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 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 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26 16:46:2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揭阳模拟)判断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B.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是“d”
C.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观察
D.当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然后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可见A说法正确。
B、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是“d”,B说法正确。
C、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目的便于看这右手画图,C说法错误。
D、 大光圈可以允许大量光线通过,凹面镜可以聚集光线,所以,当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在使用显微镜时,先要对光,对号光才能看到物象,用显微镜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撞坏玻片标本;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2022八下·高州期中)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 I 转换成 II,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把装片向左移动
B.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C.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D.把大光圈换成小光圈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大,细胞数量多,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小,数量少。所以,题图中Ⅰ是低倍视野,而Ⅱ是高倍视野。结合分析可知,要将 I 转换成 II操作正确的是: 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故答案为:B。
【分析】Ⅰ低倍视野换Ⅱ高倍视野的步骤: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调节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3.(2022·东昌府模拟)某校生物实验室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若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哪组镜头(  )
A.④和⑥ B.③和⑤ C.②和③ D.①和④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所以图中的③④⑥是目镜,①②⑤是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据此,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是镜头①和④,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4.(2022七下·淮安月考)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若所用的目镜放大倍数是15倍,要观察到放大600倍的物像,则应选用的物镜放大倍数为(  )
A.5× B.10× C.40×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微镜放大的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15×物镜的放大倍数=600(倍),那么物镜的放大倍数应该是40倍。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5.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过程中,将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视野亮度和细胞数的变化情况为( )
A.视野变暗,细胞数增多 B.视野变暗,细胞数减少
C.视野变亮,细胞数增多 D.视野变亮,细胞数减少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但视野变暗,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解答此题需要具备理解能力和显微镜的操作能力,需要熟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6.(2022七下·太康开学考)使用显微镜时,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A.载物台 B.物镜 C.遮光器 D.反光镜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使用显微镜时,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遮光器上有大小不一的光圈,用大光圈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镜筒,使视野变亮。
故答案为:C。
【分析】载物台上用于安放玻片标本。物镜能放大物像。外界光线经过反光镜的反射进入镜筒。反光镜有凹面和平面。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反之用平面。
7.(2021七上·揭西期末)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与实际细胞相比,最大的差别是(  )
A.观察到的细胞更漂亮
B.观察到的细胞更完整
C.观察到的细胞比实际的小
D.观察到的细胞是平面的,而实际上细胞是立体的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是用来放大物象的,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是放大的实像,并没有变得漂亮或者明亮,观察到的细胞是平面的,而实际上细胞是立体的,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察的是显微镜成像的特点,为基础题,熟知:显微镜是利用光学成像的原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之积,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放大倍数,观察到的是一个平面。
8.(2021七上·抚远期末)显微镜中,对物像起放大作用的是(  )
A.只有目镜 B.只有物镜 C.目镜和物镜 D.反光镜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与被观察的最接近,可以将观察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目镜装在镜筒上端,其作用是把物镜放大的物像进一步放大。所以,显微镜对物像具有放大的作用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9.(2021九上·揭东期末)下面①~⑤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象“E”从图甲转为图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A.①→②→③→④ B.⑤→④→②→③
C.②→④→⑤→① D.④→①→③→②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甲图中E位于图的左下方,转为图乙是位于中间且放大。显微镜成像是倒像,根据“哪偏往哪移”将标本向左下方移动⑤,使标本在视野的正中央。然后放大倍数需转动转换器④换用高倍物镜,之后调节光圈②使视野明亮,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③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从左图转为右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10.(2021七上·五常期末)如果显微镜下的视野污浊、不清晰,可用 擦拭目镜和物镜(  )
A.消过毒的纱布 B.蘸有水的纸巾
C.洗干净的手 D.专用的擦镜纸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目镜、物镜是高精密的光学部分若需擦拭要用专门的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纱布、纸巾、作业纸纤维粗糙容易划伤镜头。
故答案为:D。
【分析】清洁镜身时应用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
11.(2021七上·东莞月考)如图,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如图所示位置的主要目的是(  )
A.正确放置装片 B.避免压碎装片
C.调节光的强弱 D.移动标本装片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此图表示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放好玻片标本下降镜筒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迫玻片标本,损坏物镜或弄破玻片标本。
故答案为:B。
【分析】调焦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
12.(2022·五华模拟)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③
B.若要使物像更加清晰,需要调节的结构是②
C.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则观察的标本应是“d”
D.若要将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④物镜,避免损坏物镜和玻片标本,A不符合题意。
B.若要使物像更加清晰,需要调节的结构是②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幅度较小,B符合题意。
C.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则观察的标本应是“p”,C不符合题意。
D.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若要将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左上方移动玻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13.(2022七下·泰州月考)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的时候,视野中有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目镜的镜头,污点都没有移动,则污点在(  )
A.目镜 B.物镜 C.玻片 D.反光镜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玻片标本,在观察植物标本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目镜镜头,污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上出现污点,污点只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中.判断方法:①旋转目镜,若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上,若动则在目镜上;②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玻片标本上,若动则在玻片标本上;③既不在目镜上也不在玻片标本上,那么就一定在物镜上。
14.(2022·上蔡模拟)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想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把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
B.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观察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若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b”
D.视野中看到一个黑色污点,应先擦拭反光镜,观察变化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在视野的偏右上方,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A不符合题意。
B.结合分析可知,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观察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B符合题意。
C.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像。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题干中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所以,题干中的字母“p”,旋转180度后是“d”,C不符合题意。
D.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15.(2022八下·长沙开学考)在显微镜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细胞质流动情况时,看到如图所示的图像,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根据题干中图可以看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是顺时针转动,旋转180度后还是顺时针方向,因此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顺时针,细胞核在细胞的左上方,旋转180度后细胞核在右下方,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时需要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方面来考虑。难度不大,解答此题熟记: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16.(2022七下·济南开学考)用显微镜观察中文“中国梦”,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中文“中国梦”,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D。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看到的图形。同理 :我们只要把看到的图形倒过来就是原图形。
17.(2022六下·东平开学考)图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将装片慢慢向右上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调节显微镜的遮光器,换用小光圈,并把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不更换目镜,只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甲图中③所示镜头
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稍稍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A不符合题意。
B.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故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B符合题意。
C.物镜倍数越大,镜头越长;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640倍,故将物镜由10×换为40×即可,即由④换成③,C不符合题意。
D.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18.(2022八下·龙口开学考)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应使下列哪项中的部件成一条直线?(  )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B.物镜、目镜、转换器、反光镜
C.物镜、镜筒、目镜、通光孔 D.目镜、物镜、镜筒、反光镜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在使用显微镜时,反光镜反射的光线依次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才到达人眼的。目镜和物镜是安装在镜筒上的,因而镜筒也要在这条直线上。通光孔位于载物台上,转换器是调节物镜的结构;只要“目镜、物镜和通光孔、反光镜成一线”即可,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是物镜和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在一条直线上。
19.(2022八下·龙口开学考)图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宜选的镜头组合是(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乙和丙组合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20.(2022七上·汽开区期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图中能将细胞放大的结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⑤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结构中,有放大作用的是①目镜和②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⑤粗准焦螺旋和④细准焦螺旋能够升降镜筒。能够调节光线的结构有遮光器(上面有光圈)、③反光镜。因此①目镜和②物镜能将细胞放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21.(2022·资阳模拟)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观察到的图形从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B.⑤→③→②→④
C.⑤→①→②→④ D.⑤→④→②→③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观察到的图形从甲转为乙,应先移动装片,将所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接着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调节光圈换成较大光圈(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会变暗),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睁开,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调焦: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粗准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22.(2021七上·重庆期末)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放大的实物倒像
B.对光时,光线太强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C.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内的细胞数目增多
D.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物像比实物大的多,A不符合题意。
B.对光时,光线强时,用遮光器的小光圈、反光镜的平面镜调节,B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范围越小,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C符合题意。
D.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快速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23.(2021七上·农安期末)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几个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
B.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和物镜都有关
D.用显微镜观察字母“F”,看到的物像是“ ”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镜应注视物镜,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A不符合题意。
B.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B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部件是目镜和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F”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24.(2021七上·河池期末)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显微镜放大倍数是20倍
B.①是粗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放大
C.当视野中物像不够清晰时,可以调节②使物像变清晰
D.③是反光镜,若环境中光线较暗时应使用平面镜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10×10=100(倍),A不符合题意。
B.转动①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大范围上升或下降,直到看到物像,B不符合题意。
C.②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C符合题意。
D.③是反光镜,若环境中光线较暗时应转动反光镜使用凹面镜或选用大光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25.(2021七上·揭西期末)小明在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的大部分图像,他想将此细胞调到视野的正中央,以便更好地观察,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
A.左下方 B.左上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将视野里右上方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根据“哪偏往哪移”,玻片的移动方向是右上方。
故答案为:C。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看到的图形。同理 :我们只要把看到的图形倒过来就是原图形。
26.(2021七上·松原期末)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最多,应选择的镜头为(  )
A.②和⑤ B.③和⑤ C.③和④ D.①和④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 A、②和⑤组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倍;
B、③和⑤组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00倍;
C、③和④组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250倍;
D、①和④组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0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所以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细胞数目越多。
27.(2021七上·大安期末)在使用光学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选择的镜头是(  )
A.低倍物镜 B.高倍物镜 C.低倍目镜 D.高倍目镜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③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的对光 过程:①转动粗准焦螺旋(逆时针),使镜筒上升。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距离)。
③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转动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28.(2021七上·建华期末)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如何操作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  )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在视野的偏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时,应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29.(2021七上·佛山月考)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载玻片中的“上”字,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下”
B.②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伤镜头
C.③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D.显微镜的规范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②→④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①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上”时,看到的物像是“ ”,A不符合题意。
B.②当转动粗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时候,应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和损伤镜头,B符合题意。
C.③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强,可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的正确使用顺序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四个步骤,图中显微镜的规范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二、填空题
30.(2021七上·尤溪月考)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和   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答案】物镜;目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观察细胞放大的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放大的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故答案为:物镜;目镜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31.(2021·广元模拟)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选填“越多”或“越少”)
【答案】越少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反之,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
故答案为:越少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32.(2021七上·牡丹江期末)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中有放大功能的结构是   和物镜;能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   。
【答案】目镜;反光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是一种放大仪器,目镜和物镜上分别安装有凸透镜,有放大作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二者放大倍数的乘积。反光镜和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两面,凹面镜聚光,可使视野中光线变强。遮光器上的光圈的大小不等,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光圈越小,视野就越暗。
故答案为:目镜;反光镜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33.(2021七上·尤溪月考)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所以,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正好   (像在哪就像哪移动)。
【答案】倒;相反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假设视野中物像位于左边,想将物像向右边移动才能到达视野中央,由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想将物像向右边移就得把玻片向左边移,这样物像才会向右边移动。
故答案为:倒;相反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看到的图形。
34.(2020七上·陈仓期中)下表给出的是4台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倍数,请回答问题。
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
一 20X 45X
二 15X 10X
三 10X 40X
四 5X 8X
如果用这4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号;看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号;看到细胞最大的是   号;看到细胞数目最小的是   号(请选填序号)
【答案】四;一;一;四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一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20×45=900(倍);
二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
三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
四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8=40(倍);
所以如果用这4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四号,放大倍数最小的;看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一号,放大倍数最大的;看到细胞最大的是一号,放大倍数最大的;看到细胞数目最小的是四号,放大倍数最少的。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35.(2020七上·钦州月考)在使用显微镜时,不知你注意了没有,显微镜的目镜镜体越长,放大倍数越
   。
【答案】小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反比,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分析】显微镜最重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放在镜筒上,物镜通过螺丝安装在转换器上;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反之;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三、综合题
36.(2021七上·揭西期末)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根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可以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光圈和[   ]   ;
(2)当[   ]   转动时,可使镜筒作很少范围的升降;
(3)当[   ]   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   ;
(4)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   ;
【答案】(1)9;反光镜
(2)12;细准焦螺旋
(3)11;粗准焦螺旋;4;物镜
(4)13;镜臂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通光孔、7遮光器、8压片夹、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14镜柱。
(1)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即可以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光圈和9反光镜。
故填:9反光镜。
(2)12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地升降镜筒,11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地升降镜筒。若显微镜下物像不够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
故填:12细准焦螺旋。
(3)当转动11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4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故填:11粗准焦螺旋;4物镜。
(4)取显微镜时,右手握13镜臂,左手托镜座,轻放实验桌的偏左下方,镜筒向前,镜臂向后。
故填:13镜臂。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2毫米处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再用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四)整理
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反光镜竖直放置。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揭阳模拟)判断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B.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是“d”
C.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观察
D.当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2.(2022八下·高州期中)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 I 转换成 II,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把装片向左移动
B.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C.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D.把大光圈换成小光圈
3.(2022·东昌府模拟)某校生物实验室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若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哪组镜头(  )
A.④和⑥ B.③和⑤ C.②和③ D.①和④
4.(2022七下·淮安月考)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若所用的目镜放大倍数是15倍,要观察到放大600倍的物像,则应选用的物镜放大倍数为(  )
A.5× B.10× C.40×
5.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过程中,将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视野亮度和细胞数的变化情况为( )
A.视野变暗,细胞数增多 B.视野变暗,细胞数减少
C.视野变亮,细胞数增多 D.视野变亮,细胞数减少
6.(2022七下·太康开学考)使用显微镜时,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A.载物台 B.物镜 C.遮光器 D.反光镜
7.(2021七上·揭西期末)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与实际细胞相比,最大的差别是(  )
A.观察到的细胞更漂亮
B.观察到的细胞更完整
C.观察到的细胞比实际的小
D.观察到的细胞是平面的,而实际上细胞是立体的
8.(2021七上·抚远期末)显微镜中,对物像起放大作用的是(  )
A.只有目镜 B.只有物镜 C.目镜和物镜 D.反光镜
9.(2021九上·揭东期末)下面①~⑤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象“E”从图甲转为图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A.①→②→③→④ B.⑤→④→②→③
C.②→④→⑤→① D.④→①→③→②
10.(2021七上·五常期末)如果显微镜下的视野污浊、不清晰,可用 擦拭目镜和物镜(  )
A.消过毒的纱布 B.蘸有水的纸巾
C.洗干净的手 D.专用的擦镜纸
11.(2021七上·东莞月考)如图,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如图所示位置的主要目的是(  )
A.正确放置装片 B.避免压碎装片
C.调节光的强弱 D.移动标本装片
12.(2022·五华模拟)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③
B.若要使物像更加清晰,需要调节的结构是②
C.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则观察的标本应是“d”
D.若要将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13.(2022七下·泰州月考)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的时候,视野中有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目镜的镜头,污点都没有移动,则污点在(  )
A.目镜 B.物镜 C.玻片 D.反光镜
14.(2022·上蔡模拟)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想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把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
B.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观察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若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b”
D.视野中看到一个黑色污点,应先擦拭反光镜,观察变化
15.(2022八下·长沙开学考)在显微镜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细胞质流动情况时,看到如图所示的图像,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  )
A.A B.B C.C D.D
16.(2022七下·济南开学考)用显微镜观察中文“中国梦”,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17.(2022六下·东平开学考)图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将装片慢慢向右上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调节显微镜的遮光器,换用小光圈,并把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不更换目镜,只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甲图中③所示镜头
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稍稍调节细准焦螺旋
18.(2022八下·龙口开学考)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应使下列哪项中的部件成一条直线?(  )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B.物镜、目镜、转换器、反光镜
C.物镜、镜筒、目镜、通光孔 D.目镜、物镜、镜筒、反光镜
19.(2022八下·龙口开学考)图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宜选的镜头组合是(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20.(2022七上·汽开区期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图中能将细胞放大的结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⑤
21.(2022·资阳模拟)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观察到的图形从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B.⑤→③→②→④
C.⑤→①→②→④ D.⑤→④→②→③
22.(2021七上·重庆期末)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放大的实物倒像
B.对光时,光线太强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C.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内的细胞数目增多
D.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23.(2021七上·农安期末)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几个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
B.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和物镜都有关
D.用显微镜观察字母“F”,看到的物像是“ ”
24.(2021七上·河池期末)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显微镜放大倍数是20倍
B.①是粗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放大
C.当视野中物像不够清晰时,可以调节②使物像变清晰
D.③是反光镜,若环境中光线较暗时应使用平面镜
25.(2021七上·揭西期末)小明在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的大部分图像,他想将此细胞调到视野的正中央,以便更好地观察,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
A.左下方 B.左上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26.(2021七上·松原期末)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最多,应选择的镜头为(  )
A.②和⑤ B.③和⑤ C.③和④ D.①和④
27.(2021七上·大安期末)在使用光学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选择的镜头是(  )
A.低倍物镜 B.高倍物镜 C.低倍目镜 D.高倍目镜
28.(2021七上·建华期末)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如何操作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  )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29.(2021七上·佛山月考)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载玻片中的“上”字,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下”
B.②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伤镜头
C.③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D.显微镜的规范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②→④
二、填空题
30.(2021七上·尤溪月考)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和   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31.(2021·广元模拟)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选填“越多”或“越少”)
32.(2021七上·牡丹江期末)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中有放大功能的结构是   和物镜;能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   。
33.(2021七上·尤溪月考)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所以,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正好   (像在哪就像哪移动)。
34.(2020七上·陈仓期中)下表给出的是4台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倍数,请回答问题。
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
一 20X 45X
二 15X 10X
三 10X 40X
四 5X 8X
如果用这4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号;看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号;看到细胞最大的是   号;看到细胞数目最小的是   号(请选填序号)
35.(2020七上·钦州月考)在使用显微镜时,不知你注意了没有,显微镜的目镜镜体越长,放大倍数越
   。
三、综合题
36.(2021七上·揭西期末)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根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可以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光圈和[   ]   ;
(2)当[   ]   转动时,可使镜筒作很少范围的升降;
(3)当[   ]   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   ;
(4)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然后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可见A说法正确。
B、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是“d”,B说法正确。
C、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目的便于看这右手画图,C说法错误。
D、 大光圈可以允许大量光线通过,凹面镜可以聚集光线,所以,当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在使用显微镜时,先要对光,对号光才能看到物象,用显微镜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撞坏玻片标本;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大,细胞数量多,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小,数量少。所以,题图中Ⅰ是低倍视野,而Ⅱ是高倍视野。结合分析可知,要将 I 转换成 II操作正确的是: 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故答案为:B。
【分析】Ⅰ低倍视野换Ⅱ高倍视野的步骤: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调节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3.【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所以图中的③④⑥是目镜,①②⑤是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据此,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是镜头①和④,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4.【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微镜放大的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15×物镜的放大倍数=600(倍),那么物镜的放大倍数应该是40倍。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5.【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但视野变暗,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解答此题需要具备理解能力和显微镜的操作能力,需要熟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6.【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使用显微镜时,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遮光器上有大小不一的光圈,用大光圈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镜筒,使视野变亮。
故答案为:C。
【分析】载物台上用于安放玻片标本。物镜能放大物像。外界光线经过反光镜的反射进入镜筒。反光镜有凹面和平面。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反之用平面。
7.【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是用来放大物象的,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是放大的实像,并没有变得漂亮或者明亮,观察到的细胞是平面的,而实际上细胞是立体的,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察的是显微镜成像的特点,为基础题,熟知:显微镜是利用光学成像的原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之积,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放大倍数,观察到的是一个平面。
8.【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与被观察的最接近,可以将观察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目镜装在镜筒上端,其作用是把物镜放大的物像进一步放大。所以,显微镜对物像具有放大的作用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9.【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甲图中E位于图的左下方,转为图乙是位于中间且放大。显微镜成像是倒像,根据“哪偏往哪移”将标本向左下方移动⑤,使标本在视野的正中央。然后放大倍数需转动转换器④换用高倍物镜,之后调节光圈②使视野明亮,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③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从左图转为右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10.【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目镜、物镜是高精密的光学部分若需擦拭要用专门的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纱布、纸巾、作业纸纤维粗糙容易划伤镜头。
故答案为:D。
【分析】清洁镜身时应用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
11.【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此图表示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放好玻片标本下降镜筒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迫玻片标本,损坏物镜或弄破玻片标本。
故答案为:B。
【分析】调焦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
12.【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④物镜,避免损坏物镜和玻片标本,A不符合题意。
B.若要使物像更加清晰,需要调节的结构是②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幅度较小,B符合题意。
C.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则观察的标本应是“p”,C不符合题意。
D.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若要将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左上方移动玻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13.【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玻片标本,在观察植物标本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目镜镜头,污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上出现污点,污点只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中.判断方法:①旋转目镜,若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上,若动则在目镜上;②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玻片标本上,若动则在玻片标本上;③既不在目镜上也不在玻片标本上,那么就一定在物镜上。
14.【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在视野的偏右上方,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A不符合题意。
B.结合分析可知,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观察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B符合题意。
C.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像。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题干中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所以,题干中的字母“p”,旋转180度后是“d”,C不符合题意。
D.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15.【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根据题干中图可以看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是顺时针转动,旋转180度后还是顺时针方向,因此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顺时针,细胞核在细胞的左上方,旋转180度后细胞核在右下方,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时需要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方面来考虑。难度不大,解答此题熟记: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16.【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中文“中国梦”,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D。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看到的图形。同理 :我们只要把看到的图形倒过来就是原图形。
17.【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A不符合题意。
B.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故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B符合题意。
C.物镜倍数越大,镜头越长;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640倍,故将物镜由10×换为40×即可,即由④换成③,C不符合题意。
D.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18.【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在使用显微镜时,反光镜反射的光线依次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才到达人眼的。目镜和物镜是安装在镜筒上的,因而镜筒也要在这条直线上。通光孔位于载物台上,转换器是调节物镜的结构;只要“目镜、物镜和通光孔、反光镜成一线”即可,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是物镜和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在一条直线上。
19.【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乙和丙组合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20.【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结构中,有放大作用的是①目镜和②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⑤粗准焦螺旋和④细准焦螺旋能够升降镜筒。能够调节光线的结构有遮光器(上面有光圈)、③反光镜。因此①目镜和②物镜能将细胞放大,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21.【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观察到的图形从甲转为乙,应先移动装片,将所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接着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调节光圈换成较大光圈(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会变暗),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睁开,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调焦: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粗准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22.【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物像比实物大的多,A不符合题意。
B.对光时,光线强时,用遮光器的小光圈、反光镜的平面镜调节,B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范围越小,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C符合题意。
D.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快速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23.【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镜应注视物镜,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A不符合题意。
B.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B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部件是目镜和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F”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24.【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10×10=100(倍),A不符合题意。
B.转动①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大范围上升或下降,直到看到物像,B不符合题意。
C.②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C符合题意。
D.③是反光镜,若环境中光线较暗时应转动反光镜使用凹面镜或选用大光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25.【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将视野里右上方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根据“哪偏往哪移”,玻片的移动方向是右上方。
故答案为:C。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看到的图形。同理 :我们只要把看到的图形倒过来就是原图形。
26.【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 A、②和⑤组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倍;
B、③和⑤组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00倍;
C、③和④组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250倍;
D、①和④组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0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所以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细胞数目越多。
27.【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③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的对光 过程:①转动粗准焦螺旋(逆时针),使镜筒上升。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距离)。
③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转动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28.【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在视野的偏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时,应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29.【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①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上”时,看到的物像是“ ”,A不符合题意。
B.②当转动粗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时候,应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和损伤镜头,B符合题意。
C.③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强,可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的正确使用顺序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四个步骤,图中显微镜的规范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30.【答案】物镜;目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观察细胞放大的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放大的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故答案为:物镜;目镜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31.【答案】越少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反之,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
故答案为:越少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32.【答案】目镜;反光镜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是一种放大仪器,目镜和物镜上分别安装有凸透镜,有放大作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二者放大倍数的乘积。反光镜和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两面,凹面镜聚光,可使视野中光线变强。遮光器上的光圈的大小不等,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光圈越小,视野就越暗。
故答案为:目镜;反光镜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33.【答案】倒;相反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假设视野中物像位于左边,想将物像向右边移动才能到达视野中央,由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想将物像向右边移就得把玻片向左边移,这样物像才会向右边移动。
故答案为:倒;相反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看到的图形。
34.【答案】四;一;一;四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一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20×45=900(倍);
二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
三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
四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8=40(倍);
所以如果用这4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四号,放大倍数最小的;看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一号,放大倍数最大的;看到细胞最大的是一号,放大倍数最大的;看到细胞数目最小的是四号,放大倍数最少的。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35.【答案】小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反比,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分析】显微镜最重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放在镜筒上,物镜通过螺丝安装在转换器上;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反之;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6.【答案】(1)9;反光镜
(2)12;细准焦螺旋
(3)11;粗准焦螺旋;4;物镜
(4)13;镜臂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通光孔、7遮光器、8压片夹、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14镜柱。
(1)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即可以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光圈和9反光镜。
故填:9反光镜。
(2)12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地升降镜筒,11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地升降镜筒。若显微镜下物像不够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
故填:12细准焦螺旋。
(3)当转动11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4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故填:11粗准焦螺旋;4物镜。
(4)取显微镜时,右手握13镜臂,左手托镜座,轻放实验桌的偏左下方,镜筒向前,镜臂向后。
故填:13镜臂。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2毫米处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再用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四)整理
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反光镜竖直放置。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