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3届中考化学考前热点冲刺《第六讲 溶液》(单课考点自主梳理+热点反馈+典例真题分析,20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3届中考化学考前热点冲刺《第六讲 溶液》(单课考点自主梳理+热点反馈+典例真题分析,20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5-01 16:1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六讲 溶液第6讲┃ 溶液 考点19 溶液的形成┃考点自助梳理与热身反馈 ┃溶质 溶剂均一稳定混合物硝酸铵 氢氧化钠氯化钠小液滴不均一不稳定C1.[2012·无锡]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蔗糖 B.氯化钠 C.面粉 D.高锰酸钾
2.[2012·泰州]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食醋除水垢 B.用稀盐酸除铁锈
C.用汽油清洗油渍 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3.[2011·苏州]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
A.浓硫酸 B.硝酸铵 C.火碱 D.蔗糖DB第6讲┃ 溶液 考点20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温度溶剂饱和溶质不溶解 第6讲┃ 溶液 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一定第6讲┃ 溶液 加溶剂  升高温度  蒸发溶剂加溶质  降低温度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便且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减少溶剂 D.加入溶质D第6讲┃ 溶液 2.[2012·衢州]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6-1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C[解析] 有剩余固体未溶解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图6-1第6讲┃ 溶液 3.[2011·泸州]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解析] 饱和溶液加水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第6讲┃ 溶液 考点21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一定温度溶剂饱和质量越大温度越小第6讲┃ 溶液 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 不同物质溶解度相等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 是饱和溶液且溶质没有完全溶解 不饱和 第6讲┃ 溶液 1.[2012·黄冈]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硝酸钾在20 ℃时溶解度是31.6 g,则100 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 g
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B [解析]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是指100g水在该温度下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形成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 第6讲┃ 溶液
2.[2012·青岛] 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
掉10 g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
的晶体质量大
C.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
溶液,溶剂质量一定不变
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
的方法提纯甲B图6-2第6讲┃ 溶液
2.[2012·青岛] 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
掉10 g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
的晶体质量大
C.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
溶液,溶剂质量一定不变
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
的方法提纯甲图6-2 [解析] t2℃时甲、乙物质溶解度相等,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A错误;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蒸发溶剂法,故C错误;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故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故D错误。 第6讲┃ 溶液 考点22 溶液的计算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第6讲┃ 溶液 1.[2011·广州]向100 g 10%NaOH溶液中加入12.5 g 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A.12.5%       B.20%
C.22.5% D.25%B第6讲┃ 溶液 2.[2012·衡阳]将80 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
A.80 g B.100 g
C.200 g D.280 gC[解析] 根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加水质量为x,则有80 g×35%=(80 g+x)×10%,x=200 g。 第6讲┃ 溶液 3.20 ℃时NaNO3的溶解度是88 g。将50 g NaNO3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20 ℃时NaNO3的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此时溶液中NaNO3的质量分数等于________。饱和 [解析]因20 ℃时NaNO3的溶解度是88 g,所以该温度下,50 g水最多溶解NaNO3 44 g,还余下50 g-44 g=6 g未溶解。 9446.8% 第6讲┃ 溶液 ┃考点互动探究与方法归纳┃┃典型分析┃第6讲┃ 溶液 B第6讲┃ 溶液 [规律总结] (1)同一温度下,溶解度越大的物质,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2)几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这几种物质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若等质量不同种物质,配制成该温度下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一定相等;(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大的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多,升温后,重新达到高温饱和溶液所需溶质也最多。 第6讲┃ 溶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