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实录——肖湘

文档属性

名称 乡愁实录——肖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01 16:4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乡愁》教学实录与反思
辽宁省特级教师 肖湘
师:上课,同学们好!有人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无论大人还是小孩,谁都能吟诵一两首诗。你们还记得哪些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诗句?
生1: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唐代诗人王湾写过“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生3:还有唐代崔颢写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4:还有元代马致远写的“断肠人在天涯……”
师:背得真不错,看来诗国之称是名不虚传了。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再学习两首新诗,这两首诗同一内容、同一题目,那就是 《乡愁》。作者分别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和席慕蓉,他们分别在21岁和6岁时离开大陆。
师:今天咱们怎么学习这两首诗呢?
生:按照惯例该朗读。
师:朗读有没有什么要求啊?
生1:要读出诗的音乐之美。要体会诗韵,把握节奏,读出抑扬顿挫;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语调。
生2:还要表现出诗的情感之美。要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诗节、诗句中渗透出的思想感情,要进入诗的画面,诗的意境。
生3:还要进入角色,读《乡愁》,你就是诗人余光中,你就是席慕蓉。
师:说的都有道理,看来你们是训练有素啊!(师生同笑。)下面按照我给的材料划分节奏和生音,咱们一同感受一下美读好吗?
生:好!(此时群情激奋。教师展示多媒体画面并播放萨克斯名曲配乐,学生在座位上开始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都很投入。这样吧,咱们每组选两个代表展示一下好吗?
(生朗读余光中的《乡愁》。)
师:欣赏了这几位同学的朗读,大家给点评一下吧。
生:我觉得刘军同学对诗的感情把握得比较好,声调和谐、抑扬顿挫,但第三节读得要慢一些、语调应更低沉一些。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失去了母亲,作者的心情无比悲痛,只有变换语调,读得低沉一些,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师:看来读好的基础,在于对课文深刻的理解和与作者心灵的沟通。谁再来谈一谈?
生:老师发的材料是依据教参划分的节奏和重音,刘军读得也很好,但我觉得结尾的第四节诗改变一下节奏也许会更符合当时诗人那种极度痛苦、望眼欲穿的心境,即最后两行分别在“在”字之后再加一次停顿。
师:按照你的处理方法,你给大家读一下第四节诗好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将材料上的“我/在这头/,大陆/那头”读成了“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生:我不同意刚才杨梅同学的改法,因为这样一改,就破坏了原诗节奏的和谐之美,显得不伦不类了。
师:讲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停顿可分语法和情感两种方式,我个人认为教参上采用的是语法停顿,而杨梅同学采用的是情感停顿,至于哪种停顿更合适、更恰当,那只是个人的感觉。好,刚才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现在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
生1:“乡愁”、“清远”、“惆怅”等词是什么意思?
生2:余光中的《乡愁》为什么要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J四个意象来表达感情?
生3:这两首诗在内容、形式、语言风格上有何异同?
生4:台湾和大陆只有一海之隔,既然诗人那么想故乡、亲人,为什么不回来看一看呢?
生5:为什么诗中没有标点符号?
生6:“这头”、“那头”具体指什么地方?
(此时师生互动、问题逐一讨论解决。)
师:古人鉴赏诗歌,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为这首诗配画,怎样才能勾画出乡愁最动人的画面呢?我这里有一幅,你们想一想,是不是和你心里想的差不多?(课件展示:以大海和远山为背景,诗人拄着拐棍、略微驼背,给我们的是一个灰暗的背影。)你们觉得这幅画好不好,为什么?
生1:背景很好,点明了海峡两岸,用大海、远山这样辽阔苍茫的自然之美反衬诗人心中的缺憾。
生2:画面上的人物挺有意思,“略微驼背”的身影,远看像一个大问号,那可能是诗人心澡的呐喊:祖国啊!你什么时候能统一啊!
生3:背影用灰暗的色调是正面衬托人物的心情;不画正面,给一个背影,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师:谁能到前面来,填补这个空白,表演一下诗人乡愁的神态表情?
(生表演,有凝望远方目光呆滞的;有紧锁眉头望眼欲穿的;有以手拭面以示哭泣的;有面带苦色企盼回归的。)
师:同学们基本上再现了诗人乡愁的各种神态表情。有人说,诗言志。这话概括得不全面。诗有言志的,也有不言志的,甚至还有颓废的。我认为诗歌的本质是情绪和情感的反悔。“愤怒出诗人”,忧愁、快乐同样出诗人。但是,情绪不是诗,重要的是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转化为具体形象,或叫做意象。如果没有形象作依托,那就没有诗意了,也就失掉艺术感染力了。现在请同学们把余光中的诗改写一下,删去“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换成平实的语言,你再读一下,感觉如何?
(学生们动笔改写,其中一名学生是这样改写的:
乡愁(改写)
小时候
我在外地读书,真想家啊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我在异地谋生,真想她啊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后来啊
母亲去世了,我赶回来祭母奠土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我常常站在海边,隔海遥望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师:现在同学们可以品评原诗和改写的诗。
生:改后的诗,比原诗直白、唆,没有想象的空间了。
师:看来,好诗一定要有意象。那么随便安一个意象可以吗?请同学们在原诗上实践一下。
生:换成“残月”还勉强,如果换成“玫瑰花”之类的就不伦不类了。意象要选得贴切、形象。
师:讲得非常好。总结一下,一首好的诗至少要具备啊些基本条件?
生1:要有真挚的情感。
生2:要有鲜明的意象。
生3:要有优美的韵律。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对。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三美”,即情感美、意象美、音韵美。那么这两首《乡愁》诗,你们更喜欢哪一首呢?
生1:我喜欢余光中的。余先生选择四个典型的意象载情,更有诗味,他表达了诗人渐次凝重的感情,思念之情逐渐达到高潮,展现了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廓大深远的精神境界。
生2:我喜欢席慕蓉的。诗人借哀怨悠长的笛声抒发了对故乡绵绵不断的情思,借“一棵没有年龄的树”喻自己永不老去的思乡情结,离别时间 愈长,思乡的情感之树愈茂。
生3:我喜欢余诗的结构美。段与段、句与句之间比较和谐对称,又富于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一种参差错落的美感。
生4:我觉得余诗的语言更有特色,就像李白的《静夜思》,语言朴实,特别生活化,然而经过诗人的精心安排妙用叠词和数量词,便形成了一种富有磁性的语言,你读它不能不被它所打动。
师:四位同学都有独到的见解。关于这两首诗的研究,我感觉同学们还余兴未消,课后还可以继续探讨。下课!
专家观点阐释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做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呢?
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策略。阅读有多种方法,这里,我侧重谈一下本堂课中用到的美读。美读,即欣赏性朗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的方法,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如前文提到的点评活动,师生互动的寻根究底的追问,就是美读的实践,就是寻找作者创作时的那份冲动,即用优美的节奏反复咏叹,再现“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的悠长的思乡之情。
组织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和“问”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因此才有学问一词 。
“问”既可以由教师提问,也可以由学生提出来。我在让学生积极思考我提出的问题的同时,也允许学生提出一些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设计之外的见解。
讲《乡愁》一课也是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深有 浅,有难有易。在讨论中,一名学生提出“台湾和大陆只有一海之隔,为什么不常回来看看呢”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于是组织同学们发言,学生利用从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和从网上获取的材料,纵谈台湾的“来龙去泳”。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这一小插曲也水到渠成地交代了《乡愁》一课的时代背景。当然,这也是我有意避开那种千篇一律开头讲背景的套路,把这一问题巧妙地抛给学生的一个教学机智。
组织和引导学生感受美点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文学作品的审美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灵动最丰富最美好的内容,尤其是文学的骄子——诗歌,可谓“美”的载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有一双慧眼,在所教的语文中牵线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和挖掘出“美点”来,使学生内心为之一颤——啊,真美呀!
我在处理、分析《乡愁》这两首诗时,组织和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感受美点:其一,给诗配画。前面说过,学生认为用海峡两岸山水的自然之美反衬诗人心中的凄美;用夸张的说法描写画面老人驼背躬身如同一个巨大的问号,形象地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陷藏多年的企盼;人物给了一个背影,正 是留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白,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去体验作品,虽然他们的表演还显得有些稚嫩,但毕竟是有了一个体验的过程。其二,改写诗歌。这是我的一个大胆创意。我觉得让学生说不如让学生做来得感觉深。于是突有奇想,让学生动笔改动原诗,然后让学生品味原诗和改写的诗。学生通过比较鉴赏,很快就把握了诗歌的创作规律。诗歌一般以含蓄为美,而含蓄美就离不开意象之美。什么是意象?简言之,就是渗透着诗人之“意”(情意)的“象”(具体形象)。余诗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载情的意象,以时空的隔离麦收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如油画的着色,那色彩更是乡愁,一层层加深。其三,两诗作比。两诗比较,美点各有千秋:有喜欢余诗的意象之美,有喜欢席诗的意境之美;有喜欢余诗的朴素之美,有喜欢席诗的典雅之美;有喜欢余诗的回环之美,有喜欢席诗的缠绵之美……真可谓美点多多,美不胜收。
以上结合《乡愁》一课的实录,谈了自己对《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一点拙见。我深深地呼吸着《语文课和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到的“教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清新空气,张开肺叶,以饱满的激情拥抱着语文教改的春天。我希望能成为大树,但同时也满足于成为一片小小的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