大米的质量,并读出它们的质量。
2.说明:当计量比较重的物品时,我们常用千克来做单位(板书),可以用字母“kg”来表示。
3.请同学们试着猜出克和千克间的关系,1千克等于多少克?
4.板书:1千克=1000克。
5.(出示1袋面粉),说说这袋面粉的质量是多少?(500G)两袋同样的面粉质量是多少呢?(1000g)对了,两袋面粉合起来就是1千克。
6.请同学感受一下1千克到底有多重。
7.小结:现在,大家已经认识了克和千克,也感受了1克和1千克有多重,在计量较轻的物品时,我们选择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时,选择千克作单位。
8.在我们的生活中,测量质量时,通常会用到一些秤(课件出示)电子秤,人体秤,盘秤,弹簧秤。大家来看看,它们都是以什么作为称量单位的?(千克)在生活中,人们在称量较重的物品时,经常会用到这样的秤。除了克和千克这样的质量单位,你还听说过哪些质量单位呢?
9.生活中,人们还习惯用“斤”和“两”来表示物体有多重,比如说2斤苹果,3两茶叶等。它们和我们的今天学习的克和千克具有以下关系:1斤=10两,1斤=500克,2斤=1千克。
10.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三、巩固练习
1. 读出物体的质量
2.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梨约重150( ) 一个西瓜约重6( ) 一个鸡蛋约重50( )
一只鸡约重2( ) 一个汉堡约重250( ) 一桶油约重5( )
3.在 里填上“>”“<”“=”
2千克 2000克 5千克 4900克
800克 1千克 2500克 3千克
4.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
(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3)1个鸡蛋重约 50 千克。
(4)一袋盐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1千克。
5. 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比较,那个重一些呢?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克和千克,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数学知识等待我们去发现,老师更希望大家能够将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