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数学六下 4.总复习 数与代数-数的运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小学数学六下 4.总复习 数与代数-数的运算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31 05:5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简便运算的回顾和复习
【教学内容】:北京2011课标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数的运算-回顾与整理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小学阶段所有整数、分数、小数的简便计算。五大运算定律、两大运算性质、积商和差的变化规律等作为简便运算的依据学生也有了解。但是大部分的学生脑子里的知识都是零散的碎片,需要透过本节课的回顾与整理才能形成知识网络图,沟通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对于简便运算的依据是什么?改变的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这些内容学生平时考虑的不多,还有很多的学生对于那些易错的题目还是没有很熟练地掌握,故此需要本节课的针对练习来深入研究突破难点、提高解题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的部分。教材内容比较简单,只是给了一张网络图,所以给了教师比较大的发挥空间。故此教师需要将小学阶段有关简便运算的重点知识构建网络图,精选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做练习来分析,针对性强、效果好。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系统地掌握运算定律和性质,会熟练、合理、灵活地进行简便运算。
2.通过对数的特征和运算特征的观察分析,进一步培养数感、运算能力及简算意识。
3.积累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建构运算定律和性质的知识网络,熟练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特点,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1、计算对比,回顾方法
活动一:选一选
要求:从这四道题中选择两道题做一做,你会选择哪两道?为什么?
1 18.93-7.2-2.8 ②7.36-2.36×3 ③1.67×37+0.33×37 ④÷-×
1.课件出示以上四道题目,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举手示意。
2.教师提问举手学生选择哪两道及其理由,引出简便计算、凑整等重要概念。
3.教师提问这两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和性质?引出小学阶段还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从而自然过渡下一个环节——运算定律与运算性质的整理。
【设计意图:四道题目让学生“选”而不是“做”,培养他们仔细审题、先观察数据特点再计算的习惯。从为什么选择①③而不选择②④的问题中,引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整理过渡自然。】
二、知识梳理,形成网络
活动二:理一理
整理要求:(1)回顾一下,小学阶段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2)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按类别有序、完整地整理。(3)交流分享:我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整理?
1.布置交流任务:课前我们已经完成了运算定律与性质的整理,请拿出你们的整理单在小组和同伴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么整理?
2.小组同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整理单
3.学生上台面对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整理单,其他同学与他互动交流不同的整理方法。
(1)学生1拿自己的整理单上台分享交流他的整理方法和思路。
(2)教师统计和他一样整理的同学,再邀请不同思路的同学继续分享。掌声鼓励!
(3)学生2拿自己的整理单上台分享交流他的整理方法和思路。并重点讲和上一位同学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4)根据实际情况可能有以下几种分类和整理的方法,上课时以学生真实情况为准。
预设1:按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分类。 预设2:按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分类。
预设3:以表格的形式整理 预设4:以网络图的形式整理
预设5:以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运算性质分类 预设6:以阳性与阴性分类
4.教师课件展示两种常见的分类整理方法
5.小结:将零散的知识整理成网络图或表格的形式,既能沟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记忆与复习。
【设计意图:课前整理有助于自习能力的培养。小组交流有助于表达能力、沟通技巧的培养。上台的展示汇报,全班交流更有利于生生互动,不同整理方法的碰撞有利于思维火花的产生】
三、探本溯源,深入理解
活动三:深入探究
探究要求:
(1)算一算:怎么简便怎么算!
(2)想一想:你改变了什么?依据是什么?
(3)最后思考:什么是不变的?
1.学生读题,明确探究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师:巡视观察指导,收集典型做法
预设第四小题的几种做法:
④28÷3.5=(28×2)÷(3.5×2)=56÷7=8
④28÷3.5=(28×10)÷(3.5×10)=280÷35=8
④28÷3.5=28÷(7×0.5)=28÷7÷0.5=8
④28÷3.5=28÷7×2=4×2=8
④28÷3.5=28÷ =28× =8
3.学生分析题目:怎么算?依据是什么?改变了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学生1:
依据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改变了运算顺序
学生2:补充还改变了“因数的位置”
依据是乘法的分配律,改变了运算顺序。大家有什么补充吗?
学生4:我认为这里还改变了数的类型,分数改变成小数0.625。
学生5:
依据是除法的性质,改变了运算顺序和运算符号,除号改乘号。
学生6:
依据除法的性质,改变了数的大小和运算符号
学生7:我有不同的做法。
依据是商不变性质,改变了数的大小
学生8:我还有不同方法。④28÷3.5=28÷7×2=4×2=8
依据是商的变化规律:除数乘以2,商缩小为原来的,所以结果要在乘2。
学生9:④28÷3.5=28÷=28×=4×2=8
依据是小数变成分数再利用分数的乘法的语法,改变了数的类型。
【备注:教师把学生的不同做法写在黑板上,进行对比研究】
4.教师引导简便计算中的不变结果
师:一道题目就有这么多种方法,有这么多改变的地方,有什么是不变的呢?
生:计算的结果是不变
5.归纳总结:
(1)简便运算改变:运算顺序、、运算符合、数的位置、数的类型、数的大小这几种。
(2)改变目的是为了:凑整、简算
(3)“不变”是:运算结果
【备注:教师边归纳边整理板书】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活动三”是本节课的重点,探究简便运算的依据、改变、不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每做一步都要有依据,归纳变与不变的因素】
四、练习提高 学以致用
(1)练习提高,学以致用
1.我会说:0.125×88的几种计算方法,分别依据什么?
(1)0.125×88
=0.125×(80+8)
=0.125×80+0.125×8
学生1:乘法分配律
(2)0.125×88
=0.125×(8×11)
=0.125×8×11  
学生2:乘法结合律 
(3)0.125×88
学生3:分数与小数的转换、约分
【设计意图:基础练习是对上面4道习题的跟进练习,有助于学生夯实基础,让所以学生都能参与思考】
 2.我会填:在□或○里填上合适的数或运算符号,使计算简便。
2 3.75×□+ 375%×□
生1:4和6,3.75×(4+6)=37.5
生2:0.3和0.7,3.75×(0.3+0.7)=3.75×1=3.75
师:所填的数只要有什么特点就可以?
生:只要加起来可以凑整的两个数都可以。
③12.5○9.2○0.8
生1:12.5-9.2-0.8=12.5-(9.2+0.8)=12.5-10=2.5
生2:12.5+9.2+0.8=12.5+(9.2+0.8)=12.5+10=22.5
生3:12.5×9.2×0.8=12.5×0.8×9.2=10×9.2=92
④4.37×8+43.7× □
生1:填2,
生2:我有不同意见,应该填0.2。我是这么想的“根据积的变化规律,4.37扩大十倍变成43.7,8变成原来的十分之一变成0.8。□可以填0.2和0.8凑整,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简便运算。
【设计意图:本题形式灵活、方法多样,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简便计算的依据来简算。学生在不断补充同学的想法和思路的过程中,考虑问题也越来越周到。学生也感受到回答问题成功后的喜悦心情】
3.我会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典型错例
(2)教师投影典型错题,学生分析。
学生可以从①哪里错了?②怎么订正?③有什么建议?这三点来回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和修正答案。
小结:需要把15×17看成一个整体,再运算乘法分配律计算。
小结:除法没有分配律,需要先把分数除法转变成分数乘法,再计算
小结:除了观察数据凑整的意识,还要考虑是否符合运算定律和性
小结:乘法分配律比较复杂时要细心,提取公因数时括号内的数据不能弄错了。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易错题分析,让学生观察出错题错在哪里?怎么钉正?什么建议?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回答。学生不仅会做出正确答案,还能分析其他同学的错因和如何订正,水平就得到提升】
五、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是怎么复习的?你有哪些收获?
回顾:对比练习 回忆方法;
整理:知识梳理 形成网络
探究:探本溯源 深入理解;
提高:练习提高 学以致用
六、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