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到贾府时,王熙凤谈到黛玉命苦“便用帕拭泪”,不一会儿又“转悲为喜”,对其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这种感情变化,分析恰切的一项是( )。
A.富有同情心,怕引起黛玉伤心。
B.矫揉造作,故作姿态,显示身份。
C.善于察言观色,迎合、讨好贾母。
D.为黛玉的苦命所打动,真心疼爱黛玉。
【答案】C
【考点】名篇;欣赏作品的形象;红楼梦
【解析】【分析】从书中可知,林黛玉是贾母的嫡亲外孙女,林黛玉之母贾敏是贾母的女儿。王熙凤刚见到林黛玉,先是夸黛玉,接着怜惜黛玉,“‘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当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王熙凤“忙转悲为喜”,说:“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由此可知,王熙凤的情感变化是因为贾母,目的是讨好、迎合贾母,可以看出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的特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回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课外著作阅读的记忆,根据题目要求选择。
2.(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红楼梦》第三十九到第四十二回,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她给贾府上下带来了极大的欢乐,对这段情节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姥姥是一个淳朴的农村老妪,为生活所迫来贾府求助,虽然得到了资助,但却被有钱有闲者戏弄着。
B.贾府上下因贾母的欢心,对刘姥姥也都非常尊重,不计较她的粗鄙,人们的笑都是善意的。
C.表面上看是贾府的人戏弄刘姥姥,实际上是刘姥姥戏弄了贾府的人。她不过是略出洋相,几句玩笑,就让她们高高兴兴地掏出了银子。
D.富贵者的笑声,正是刘姥姥内心的隐泣,她是一个制造了笑声的悲剧人物。
【答案】B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B.“对刘姥姥也都非常尊重,不计较她的粗鄙,人们的笑都是善意的”错,贾府上下并非皆对刘姥姥尊重,这笑中有嘲讽,有取笑,也有对贾母等人的逢迎之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3.(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眼睛是一个人五官中最能传神的部分,作家往往通过画眼法表现人物的神韵。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非常注重对人物眼睛的描写,下列对人物眼睛的描写与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林黛玉。
B.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迎春。
C.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王熙凤。
D.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贾宝玉。
【答案】B
【考点】名篇;欣赏作品的形象;红楼梦
【解析】【分析】B.“迎春”错,“顾盼神飞”指目光炯炯,神采飞扬。《红楼梦》第三回:“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描写的是探春。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4.(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红楼梦》第三回中,黛玉关于自己读书的事两次说法前后不一致。对其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⑴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⑵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A.听了贾母的话,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小心更正。
B.反映了黛玉机警、聪明;新来乍到,处处小心。
C.对贾母之言出自亲情,对宝玉之言出自谦虚。
D.反映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
【答案】C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黛玉对贾母直言,与亲情无关,听到贾母对其他姐妹的评价后立马改了口风,对宝玉之言更为谨慎,唯恐自己失言。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回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课外著作阅读的记忆,根据题目要求选择。
5.(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中,王熙凤步步为营,借刀杀人,导致尤二姐吞金自尽,对尤二姐的死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熙凤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使尤二姐十分痛苦。
B.王熙凤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
C.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
D.柳湘莲失言伤害了尤二姐的心,她誓不二嫁,吞金自杀。
【答案】D
【考点】红楼梦
【解析】【分析】D.“柳湘莲失言伤害了尤二姐的心”错误,柳湘莲失言伤害了的是尤三姐,尤三姐最后自刎而死,以证清白。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名著相关情节、内容的能力。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回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课外著作阅读的记忆,根据题目要求选择。
6.(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红楼梦》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中“投鼠忌器”指的是( )
A.因追究五儿连累芳官 B.因查到赵姨娘伤害探春
C.因维护柳妈得罪司棋 D.因查办彩云带出贾环
【答案】B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投鼠忌器”出自《红楼梦》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这一回事说彩云禁不住赵姨娘的央求,从王夫人的柜子里偷了些东西给贾环,被玉钏儿发觉。平儿为了不使探春难堪,要宝玉应下拿东西的名儿,所以宝玉就说是自己拿了玫瑰露。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名著的内容。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回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课外著作阅读的记忆,根据题目要求选择。
7.(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下面三段文字都是描写宝玉的,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⑴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⑵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⑶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A. (1)是侧面描写,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B.(2)是肖像描写,用的是赞赏的笔调,突出宝玉的美貌多情。
C.(3)是模拟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写的,突出宝玉的叛逆性格。
D.这三段都运用了寓褒于贬、似贬实褒的手法。
【答案】D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D.“都运用了寓褒于贬、似贬实褒的手法”错误。只有(3)是在写宝玉叛逆性格这个本质特点时用的是寓褒于贬(或似贬实褒)的手法,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8.(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据统计,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共出现了高达107个“冷笑”。其中林黛玉是“冷笑”次数最多的人,明写的共“冷笑”了十二次,未明确说的更多,请判断下列哪个情节里林黛玉的笑不是“冷笑”。( )
A.第七回,周瑞家的给贾府诸位姐妹送“宫花",得知自己是最后拿到宫花的人时,黛玉笑说:“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B.第十九回,宝玉非要枕黛玉的枕头,黛玉笑说:“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请枕这一个。”
C.第二十回,湘云当面说黛玉挑不出宝钗的不是,并有意指黛玉比不上宝钗,黛玉笑着回应:“哪里敢挑她。”
D.第二十九回,贾母询问赤金点翠的麒麟主人时,宝钗回答是湘云,黛玉笑说宝钗“特别关心其他人身上穿戴的物件”。
【答案】B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B.《红楼梦》第十九回中,宝玉前来探视黛玉,发现黛玉刚吃了饭就开始睡觉,怕他睡出病来,因此要和黛玉一起歪在炕上说话解闷,因此跟黛玉要枕头,黛玉此时是开心的笑。不是冷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和分析内容、人物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9.(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以下情节中能够体现贾府表面上穷奢极欲、经济基础实质上却已经动摇的一项是( )。
A.贾府一顿普通的螃蟹宴,要花费二十多两银子,刘姥姥感叹道:“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的了。”
B.贾府拥有名目繁多的珍贵器玩,小说里说:“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
C.王熙凤生病,要配调经养荣丸,需用上等人参二两,王夫人遍寻不见,只好来找贾母,贾母赶忙让鸳鸯称二两给王夫人,谁知大夫看了,说贾母的人参年代久远,已经失去药效了。
D.作品写了两件婚丧喜事,丧事是宁国府的秦可卿出丧,喜事是荣国府的元妃省亲。秦可卿的一口棺材,就花费了千把两银子。元妃省亲时,单单买戏子和彩灯就花了五万多两银子。
【答案】C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ABD都是在强调贾府的穷奢极欲。C.“需用上等人参二两,王夫人遍寻不见”,“无人参”,其谐音就是“无人生”,“贾母的人参年代久远,已经失去药效了”暗示贾府表面上穷奢极欲、经济基础实质上却已经动摇。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10.(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庆寿辰宁府排家宴”“闲取乐偶攒金庆寿”“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四个情节分别出现在谁的生日?( )
A.贾 敬、王熙凤、薛宝钗、贾宝玉
B.薛宝钗、贾 敬、王熙凤、贾宝玉
C.薛宝钗、王熙凤、贾 敬、贾宝玉
D.王熙凤、贾宝玉、贾 敬、薛宝钗
【答案】B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听曲文宝玉悟禅机”讲述的是,宝钗生日,贾府请戏班子唱戏,有一出戏叫“山门”,讲的是鲁智深出家为僧大闹大相国寺的事。宝玉的人生虽和鲁智深截然不同,但宝玉似乎从曲中“悟”到了自己最后的命运。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讲述的是,宁府中贾敬要过寿,请亲戚朋友来庆祝一下,主要描写贾府的富贵与势派。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讲述的是,贾母闲来无事,趁凤姐过生日之机,找一点儿乐趣:用凑钱的方法来给凤姐过生日。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讲述的是,贾宝玉过生日,晚上袭人晴雯等要凑钱为宝玉过生日,又觉得人少无趣,就请来了宝钗黛玉探春等众人,大家用花名签行酒令,喝酒吟诗,潇酒酣畅,夜深方才散去。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和情节的整体把握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30分)
11.(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女娲炼石补天所遗灵石在大荒山 ,是 、 把石头带入红尘的。
【答案】青埂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该知识点出自《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远古时候,女娲炼石补天,遗下一块顽石未用,遗弃在青埂峰下。这顽石自经锻炼,已通灵性,便恳求仙人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送他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一遭。二仙拗不过,便将它幻化缩小成一块“可佩可拿”的“通灵宝玉”,送至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处。其时,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浇灌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行将枯萎的绛珠草,终使绛珠草“得延岁月”,修成女形。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欲下世为人,绛珠草感念他的恩惠,发誓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他,跟随他下凡历劫,这就是所谓的“木石前盟”“眼泪还债”。那块由顽石幻化成的“通灵宝玉”便由这神瑛侍者“携人红尘”。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青埂峰,见一块大石上刻有字迹,便从头到尾抄下,经曹雪芹披阅增删,因成此书。
故答案为:青埂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古代名著相关情节内容的能力。要理清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积累名著中重要人物的主要情节,读懂小说关键细节的价值。
12.(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姓名: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 、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和 。
宝钗金锁上写的字是 ,通灵宝玉正面写的字是 。
贾政生辰日,元春进封 ,加封 正是宁府的双喜临门日。
“猴子身轻站树梢”这个灯谜是 制作,用来考 的,谜底是 。
虽然是宝玉的寄名干娘,在接受赵姨娘好处后,还是与赵姨娘合谋算计 和宝玉,妄图用 害死二人。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黛玉借花残、花落来抒发自己命运的悲切之情,表示世上只有这些花能和自己相互理解的诗是 , 。
探春提议建一诗社。适值 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海棠社”。其成员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黛玉)、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蕉下客( )、菱洲(迎春)、藕榭(惜春)。
借贾政之名把宝玉叫去玩乐了一天,不明底细的袭人和黛玉为他操了一天的心,黛玉来看宝玉,却吃了 的闭门羹。
宝玉自见了秦可卿之弟 的出众人品,心中似有所失,暗自叹息自己荼毒了“富贵”二字。
宝玉生日时,在红香圃众人行的酒令是 和 ,在怡红院行的酒令叫传花。
【答案】秦可卿;妙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凤藻宫尚书;贤德妃;贾母;贾政;荔枝;马道婆;凤姐(王熙凤);魇魔法;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贾芸;探春;薛蟠;晴雯;秦钟;射覆;拇战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有: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宝钗金锁上写的字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通灵宝玉正面写的字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
贾政生辰日,元春进封凤藻宫尚书 ,加封贤德妃,正是宁府的双喜临门日。
“猴子身轻站树梢”这个灯谜是贾母制作,用来贾政的,谜底是荔枝 。
马道婆虽然是宝玉的寄名干娘,在接受赵姨娘好处后,还是与赵姨娘合谋算计凤姐(王熙凤)和宝玉,妄图用魇魔法害死二人。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黛玉借花残、花落来抒发自己命运的悲切之情,表示世上只有这些花能和自己相互理解的诗是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探春提议建一诗社。适值贾芸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海棠社”。其成员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黛玉)、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蕉下客( 探春 )、菱洲(迎春)、藕榭(惜春)。
薛蟠借贾政之名把宝玉叫去玩乐了一天,不明底细的袭人和黛玉为他操了一天的心,黛玉来看宝玉,却吃了晴雯 的闭门羹。
宝玉自见了秦可卿之弟秦钟的出众人品,心中似有所失,暗自叹息自己荼毒了“富贵”二字。
宝玉生日时,在红香圃众人行的酒令是射覆和拇战,在怡红院行的酒令叫传花。
故答案为:秦可卿;妙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凤藻宫尚书;贤德妃;贾母;贾政;荔枝;马道婆;凤姐(王熙凤);魇魔法;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贾芸;探春;薛蟠;晴雯;秦钟;射覆;拇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把握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13.(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晴雯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丫头,下列情节与她相关的有:
①病补雀金裘;②因柳氏不给炖蛋而带人大闹厨房;③重病之时被撵出大观园;④“抄检大观园”时扇了王善保家的一耳光;⑤千金撕扇;⑥铰下指甲并和贴身内衣交给宝玉;
【答案】①③⑤⑥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②因柳氏不给炖蛋而带人大闹厨房的是司棋。
④“抄检大观园”时扇了王善保家的一耳光的是探春。
故选①③⑤⑥。
故答案为:①③⑤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14.(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在贾府四小姐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其治家能力足可与王熙风媲美的是 。
【答案】探春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是贾探春的判词。精明,小说中说“探春精细处不让风姐”(第五十五回),又写她想有一番作为,“生于”句说探春终于志向未遂,才能无从施展,是因为这个封建大家庭已到了末世的缘故。小说中说“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又写她想有一番作为。探春聪慧得体,有良好的管理和领导才能,只可惜是庶出,又偏偏生活在逐渐没落的贾府,无法发挥其天才的管理领导能力。虽然她曾在王熙凤病重时候协助李纨和宝钗管理大观园,可不久后凤姐病愈,贾府又恢复纸醉金迷的腐朽状况,等于探春的改革失败。
故答案为:探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阅读名著要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的刻画,积累名著中艺术技巧高超的内容。
15.(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贾母已是八十高龄了,因次年的八十一是个不吉利的岁数,贾府为了给贾母消灾祈福,发动全家上下会写字的姑娘奶奶们抄写《 》,在所有人当中, 是最情愿做这差使的。
【答案】心经;惜春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内容在第八十八回,由于八十一是个不吉利的岁数,贾府为了给贾母消灾祈福,发动全家上下会写字的姑娘奶奶们抄写《心经》,惜春对这个差事十分情愿。
说的是,明年是贾母八十一岁生日,老太太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发心要写三千六百部五十零一部《金刚经》。贾母的丫头鸳鸯说:“俗说:《金刚经》就像那道家的符咒,《心经》才算是符胆。故此,《金刚经》内必要插着《心经》,更有功德。老太太因《心经》是更要紧的,观自在又是女菩萨,所以要几个亲丁奶奶姑娘写上三百六十五部,如此又虔诚,又洁净。”鸳鸯请“几个亲丁奶奶姑娘”抄《心经》,她带来了香跟纸:“这素纸一札,是写《心经》用的。”又拿出藏香道:“这是写经时点着写的。”
鸳鸯给惜春送去了素纸跟藏香,惜春说:“别的我做不来,若要写经,我最信心的。”
故答案为:心经;惜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阅读名著:一要积累名著中表现的作品思想意义,熟悉名著中重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二要理清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积累名著中重要人物的主要情节,读懂小说关键细节的价值。三要重视作品中经典语言片段并理解其深刻含义,积累名著中体现作者倾向的内容。四要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的刻画,积累名著中艺术技巧高超的内容。
16.(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四句判词概括了 一生的遭遇和命运,其中“两地生孤木”是指 。
【答案】香菱;金桂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中对香菱的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写的是莲根荷花同长在一根茎上,一样芳香。荷花也称莲花,这里暗示香菱原名英莲。
“平生遭际实堪伤”这一句说的是她的悲惨际遇,从小就失散了家人,又两易其主,遇上了一个土霸王薜蟠,其中种种遭遇令人扼腕叹惜不已。
“自从两地生孤木”这一句中的“两地生孤木”暗带一个“桂”字,意指“夏金桂”,自从夏金桂嫁给薜蟠,香菱就整天无宁日,生活苦不堪言。
“致使香魂返故乡”指的是死亡,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故答案为:香菱;金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的理解、分析能力。阅读名著:一要积累名著中表现的作品思想意义,熟悉名著中重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二要理清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积累名著中重要人物的主要情节,读懂小说关键细节的价值。三要重视作品中经典语言片段并理解其深刻含义,积累名著中体现作者倾向的内容。四要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的刻画,积累名著中艺术技巧高超的内容。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判断题
17.贾雨村寄居在葫芦庙中,与甄士隐常有来往。甄士隐赞赏他的才华,慷慨解囊,赠银送衣,助他上京赶考。贾雨村收了银、衣,千恩万谢方才作罢。( )
18.黛玉进贾府,看到贾府处处与其他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反映了林黛玉寄人篱下、心地孤傲、小心谨慎的心理。( )
19.宝钗因皇上聘选妃嫔,以备选公主郡主陪侍,所以入京来应试。薛蟠因听说贾府一些纨绔子弟和他性情相近,因此送宝钗来京,就主张住进贾家。( )
20.薛姨妈叫香菱把宫里头做的堆纱花拿给周瑞家的,让她送给姐妹们。周瑞家的便拉了香菱的手细细地看了一回,笑说她的模样儿像东府里的秦可卿的品格。( )
21.贾敬过生日,却没有回到宁国府中,只叫贾珍、贾蓉好好伺候来人,又叫刻印《阴骘文》散发。邢夫人、王夫人感觉不好意思,凤姐说道:“大老爷原是好养静的,已经修炼成了,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们这么一说,这就叫做‘心到神知’了”。一句话说的满屋里的人都笑起来。( )
22.秦可卿死后,贾蓉哭得泪人一般,恨不能代秦氏之死,恣意奢华大办丧事。秦可卿死后,她的丫鬟名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也触柱而亡。贾珍以孙女之礼殓殡。小丫鬟名宝珠者,因见秦氏身无所出,乃甘心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 )
23.馒头庵老尼净虚托凤姐摆平一事,凤姐说不做时,净虚以“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话激将。凤姐听了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
24.众宾客为什么不肯用心题字、对对联,是因为众宾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 )
25.李嬷嬷到宝玉房中,见到碗里的酥酪,就要吃了。一个丫头说那是给晴雯留着的,李嬷嬷赌气将酥酪吃尽。宝玉回来知道后刚要发火,晴雯便以肚子疼吃不得酥酪为由劝开了。(
)
26.宝钗点了一出《山门》,宝玉不满,宝钗解释这出戏排场辞藻都好,还给他念了《寄生草》的曲词。宝玉喜的拍膝摇头称赏,又赞宝钗无书不知。黛玉把嘴一撇道:“安静些看戏吧!还没唱《山门》,你就《妆疯》了。”( )
【答案】17.错误
18.正
19.错误
20.正
21.正
22.错误
23.正
24.正
25.错误
26.正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能力。阅读名著时:一要积累名著中表现的作品思想意义,熟悉名著中重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二要理清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积累名著中重要人物的主要情节,读懂小说关键细节的价值。三要重视作品中经典语言片段并理解其深刻含义,积累名著中体现作者倾向的内容。四要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的刻画,积累名著中艺术技巧高超的内容。
17.“贾雨村收了银、衣,千恩万谢方才作罢”错误,贾雨村收了银、衣后,并无千恩万谢,而是“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因此该句错误。
18.本题解答时要结合人物的言行等分析人物心理,要注意把握人物的身世、生活环境等综合因素来看待人物的做法,探究背后的原因。《林黛玉进贾府》中写黛玉来到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1)林黛玉多愁善感、小心眼的性格决定的,和她有相同处境的史湘云就不像她这样。
(2)家庭环境的落差产生的,林家虽然也是书香门第可与王公之家无法相提并论,所以她要察言观色适应新环境。
(3)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到底生活的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她只有照着姐妹们的做法逐一的改变自己,不习惯。
(4)林黛玉从小受母亲教育产生的影响,他知道外祖母家与她家不同。
(5)虽然贾母疼她,但是她到底是寄人篱下、无亲人在身边、无依靠,不能不处处小心。
(6)女孩子家的傲气、谨慎,自然不应该像宝玉那样随心所欲,惹人耻笑。
(7)从小多病,吃药较弱的体质使她觉得给贾家带来的麻烦已经够多了,不愿让下人们说三道四。
综合考虑,此处确实反映了林黛玉寄人篱下、心地孤傲、小心谨慎的心理。
19.“薛蟠因听说贾府一些纨绔子弟和他性情相近,因此送宝钗来京,就主张住进贾家”错误,薛蟠怕守着姑父贾政被管束拘禁,所以不愿住进贾府。后来与贾家一些纨绔子弟来往熟识,被引诱得更坏了十倍,贾政并无余暇管束;又有街门另开,任意可以出入,所以安心住下。故表述错误。
20.这个情节出自《红楼梦》第七回,原文是:薛姨妈忽又笑道:“你且站住。我有一宗东西,你带了去罢。”说着便叫香菱。只听帘栊响处,方才和金钏顽的那个小丫头进来了,问:“奶奶叫我作什么?”薛姨妈道:“把匣子里的花儿拿来。”香菱答应了,向那边捧了个小锦匣来。薛姨妈道:“这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支。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说着,周瑞家的拿了匣子,走出房门,见金钏仍在那里晒日阳儿。周瑞家的因问他道:“那香菱小丫头子,可就是常说临上京时买的,为他打人命官司的那个小丫头子么?”金钏道:“可不就是他。”正说着,只见香菱笑嘻嘻的走来。周瑞家的便拉了他的手,细细的看了一会,因向金钏儿笑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由此可见题干是正确的。
21.“贾敬过生日”出自《红楼梦》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宁国府的贾敬是贾府唯一考中进士的人,这是贾政年轻时想做而没做到的事情。贾敬本可以引领贾府子弟走科举求仕的风气,可惜他对这个功名并不珍惜,他富贵享尽了,就想做神仙。贾敬把世袭的爵位传给儿子贾珍,自己躲到道观里修道炼丹,落了个逍遥自在,无事一身轻。此节中,一众人等悉数登场,贾珍在父亲贾敬的寿辰快要到来的时候,提前到道观里给父亲请安,让他在生日那天回家聚会。宁国府这些年来的一些风言风语,贾敬早有耳闻,他和贾惜春一样不大想回到那个是非场合中,他不回家过生日,只交代贾珍们刻印《阴骘文》一万份散给众人,想以这个虚妄的方法来消除子孙们的罪愆。宁府上下为贾敬贺寿,王夫人、邢夫人、凤姐、宝玉前去祝贺。贾珍把酒宴办得十分丰盛,宴会活动更加丰富,贾珍、贾琏、贾蔷、贾蓉、贾瑞等一帮人在游戏现场随意插科打诨、玩闹戏谑。凤姐的这番话正是在祝寿的情节中出现的。
22.“贾蓉哭得泪人一般”错误。不是“贾蓉”而是“贾珍”哭得泪人一般。
23.该情节出自《红楼梦》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按照贾族旧规,可卿的灵柩需要送至城外宁、荣二公修造的铁槛寺中。停灵在铁槛寺后,风姐、宝玉及秦钟并未立即回城,而是住在不远处的馒头庵中。庵中老尼告诉凤姐: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另一家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件事。这种事对凤姐来说易如反掌,但她仍索要酬银三千两。王熙凤派人去打通长安节度使的关节,竟活活拆散了一对美满姻缘,断送了两条人命。在本节中,王熙凤说出了“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的话。故正确。
24.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的整体把握能力。题目内容出自《红楼梦》的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原文内容是“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
故此判断正确。
25.“给晴雯留着的”错,应该是留给袭人的。故说法错误。
26.本题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这一回为宝钗做生辰,至上酒席时,贾母又让宝钗点戏,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对宝钗又点这样带“闹”的戏好像有点不以为然,谁想宝钗却给他大讲了一番这出戏的“精妙之处”,并给宝玉念了她最喜欢的其中的一支曲子《寄生草》:“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经过宝钗这一番解释,启发了宝玉的“慧根”,宝玉立时得以开悟,不禁“喜得拍膝画圈,称赏不已”。一旁的黛五有点儿酸酸的忍不下去了,说道:“安静些看戏吧!还没唱《山门》,你就《妆疯》了。”故题干叙述正确。
四、简答(10分)
27.(2021高一下·重庆期中)下面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一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两个女子的命运,请指出这两个女子是谁,并简要分析判词中预示了两人怎样的命运。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答案】这两个女子分别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可叹停机德”以乐羊子妻停机劝学的典故喻宝钗劝宝玉进学之事。然而宝玉不喜读书,宝钗每每有意劝谏,均受到宝玉冷落。“金簪雪里埋”,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堪怜咏絮才”是因为林黛玉作咏絮词,感怀自己命运遭际:自幼寄居贾府,少人疼爱。再加上她自幼多病,故常生悲戚之感。“玉带林中挂”暗示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名篇
【解析】【分析】“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幼年时期的故事。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她虽然胜了黛玉,当上“宝二奶奶”,但也好景不常,终在宝玉出家离去后,空守闺房,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故答案为:这两个女子分别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可叹停机德”以乐羊子妻停机劝学的典故喻宝钗劝宝玉进学之事。然而宝玉不喜读书,宝钗每每有意劝谏,均受到宝玉冷落。“金簪雪里埋”,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堪怜咏絮才”是因为林黛玉作咏絮词,感怀自己命运遭际:自幼寄居贾府,少人疼爱。再加上她自幼多病,故常生悲戚之感。“玉带林中挂”暗示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需平时学习中对名篇的了解,了解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主旨等,答题时根据题干要求,组织语言作答。
28.(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熙凤接受协理宁国府的工作时说:“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料理清了,不过是里头照管照管,便是我有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是了。"你在文中是否看到熙凤请教贾珍和王夫人?就此分析熙凤的性格特点。
【答案】①王熙凤应该真的没有请教过。②王熙凤本身是一个八面玲珑、泼辣霸气、杀伐决断、独断专行的人,这种客套话,大概只是说说而已。“金紫万千誰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可不是谬赞。
【考点】名篇;欣赏作品的形象;红楼梦
【解析】【分析】此情节出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在此情节中,王夫人悄悄问她行不行时,她回答“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料理清了,不过是里头照管照管,便是我有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是了”,实际上她从未请教过任何人,这只是她的一番客套话罢了。
协理宁国府是她展示才能、邀买人心的好机会,她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所以直接就接下了这个任务而毫不推辞。但其表现得却又是那么谦虚。从中可看出王熙凤的杀伐决断和八面玲珑的个性。
曹雪芹在第十三回末的联语中曾用“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称赞过王熙凤和探春,这句话的白话意思是:朝廷大堂上的文武百官,这些人尸位素餐,不作为或乱作为,没有一个是治国贤才,而如果注重教育培养,少数女性却可以像男性一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从王熙凤的种种表现来看,她确实是那少数女性中的一个。
故答案为:①王熙凤应该真的没有请教过。②王熙凤本身是一个八面玲珑、泼辣霸气、杀伐决断、独断专行的人,这种客套话,大概只是说说而已。“金紫万千誰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可不是谬赞。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五、论述题(10分)
29.(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论述题
王昆仑先生认为钗黛是两种完全背驰的性格类型:“宝钗在做人,黛玉在作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现实,黛玉沉湎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的法则,黛玉任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宝钗代表当时一般家庭妇女的理智,黛玉代表当时闺阁中知识分子的感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宝黛探伤的情节,阐明理由。
【答案】同意。宝钗代表了现实主义,黛玉代表了浪漫主义。在“宝黛探伤”这个情节中,作者通过细致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将这一点表现得很充分。首先,这两位少女对宝玉都是有感情的,宝玉挨打,都表现出心痛和关切。但是两个人的表现是不同的。宝钗是大大方方带着药来探伤的,看到宝玉的伤势,她神情中流露的娇羞腼腆和话语中不同往日的“亲切稠密”,是她的真情流露,但是宝钗又是正统的封建淑女,很快就用理性原则掩埋爱的心迹,恢复了端庄沉稳的模样。宝钗虽然心痛宝玉挨打,但是并不真正理解和支持宝玉,所以她会想:“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作功夫,老爷也喜欢了,也不能吃这样亏。”相比黛玉,宝钗显得现实、克制与理性。黛玉对宝玉的感情则强烈纯粹得多。众人探伤,独不见黛玉,众人散去,黛玉才独自偷偷前来,“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害怕凤姐取笑的黛玉在宝玉面前真情流露,毫不掩饰,可以看出她的率真和对宝玉热烈的感情。黛玉也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但并不是因为她也像宝钗一样,觉得宝玉有错该罚,而仅仅是出于对宝玉的爱惜,当她听宝玉说:“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也不再劝。可见黛玉和宝玉灵魂相契,她对宝玉的爱没有任何现实利益的考量,黛玉为情落泪,为情而生,她是天然的、非理性的、诗意的。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如考生要阐述同意这种说法。可以分析宝钗是最会做人的,正所谓随分从时。贾母众人看视宝玉走后,宝钗第一个就来了,还带来了特效药,让宝玉受用,使袭人等周围一班人心生好感,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而从她探视宝玉时所说的“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也……”可知,宝钗对宝玉的感情是“发乎情、止乎礼”的,相比黛玉,宝钗显得现实、克制与理性。而黛玉是最疼最爱宝玉的,眼里也只有宝玉。不过她依人而居,处处小心谨慎,不愿留人以把柄。她在宝玉睡着,袭人等出去后才来,黛玉“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默默地守着宝玉,独自流泪。她的关心,宝玉最了解,袭人也看在眼里,但黛玉不愿让更多地人看到。所以当凤姐来探望宝玉时,黛玉就悄悄地从后门走了。黛玉对宝玉的情感是天然的、非理性的、诗意的。
故答案为: 同意。宝钗代表了现实主义,黛玉代表了浪漫主义。在“宝黛探伤”这个情节中,作者通过细致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将这一点表现得很充分。首先,这两位少女对宝玉都是有感情的,宝玉挨打,都表现出心痛和关切。但是两个人的表现是不同的。宝钗是大大方方带着药来探伤的,看到宝玉的伤势,她神情中流露的娇羞腼腆和话语中不同往日的“亲切稠密”,是她的真情流露,但是宝钗又是正统的封建淑女,很快就用理性原则掩埋爱的心迹,恢复了端庄沉稳的模样。宝钗虽然心痛宝玉挨打,但是并不真正理解和支持宝玉,所以她会想:“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作功夫,老爷也喜欢了,也不能吃这样亏。”相比黛玉,宝钗显得现实、克制与理性。黛玉对宝玉的感情则强烈纯粹得多。众人探伤,独不见黛玉,众人散去,黛玉才独自偷偷前来,“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害怕凤姐取笑的黛玉在宝玉面前真情流露,毫不掩饰,可以看出她的率真和对宝玉热烈的感情。黛玉也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但并不是因为她也像宝钗一样,觉得宝玉有错该罚,而仅仅是出于对宝玉的爱惜,当她听宝玉说:“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也不再劝。可见黛玉和宝玉灵魂相契,她对宝玉的爱没有任何现实利益的考量,黛玉为情落泪,为情而生,她是天然的、非理性的、诗意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的整体把握能力。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考生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宝黛探伤”的情节,从宝钗和黛玉的不同表现分析两个人的性格特征,言之有理即可。
六、作文(60分)
30.(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半年太空之旅过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已创造了一系列中国航天的新纪录。1月15日,王亚平在太空工作累计超过了100天,成为中国首位在轨超100天的女航天员。“2021年对载人航天工程全线来讲是收获满满、硕果累累的一年,5次飞行任务连战连捷,空间站建造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人首次入驻自己的‘太空家园’,历史在辛勤的奋斗者手中不断刷新纪录。对此,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只要有梦想、只要去奋斗,就一定会心想事成。”王亚平说。
材料二:北京冬奥会各项筹备工作全面就绪。北京这座“双奥之城”正张开怀抱,欢迎来自全球的运动健儿与嘉宾共赴冰雪盛宴。外国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认为,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将让全球冰雪健儿宾至如归、在冰雪舞台展示风采,为疫情阴霾下的世界带来光亮与希望。“北京冬奥会将是一个重要时刻,以和平、友谊和团结精神把世界凝聚在一起。”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世界上最优秀的冬季运动员将为奥运荣誉而战,在奥运村的同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他们将向世界发出强有力的信息:无论是在体育运动中,还是在面对生活中的诸多挑战时,我们总能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考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一主要叙述的是航天员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在轨超100天的女航天员,然后回顾2021年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就,最后就是感悟:只要有梦想、只要去奋斗,就一定会心想事成。这里的关键词就是“梦想”和“奋斗”。材料二主要叙述两层意思,第一层北京奥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做的非常好,得到外国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的认可;第二层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冬奥会的感悟,认为这些这些冬奥战将,无论在体育运动中,还是在面对生活中的诸多挑战时,我们总能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综合两则材料内容可以找出其共性特点:无论是在哪个行业中,还是平时生活中,都需要我们有梦想,并为梦想去奋斗。只有我们为梦想去奋斗,才能更快、更高、更强。因此说,在写作立意时要围绕“梦想”“奋斗”等关键词。每个人都有可能面对挑战,每个国家民族也可能会面临挑战,甚至我们整个世界都会面临挑战,比如现在我们都在与疫情“战斗”,但我们的梦想就是要战胜疫情,让全世界人们远离疫情,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奋斗,但我们相信,最终我们肯定会战胜疫情的。因此,在写作时可以从个人到社会再到整个地球,这样可以安排成层进式。当然也可以列举社会当中通过奋斗实现梦想的人的例子,也可以列举通过团结奋斗实现梦想的团体的例子等等。此类话题容易写,不容易跑题,但是想要写好不容易,因此在构思选材上可以下点功夫。
立意:1.有梦想就要去奋斗。2.有梦想谁都了不起。3.奋斗是主旋律。4.团结奋斗才能实现共同的梦想。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到贾府时,王熙凤谈到黛玉命苦“便用帕拭泪”,不一会儿又“转悲为喜”,对其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这种感情变化,分析恰切的一项是( )。
A.富有同情心,怕引起黛玉伤心。
B.矫揉造作,故作姿态,显示身份。
C.善于察言观色,迎合、讨好贾母。
D.为黛玉的苦命所打动,真心疼爱黛玉。
2.(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红楼梦》第三十九到第四十二回,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她给贾府上下带来了极大的欢乐,对这段情节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姥姥是一个淳朴的农村老妪,为生活所迫来贾府求助,虽然得到了资助,但却被有钱有闲者戏弄着。
B.贾府上下因贾母的欢心,对刘姥姥也都非常尊重,不计较她的粗鄙,人们的笑都是善意的。
C.表面上看是贾府的人戏弄刘姥姥,实际上是刘姥姥戏弄了贾府的人。她不过是略出洋相,几句玩笑,就让她们高高兴兴地掏出了银子。
D.富贵者的笑声,正是刘姥姥内心的隐泣,她是一个制造了笑声的悲剧人物。
3.(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眼睛是一个人五官中最能传神的部分,作家往往通过画眼法表现人物的神韵。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非常注重对人物眼睛的描写,下列对人物眼睛的描写与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林黛玉。
B.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迎春。
C.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王熙凤。
D.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贾宝玉。
4.(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红楼梦》第三回中,黛玉关于自己读书的事两次说法前后不一致。对其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⑴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⑵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A.听了贾母的话,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小心更正。
B.反映了黛玉机警、聪明;新来乍到,处处小心。
C.对贾母之言出自亲情,对宝玉之言出自谦虚。
D.反映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
5.(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中,王熙凤步步为营,借刀杀人,导致尤二姐吞金自尽,对尤二姐的死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熙凤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使尤二姐十分痛苦。
B.王熙凤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
C.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
D.柳湘莲失言伤害了尤二姐的心,她誓不二嫁,吞金自杀。
6.(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红楼梦》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中“投鼠忌器”指的是( )
A.因追究五儿连累芳官 B.因查到赵姨娘伤害探春
C.因维护柳妈得罪司棋 D.因查办彩云带出贾环
7.(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下面三段文字都是描写宝玉的,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⑴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⑵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⑶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A. (1)是侧面描写,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B.(2)是肖像描写,用的是赞赏的笔调,突出宝玉的美貌多情。
C.(3)是模拟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写的,突出宝玉的叛逆性格。
D.这三段都运用了寓褒于贬、似贬实褒的手法。
8.(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据统计,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共出现了高达107个“冷笑”。其中林黛玉是“冷笑”次数最多的人,明写的共“冷笑”了十二次,未明确说的更多,请判断下列哪个情节里林黛玉的笑不是“冷笑”。( )
A.第七回,周瑞家的给贾府诸位姐妹送“宫花",得知自己是最后拿到宫花的人时,黛玉笑说:“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B.第十九回,宝玉非要枕黛玉的枕头,黛玉笑说:“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请枕这一个。”
C.第二十回,湘云当面说黛玉挑不出宝钗的不是,并有意指黛玉比不上宝钗,黛玉笑着回应:“哪里敢挑她。”
D.第二十九回,贾母询问赤金点翠的麒麟主人时,宝钗回答是湘云,黛玉笑说宝钗“特别关心其他人身上穿戴的物件”。
9.(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以下情节中能够体现贾府表面上穷奢极欲、经济基础实质上却已经动摇的一项是( )。
A.贾府一顿普通的螃蟹宴,要花费二十多两银子,刘姥姥感叹道:“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的了。”
B.贾府拥有名目繁多的珍贵器玩,小说里说:“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
C.王熙凤生病,要配调经养荣丸,需用上等人参二两,王夫人遍寻不见,只好来找贾母,贾母赶忙让鸳鸯称二两给王夫人,谁知大夫看了,说贾母的人参年代久远,已经失去药效了。
D.作品写了两件婚丧喜事,丧事是宁国府的秦可卿出丧,喜事是荣国府的元妃省亲。秦可卿的一口棺材,就花费了千把两银子。元妃省亲时,单单买戏子和彩灯就花了五万多两银子。
10.(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庆寿辰宁府排家宴”“闲取乐偶攒金庆寿”“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四个情节分别出现在谁的生日?( )
A.贾 敬、王熙凤、薛宝钗、贾宝玉
B.薛宝钗、贾 敬、王熙凤、贾宝玉
C.薛宝钗、王熙凤、贾 敬、贾宝玉
D.王熙凤、贾宝玉、贾 敬、薛宝钗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30分)
11.(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女娲炼石补天所遗灵石在大荒山 ,是 、 把石头带入红尘的。
12.(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姓名: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 、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和 。
宝钗金锁上写的字是 ,通灵宝玉正面写的字是 。
贾政生辰日,元春进封 ,加封 正是宁府的双喜临门日。
“猴子身轻站树梢”这个灯谜是 制作,用来考 的,谜底是 。
虽然是宝玉的寄名干娘,在接受赵姨娘好处后,还是与赵姨娘合谋算计 和宝玉,妄图用 害死二人。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黛玉借花残、花落来抒发自己命运的悲切之情,表示世上只有这些花能和自己相互理解的诗是 , 。
探春提议建一诗社。适值 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海棠社”。其成员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黛玉)、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蕉下客( )、菱洲(迎春)、藕榭(惜春)。
借贾政之名把宝玉叫去玩乐了一天,不明底细的袭人和黛玉为他操了一天的心,黛玉来看宝玉,却吃了 的闭门羹。
宝玉自见了秦可卿之弟 的出众人品,心中似有所失,暗自叹息自己荼毒了“富贵”二字。
宝玉生日时,在红香圃众人行的酒令是 和 ,在怡红院行的酒令叫传花。
13.(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晴雯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丫头,下列情节与她相关的有:
①病补雀金裘;②因柳氏不给炖蛋而带人大闹厨房;③重病之时被撵出大观园;④“抄检大观园”时扇了王善保家的一耳光;⑤千金撕扇;⑥铰下指甲并和贴身内衣交给宝玉;
14.(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在贾府四小姐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其治家能力足可与王熙风媲美的是 。
15.(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贾母已是八十高龄了,因次年的八十一是个不吉利的岁数,贾府为了给贾母消灾祈福,发动全家上下会写字的姑娘奶奶们抄写《 》,在所有人当中, 是最情愿做这差使的。
16.(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四句判词概括了 一生的遭遇和命运,其中“两地生孤木”是指 。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判断题
17.贾雨村寄居在葫芦庙中,与甄士隐常有来往。甄士隐赞赏他的才华,慷慨解囊,赠银送衣,助他上京赶考。贾雨村收了银、衣,千恩万谢方才作罢。( )
18.黛玉进贾府,看到贾府处处与其他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反映了林黛玉寄人篱下、心地孤傲、小心谨慎的心理。( )
19.宝钗因皇上聘选妃嫔,以备选公主郡主陪侍,所以入京来应试。薛蟠因听说贾府一些纨绔子弟和他性情相近,因此送宝钗来京,就主张住进贾家。( )
20.薛姨妈叫香菱把宫里头做的堆纱花拿给周瑞家的,让她送给姐妹们。周瑞家的便拉了香菱的手细细地看了一回,笑说她的模样儿像东府里的秦可卿的品格。( )
21.贾敬过生日,却没有回到宁国府中,只叫贾珍、贾蓉好好伺候来人,又叫刻印《阴骘文》散发。邢夫人、王夫人感觉不好意思,凤姐说道:“大老爷原是好养静的,已经修炼成了,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们这么一说,这就叫做‘心到神知’了”。一句话说的满屋里的人都笑起来。( )
22.秦可卿死后,贾蓉哭得泪人一般,恨不能代秦氏之死,恣意奢华大办丧事。秦可卿死后,她的丫鬟名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也触柱而亡。贾珍以孙女之礼殓殡。小丫鬟名宝珠者,因见秦氏身无所出,乃甘心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 )
23.馒头庵老尼净虚托凤姐摆平一事,凤姐说不做时,净虚以“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话激将。凤姐听了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
24.众宾客为什么不肯用心题字、对对联,是因为众宾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 )
25.李嬷嬷到宝玉房中,见到碗里的酥酪,就要吃了。一个丫头说那是给晴雯留着的,李嬷嬷赌气将酥酪吃尽。宝玉回来知道后刚要发火,晴雯便以肚子疼吃不得酥酪为由劝开了。(
)
26.宝钗点了一出《山门》,宝玉不满,宝钗解释这出戏排场辞藻都好,还给他念了《寄生草》的曲词。宝玉喜的拍膝摇头称赏,又赞宝钗无书不知。黛玉把嘴一撇道:“安静些看戏吧!还没唱《山门》,你就《妆疯》了。”( )
四、简答(10分)
27.(2021高一下·重庆期中)下面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一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两个女子的命运,请指出这两个女子是谁,并简要分析判词中预示了两人怎样的命运。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28.(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熙凤接受协理宁国府的工作时说:“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料理清了,不过是里头照管照管,便是我有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是了。"你在文中是否看到熙凤请教贾珍和王夫人?就此分析熙凤的性格特点。
五、论述题(10分)
29.(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论述题
王昆仑先生认为钗黛是两种完全背驰的性格类型:“宝钗在做人,黛玉在作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现实,黛玉沉湎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的法则,黛玉任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宝钗代表当时一般家庭妇女的理智,黛玉代表当时闺阁中知识分子的感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宝黛探伤的情节,阐明理由。
六、作文(60分)
30.(2022高一下·运城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半年太空之旅过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已创造了一系列中国航天的新纪录。1月15日,王亚平在太空工作累计超过了100天,成为中国首位在轨超100天的女航天员。“2021年对载人航天工程全线来讲是收获满满、硕果累累的一年,5次飞行任务连战连捷,空间站建造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人首次入驻自己的‘太空家园’,历史在辛勤的奋斗者手中不断刷新纪录。对此,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只要有梦想、只要去奋斗,就一定会心想事成。”王亚平说。
材料二:北京冬奥会各项筹备工作全面就绪。北京这座“双奥之城”正张开怀抱,欢迎来自全球的运动健儿与嘉宾共赴冰雪盛宴。外国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认为,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将让全球冰雪健儿宾至如归、在冰雪舞台展示风采,为疫情阴霾下的世界带来光亮与希望。“北京冬奥会将是一个重要时刻,以和平、友谊和团结精神把世界凝聚在一起。”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世界上最优秀的冬季运动员将为奥运荣誉而战,在奥运村的同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他们将向世界发出强有力的信息:无论是在体育运动中,还是在面对生活中的诸多挑战时,我们总能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考点】名篇;欣赏作品的形象;红楼梦
【解析】【分析】从书中可知,林黛玉是贾母的嫡亲外孙女,林黛玉之母贾敏是贾母的女儿。王熙凤刚见到林黛玉,先是夸黛玉,接着怜惜黛玉,“‘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当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王熙凤“忙转悲为喜”,说:“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由此可知,王熙凤的情感变化是因为贾母,目的是讨好、迎合贾母,可以看出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的特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回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课外著作阅读的记忆,根据题目要求选择。
2.【答案】B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B.“对刘姥姥也都非常尊重,不计较她的粗鄙,人们的笑都是善意的”错,贾府上下并非皆对刘姥姥尊重,这笑中有嘲讽,有取笑,也有对贾母等人的逢迎之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3.【答案】B
【考点】名篇;欣赏作品的形象;红楼梦
【解析】【分析】B.“迎春”错,“顾盼神飞”指目光炯炯,神采飞扬。《红楼梦》第三回:“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描写的是探春。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4.【答案】C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黛玉对贾母直言,与亲情无关,听到贾母对其他姐妹的评价后立马改了口风,对宝玉之言更为谨慎,唯恐自己失言。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回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课外著作阅读的记忆,根据题目要求选择。
5.【答案】D
【考点】红楼梦
【解析】【分析】D.“柳湘莲失言伤害了尤二姐的心”错误,柳湘莲失言伤害了的是尤三姐,尤三姐最后自刎而死,以证清白。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名著相关情节、内容的能力。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回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课外著作阅读的记忆,根据题目要求选择。
6.【答案】B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投鼠忌器”出自《红楼梦》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这一回事说彩云禁不住赵姨娘的央求,从王夫人的柜子里偷了些东西给贾环,被玉钏儿发觉。平儿为了不使探春难堪,要宝玉应下拿东西的名儿,所以宝玉就说是自己拿了玫瑰露。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名著的内容。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回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课外著作阅读的记忆,根据题目要求选择。
7.【答案】D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D.“都运用了寓褒于贬、似贬实褒的手法”错误。只有(3)是在写宝玉叛逆性格这个本质特点时用的是寓褒于贬(或似贬实褒)的手法,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8.【答案】B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B.《红楼梦》第十九回中,宝玉前来探视黛玉,发现黛玉刚吃了饭就开始睡觉,怕他睡出病来,因此要和黛玉一起歪在炕上说话解闷,因此跟黛玉要枕头,黛玉此时是开心的笑。不是冷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和分析内容、人物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9.【答案】C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ABD都是在强调贾府的穷奢极欲。C.“需用上等人参二两,王夫人遍寻不见”,“无人参”,其谐音就是“无人生”,“贾母的人参年代久远,已经失去药效了”暗示贾府表面上穷奢极欲、经济基础实质上却已经动摇。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10.【答案】B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听曲文宝玉悟禅机”讲述的是,宝钗生日,贾府请戏班子唱戏,有一出戏叫“山门”,讲的是鲁智深出家为僧大闹大相国寺的事。宝玉的人生虽和鲁智深截然不同,但宝玉似乎从曲中“悟”到了自己最后的命运。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讲述的是,宁府中贾敬要过寿,请亲戚朋友来庆祝一下,主要描写贾府的富贵与势派。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讲述的是,贾母闲来无事,趁凤姐过生日之机,找一点儿乐趣:用凑钱的方法来给凤姐过生日。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讲述的是,贾宝玉过生日,晚上袭人晴雯等要凑钱为宝玉过生日,又觉得人少无趣,就请来了宝钗黛玉探春等众人,大家用花名签行酒令,喝酒吟诗,潇酒酣畅,夜深方才散去。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和情节的整体把握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11.【答案】青埂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该知识点出自《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远古时候,女娲炼石补天,遗下一块顽石未用,遗弃在青埂峰下。这顽石自经锻炼,已通灵性,便恳求仙人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送他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一遭。二仙拗不过,便将它幻化缩小成一块“可佩可拿”的“通灵宝玉”,送至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处。其时,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浇灌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行将枯萎的绛珠草,终使绛珠草“得延岁月”,修成女形。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欲下世为人,绛珠草感念他的恩惠,发誓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他,跟随他下凡历劫,这就是所谓的“木石前盟”“眼泪还债”。那块由顽石幻化成的“通灵宝玉”便由这神瑛侍者“携人红尘”。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青埂峰,见一块大石上刻有字迹,便从头到尾抄下,经曹雪芹披阅增删,因成此书。
故答案为:青埂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古代名著相关情节内容的能力。要理清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积累名著中重要人物的主要情节,读懂小说关键细节的价值。
12.【答案】秦可卿;妙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凤藻宫尚书;贤德妃;贾母;贾政;荔枝;马道婆;凤姐(王熙凤);魇魔法;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贾芸;探春;薛蟠;晴雯;秦钟;射覆;拇战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有: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宝钗金锁上写的字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通灵宝玉正面写的字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
贾政生辰日,元春进封凤藻宫尚书 ,加封贤德妃,正是宁府的双喜临门日。
“猴子身轻站树梢”这个灯谜是贾母制作,用来贾政的,谜底是荔枝 。
马道婆虽然是宝玉的寄名干娘,在接受赵姨娘好处后,还是与赵姨娘合谋算计凤姐(王熙凤)和宝玉,妄图用魇魔法害死二人。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黛玉借花残、花落来抒发自己命运的悲切之情,表示世上只有这些花能和自己相互理解的诗是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探春提议建一诗社。适值贾芸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海棠社”。其成员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黛玉)、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蕉下客( 探春 )、菱洲(迎春)、藕榭(惜春)。
薛蟠借贾政之名把宝玉叫去玩乐了一天,不明底细的袭人和黛玉为他操了一天的心,黛玉来看宝玉,却吃了晴雯 的闭门羹。
宝玉自见了秦可卿之弟秦钟的出众人品,心中似有所失,暗自叹息自己荼毒了“富贵”二字。
宝玉生日时,在红香圃众人行的酒令是射覆和拇战,在怡红院行的酒令叫传花。
故答案为:秦可卿;妙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凤藻宫尚书;贤德妃;贾母;贾政;荔枝;马道婆;凤姐(王熙凤);魇魔法;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贾芸;探春;薛蟠;晴雯;秦钟;射覆;拇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把握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13.【答案】①③⑤⑥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②因柳氏不给炖蛋而带人大闹厨房的是司棋。
④“抄检大观园”时扇了王善保家的一耳光的是探春。
故选①③⑤⑥。
故答案为:①③⑤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14.【答案】探春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是贾探春的判词。精明,小说中说“探春精细处不让风姐”(第五十五回),又写她想有一番作为,“生于”句说探春终于志向未遂,才能无从施展,是因为这个封建大家庭已到了末世的缘故。小说中说“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又写她想有一番作为。探春聪慧得体,有良好的管理和领导才能,只可惜是庶出,又偏偏生活在逐渐没落的贾府,无法发挥其天才的管理领导能力。虽然她曾在王熙凤病重时候协助李纨和宝钗管理大观园,可不久后凤姐病愈,贾府又恢复纸醉金迷的腐朽状况,等于探春的改革失败。
故答案为:探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阅读名著要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的刻画,积累名著中艺术技巧高超的内容。
15.【答案】心经;惜春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内容在第八十八回,由于八十一是个不吉利的岁数,贾府为了给贾母消灾祈福,发动全家上下会写字的姑娘奶奶们抄写《心经》,惜春对这个差事十分情愿。
说的是,明年是贾母八十一岁生日,老太太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发心要写三千六百部五十零一部《金刚经》。贾母的丫头鸳鸯说:“俗说:《金刚经》就像那道家的符咒,《心经》才算是符胆。故此,《金刚经》内必要插着《心经》,更有功德。老太太因《心经》是更要紧的,观自在又是女菩萨,所以要几个亲丁奶奶姑娘写上三百六十五部,如此又虔诚,又洁净。”鸳鸯请“几个亲丁奶奶姑娘”抄《心经》,她带来了香跟纸:“这素纸一札,是写《心经》用的。”又拿出藏香道:“这是写经时点着写的。”
鸳鸯给惜春送去了素纸跟藏香,惜春说:“别的我做不来,若要写经,我最信心的。”
故答案为:心经;惜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阅读名著:一要积累名著中表现的作品思想意义,熟悉名著中重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二要理清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积累名著中重要人物的主要情节,读懂小说关键细节的价值。三要重视作品中经典语言片段并理解其深刻含义,积累名著中体现作者倾向的内容。四要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的刻画,积累名著中艺术技巧高超的内容。
16.【答案】香菱;金桂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中对香菱的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写的是莲根荷花同长在一根茎上,一样芳香。荷花也称莲花,这里暗示香菱原名英莲。
“平生遭际实堪伤”这一句说的是她的悲惨际遇,从小就失散了家人,又两易其主,遇上了一个土霸王薜蟠,其中种种遭遇令人扼腕叹惜不已。
“自从两地生孤木”这一句中的“两地生孤木”暗带一个“桂”字,意指“夏金桂”,自从夏金桂嫁给薜蟠,香菱就整天无宁日,生活苦不堪言。
“致使香魂返故乡”指的是死亡,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故答案为:香菱;金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的理解、分析能力。阅读名著:一要积累名著中表现的作品思想意义,熟悉名著中重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二要理清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积累名著中重要人物的主要情节,读懂小说关键细节的价值。三要重视作品中经典语言片段并理解其深刻含义,积累名著中体现作者倾向的内容。四要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的刻画,积累名著中艺术技巧高超的内容。
【答案】17.错误
18.正
19.错误
20.正
21.正
22.错误
23.正
24.正
25.错误
26.正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能力。阅读名著时:一要积累名著中表现的作品思想意义,熟悉名著中重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二要理清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积累名著中重要人物的主要情节,读懂小说关键细节的价值。三要重视作品中经典语言片段并理解其深刻含义,积累名著中体现作者倾向的内容。四要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的刻画,积累名著中艺术技巧高超的内容。
17.“贾雨村收了银、衣,千恩万谢方才作罢”错误,贾雨村收了银、衣后,并无千恩万谢,而是“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因此该句错误。
18.本题解答时要结合人物的言行等分析人物心理,要注意把握人物的身世、生活环境等综合因素来看待人物的做法,探究背后的原因。《林黛玉进贾府》中写黛玉来到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1)林黛玉多愁善感、小心眼的性格决定的,和她有相同处境的史湘云就不像她这样。
(2)家庭环境的落差产生的,林家虽然也是书香门第可与王公之家无法相提并论,所以她要察言观色适应新环境。
(3)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到底生活的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她只有照着姐妹们的做法逐一的改变自己,不习惯。
(4)林黛玉从小受母亲教育产生的影响,他知道外祖母家与她家不同。
(5)虽然贾母疼她,但是她到底是寄人篱下、无亲人在身边、无依靠,不能不处处小心。
(6)女孩子家的傲气、谨慎,自然不应该像宝玉那样随心所欲,惹人耻笑。
(7)从小多病,吃药较弱的体质使她觉得给贾家带来的麻烦已经够多了,不愿让下人们说三道四。
综合考虑,此处确实反映了林黛玉寄人篱下、心地孤傲、小心谨慎的心理。
19.“薛蟠因听说贾府一些纨绔子弟和他性情相近,因此送宝钗来京,就主张住进贾家”错误,薛蟠怕守着姑父贾政被管束拘禁,所以不愿住进贾府。后来与贾家一些纨绔子弟来往熟识,被引诱得更坏了十倍,贾政并无余暇管束;又有街门另开,任意可以出入,所以安心住下。故表述错误。
20.这个情节出自《红楼梦》第七回,原文是:薛姨妈忽又笑道:“你且站住。我有一宗东西,你带了去罢。”说着便叫香菱。只听帘栊响处,方才和金钏顽的那个小丫头进来了,问:“奶奶叫我作什么?”薛姨妈道:“把匣子里的花儿拿来。”香菱答应了,向那边捧了个小锦匣来。薛姨妈道:“这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支。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说着,周瑞家的拿了匣子,走出房门,见金钏仍在那里晒日阳儿。周瑞家的因问他道:“那香菱小丫头子,可就是常说临上京时买的,为他打人命官司的那个小丫头子么?”金钏道:“可不就是他。”正说着,只见香菱笑嘻嘻的走来。周瑞家的便拉了他的手,细细的看了一会,因向金钏儿笑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由此可见题干是正确的。
21.“贾敬过生日”出自《红楼梦》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宁国府的贾敬是贾府唯一考中进士的人,这是贾政年轻时想做而没做到的事情。贾敬本可以引领贾府子弟走科举求仕的风气,可惜他对这个功名并不珍惜,他富贵享尽了,就想做神仙。贾敬把世袭的爵位传给儿子贾珍,自己躲到道观里修道炼丹,落了个逍遥自在,无事一身轻。此节中,一众人等悉数登场,贾珍在父亲贾敬的寿辰快要到来的时候,提前到道观里给父亲请安,让他在生日那天回家聚会。宁国府这些年来的一些风言风语,贾敬早有耳闻,他和贾惜春一样不大想回到那个是非场合中,他不回家过生日,只交代贾珍们刻印《阴骘文》一万份散给众人,想以这个虚妄的方法来消除子孙们的罪愆。宁府上下为贾敬贺寿,王夫人、邢夫人、凤姐、宝玉前去祝贺。贾珍把酒宴办得十分丰盛,宴会活动更加丰富,贾珍、贾琏、贾蔷、贾蓉、贾瑞等一帮人在游戏现场随意插科打诨、玩闹戏谑。凤姐的这番话正是在祝寿的情节中出现的。
22.“贾蓉哭得泪人一般”错误。不是“贾蓉”而是“贾珍”哭得泪人一般。
23.该情节出自《红楼梦》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按照贾族旧规,可卿的灵柩需要送至城外宁、荣二公修造的铁槛寺中。停灵在铁槛寺后,风姐、宝玉及秦钟并未立即回城,而是住在不远处的馒头庵中。庵中老尼告诉凤姐: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另一家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件事。这种事对凤姐来说易如反掌,但她仍索要酬银三千两。王熙凤派人去打通长安节度使的关节,竟活活拆散了一对美满姻缘,断送了两条人命。在本节中,王熙凤说出了“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的话。故正确。
24.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的整体把握能力。题目内容出自《红楼梦》的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原文内容是“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
故此判断正确。
25.“给晴雯留着的”错,应该是留给袭人的。故说法错误。
26.本题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这一回为宝钗做生辰,至上酒席时,贾母又让宝钗点戏,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对宝钗又点这样带“闹”的戏好像有点不以为然,谁想宝钗却给他大讲了一番这出戏的“精妙之处”,并给宝玉念了她最喜欢的其中的一支曲子《寄生草》:“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经过宝钗这一番解释,启发了宝玉的“慧根”,宝玉立时得以开悟,不禁“喜得拍膝画圈,称赏不已”。一旁的黛五有点儿酸酸的忍不下去了,说道:“安静些看戏吧!还没唱《山门》,你就《妆疯》了。”故题干叙述正确。
27.【答案】这两个女子分别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可叹停机德”以乐羊子妻停机劝学的典故喻宝钗劝宝玉进学之事。然而宝玉不喜读书,宝钗每每有意劝谏,均受到宝玉冷落。“金簪雪里埋”,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堪怜咏絮才”是因为林黛玉作咏絮词,感怀自己命运遭际:自幼寄居贾府,少人疼爱。再加上她自幼多病,故常生悲戚之感。“玉带林中挂”暗示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名篇
【解析】【分析】“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幼年时期的故事。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她虽然胜了黛玉,当上“宝二奶奶”,但也好景不常,终在宝玉出家离去后,空守闺房,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故答案为:这两个女子分别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可叹停机德”以乐羊子妻停机劝学的典故喻宝钗劝宝玉进学之事。然而宝玉不喜读书,宝钗每每有意劝谏,均受到宝玉冷落。“金簪雪里埋”,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堪怜咏絮才”是因为林黛玉作咏絮词,感怀自己命运遭际:自幼寄居贾府,少人疼爱。再加上她自幼多病,故常生悲戚之感。“玉带林中挂”暗示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需平时学习中对名篇的了解,了解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主旨等,答题时根据题干要求,组织语言作答。
28.【答案】①王熙凤应该真的没有请教过。②王熙凤本身是一个八面玲珑、泼辣霸气、杀伐决断、独断专行的人,这种客套话,大概只是说说而已。“金紫万千誰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可不是谬赞。
【考点】名篇;欣赏作品的形象;红楼梦
【解析】【分析】此情节出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在此情节中,王夫人悄悄问她行不行时,她回答“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料理清了,不过是里头照管照管,便是我有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是了”,实际上她从未请教过任何人,这只是她的一番客套话罢了。
协理宁国府是她展示才能、邀买人心的好机会,她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所以直接就接下了这个任务而毫不推辞。但其表现得却又是那么谦虚。从中可看出王熙凤的杀伐决断和八面玲珑的个性。
曹雪芹在第十三回末的联语中曾用“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称赞过王熙凤和探春,这句话的白话意思是:朝廷大堂上的文武百官,这些人尸位素餐,不作为或乱作为,没有一个是治国贤才,而如果注重教育培养,少数女性却可以像男性一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从王熙凤的种种表现来看,她确实是那少数女性中的一个。
故答案为:①王熙凤应该真的没有请教过。②王熙凤本身是一个八面玲珑、泼辣霸气、杀伐决断、独断专行的人,这种客套话,大概只是说说而已。“金紫万千誰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可不是谬赞。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29.【答案】同意。宝钗代表了现实主义,黛玉代表了浪漫主义。在“宝黛探伤”这个情节中,作者通过细致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将这一点表现得很充分。首先,这两位少女对宝玉都是有感情的,宝玉挨打,都表现出心痛和关切。但是两个人的表现是不同的。宝钗是大大方方带着药来探伤的,看到宝玉的伤势,她神情中流露的娇羞腼腆和话语中不同往日的“亲切稠密”,是她的真情流露,但是宝钗又是正统的封建淑女,很快就用理性原则掩埋爱的心迹,恢复了端庄沉稳的模样。宝钗虽然心痛宝玉挨打,但是并不真正理解和支持宝玉,所以她会想:“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作功夫,老爷也喜欢了,也不能吃这样亏。”相比黛玉,宝钗显得现实、克制与理性。黛玉对宝玉的感情则强烈纯粹得多。众人探伤,独不见黛玉,众人散去,黛玉才独自偷偷前来,“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害怕凤姐取笑的黛玉在宝玉面前真情流露,毫不掩饰,可以看出她的率真和对宝玉热烈的感情。黛玉也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但并不是因为她也像宝钗一样,觉得宝玉有错该罚,而仅仅是出于对宝玉的爱惜,当她听宝玉说:“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也不再劝。可见黛玉和宝玉灵魂相契,她对宝玉的爱没有任何现实利益的考量,黛玉为情落泪,为情而生,她是天然的、非理性的、诗意的。
【考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如考生要阐述同意这种说法。可以分析宝钗是最会做人的,正所谓随分从时。贾母众人看视宝玉走后,宝钗第一个就来了,还带来了特效药,让宝玉受用,使袭人等周围一班人心生好感,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而从她探视宝玉时所说的“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也……”可知,宝钗对宝玉的感情是“发乎情、止乎礼”的,相比黛玉,宝钗显得现实、克制与理性。而黛玉是最疼最爱宝玉的,眼里也只有宝玉。不过她依人而居,处处小心谨慎,不愿留人以把柄。她在宝玉睡着,袭人等出去后才来,黛玉“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默默地守着宝玉,独自流泪。她的关心,宝玉最了解,袭人也看在眼里,但黛玉不愿让更多地人看到。所以当凤姐来探望宝玉时,黛玉就悄悄地从后门走了。黛玉对宝玉的情感是天然的、非理性的、诗意的。
故答案为: 同意。宝钗代表了现实主义,黛玉代表了浪漫主义。在“宝黛探伤”这个情节中,作者通过细致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将这一点表现得很充分。首先,这两位少女对宝玉都是有感情的,宝玉挨打,都表现出心痛和关切。但是两个人的表现是不同的。宝钗是大大方方带着药来探伤的,看到宝玉的伤势,她神情中流露的娇羞腼腆和话语中不同往日的“亲切稠密”,是她的真情流露,但是宝钗又是正统的封建淑女,很快就用理性原则掩埋爱的心迹,恢复了端庄沉稳的模样。宝钗虽然心痛宝玉挨打,但是并不真正理解和支持宝玉,所以她会想:“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作功夫,老爷也喜欢了,也不能吃这样亏。”相比黛玉,宝钗显得现实、克制与理性。黛玉对宝玉的感情则强烈纯粹得多。众人探伤,独不见黛玉,众人散去,黛玉才独自偷偷前来,“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害怕凤姐取笑的黛玉在宝玉面前真情流露,毫不掩饰,可以看出她的率真和对宝玉热烈的感情。黛玉也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但并不是因为她也像宝钗一样,觉得宝玉有错该罚,而仅仅是出于对宝玉的爱惜,当她听宝玉说:“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也不再劝。可见黛玉和宝玉灵魂相契,她对宝玉的爱没有任何现实利益的考量,黛玉为情落泪,为情而生,她是天然的、非理性的、诗意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的整体把握能力。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考生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宝黛探伤”的情节,从宝钗和黛玉的不同表现分析两个人的性格特征,言之有理即可。
30.【答案】略
【考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一主要叙述的是航天员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在轨超100天的女航天员,然后回顾2021年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就,最后就是感悟:只要有梦想、只要去奋斗,就一定会心想事成。这里的关键词就是“梦想”和“奋斗”。材料二主要叙述两层意思,第一层北京奥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做的非常好,得到外国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的认可;第二层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冬奥会的感悟,认为这些这些冬奥战将,无论在体育运动中,还是在面对生活中的诸多挑战时,我们总能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综合两则材料内容可以找出其共性特点:无论是在哪个行业中,还是平时生活中,都需要我们有梦想,并为梦想去奋斗。只有我们为梦想去奋斗,才能更快、更高、更强。因此说,在写作立意时要围绕“梦想”“奋斗”等关键词。每个人都有可能面对挑战,每个国家民族也可能会面临挑战,甚至我们整个世界都会面临挑战,比如现在我们都在与疫情“战斗”,但我们的梦想就是要战胜疫情,让全世界人们远离疫情,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奋斗,但我们相信,最终我们肯定会战胜疫情的。因此,在写作时可以从个人到社会再到整个地球,这样可以安排成层进式。当然也可以列举社会当中通过奋斗实现梦想的人的例子,也可以列举通过团结奋斗实现梦想的团体的例子等等。此类话题容易写,不容易跑题,但是想要写好不容易,因此在构思选材上可以下点功夫。
立意:1.有梦想就要去奋斗。2.有梦想谁都了不起。3.奋斗是主旋律。4.团结奋斗才能实现共同的梦想。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