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组第19课《秦兵马俑》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组第19课《秦兵马俑》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0 15:41:2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组第19课《秦兵马俑》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选出正确的读音。
鸟瞰   gàn kàn 统率   shuài shài 魁   梧kuī kuí
颔   hán hàn 首千乘   chénɡ shènɡ 享   誉shǎnɡ xiǎnɡ
【答案】kàn;shuài;kuí;hàn;shènɡ;xiǎnɡ
【知识点】拼音;秦兵马俑
【解析】【分析】鸟瞰kàn,声母是k,不读g; 统率shuài ,韵母是uai,不是ai; 魁梧kuí,读二声,不读一声;颔hàn首,读四声不读二声;千乘shènɡ,多音字 享誉xiǎnɡ,声母是x,不是sh。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读课文《秦兵马俑》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转战各地,经历了许多战斗。   
②形容经历了许多战斗,作战经验丰富。   
③神态安详、镇定、充满必胜的信心。   
④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一试。   
⑤只有一个,再无别的。形容极少,极难得。   
【答案】南征北战;久经沙场;神态自若;跃跃欲试;绝无仅有
【知识点】词义;秦兵马俑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难度不大。(1)学生易把“南征北战”与“久经沙场”的意思混淆。(2)学生容易把跃跃欲试的词语书写错误。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只要对词语的意思掌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词义的性质包括概括性、客观性和民族性。
3.选择题。
①故宫   
A.西安
②秦兵马俑    B.敦煌
③布达拉宫    C.峨眉山
④莫高窟    D.西藏
⑤乐山大佛    E.北京
【答案】E;A;D;B;C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秦兵马俑
【解析】【分析】此题是文化常识的考查,在与平时的积累和记忆,①故宫——E.北京、②秦兵马俑——A.西安、③布达拉宫——D.西藏、④莫高窟——B.敦煌、⑤乐山大佛——C.峨眉山。
故答案为:E、A、D、B、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4.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鸟瞰:
②所向披靡:
【答案】①从山上我们可以鸟瞰全城。
②义军所到之处,无不所向披靡。
【知识点】语言表达;秦兵马俑
【解析】【分析】鸟瞰,动词,字义像鸟一样看,意思是从高处往下看。例,从山上我们可以鸟瞰全城。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例,义军所到之处,无不所向披靡。
【点评】造句,是指用词语组织句子。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5.根据课文《秦兵马俑》内容填空,并作答。
(1)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   ,   ;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   ,   ;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   ,   ;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   ……
(2)所填写的词语都是作者的   。
(3)读了这段话,你认为用哪些词语赞美兵马俑的造型(  )
A.惟妙惟肖 B.气魄雄伟 C.栩栩如生
【答案】(1)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做殊死搏斗;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思念家乡的亲人
(2)想象
(3)A;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秦兵马俑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课文。根据课文填空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虑、殊、搏、候、待、征。。
(2)考查对语段的理解,所填写的词语都是作者的想象。(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读了这段话,可以用词语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赞美兵马俑的造型。故选A、C。
【点评】(1)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2)此题考查对作者想象能力的把握。(3)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6.选择正确的字。
(A.頣 B.颐)   和园
(A.泰 B.秦)   山
(A.葱 B.茐)   郁 金   (A.碧 B.壁)辉煌
(A.官 B.宫)   殿 (A.享 B.亨)   誉中外
【答案】B;A;A;A;B;A
【知识点】字形;字义;秦兵马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B.颐)和园、(A.泰 )山、(A.葱)郁、金(A.碧 )辉煌、( B.宫)殿、(A.享 )誉中外
故答案为:B、A、A、A、B、A。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二、阅读理解
7.课内阅读。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中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博;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1)这段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排比 C.比喻和排比
(2)这段话主要介绍了_____。
A.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B.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个性鲜明。
C.秦兵马俑类型众多。
(3)“走近他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对这个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准确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呼吸声。
B.形象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经历了千年的历史仍有生命力。
C.运用想像,生动地表现了秦兵马俑惟妙惟肖的情态,高超的雕刻艺术
【答案】(1)B
(2)B
(3)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语段阅读;秦兵马俑
【解析】【分析】(1)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及作用的分析能力。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理解选文整体内容。这段话主要介绍了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个性鲜明。(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走近他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这个句子运用想像,生动地表现了秦兵马俑惟妙惟肖的情态,高超的雕刻艺术。
【点评】(1)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及作用的分析能力。(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莫高窟
①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沙丘林立,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②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③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lún)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mó)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kuà)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④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bó)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⑤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崖   壁 威风       惟   惟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声音延长 B.转折 C.解释说明
(3)在文章中分别找出第②、③、④自然段中心句。
(4)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并仿写。
(5)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6)找出文章中的过渡句,写下来。
【答案】(1)断;绝;凛;凛;妙;肖
(2)C
(3)②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③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lún)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mó)自然风光的。
④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4)“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翩翩起舞……”
(5)一是因为莫高窟彩塑多;二是因为有大面积的壁画;三是因为藏经洞有大量的珍贵文物。
(6)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lún)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mó)自然风光的。
【知识点】成语;标点符号;说明文;秦兵马俑
【解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组第19课《秦兵马俑》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选出正确的读音。
鸟瞰   gàn kàn 统率   shuài shài 魁   梧kuī kuí
颔   hán hàn 首千乘   chénɡ shènɡ 享   誉shǎnɡ xiǎnɡ
2.读课文《秦兵马俑》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转战各地,经历了许多战斗。   
②形容经历了许多战斗,作战经验丰富。   
③神态安详、镇定、充满必胜的信心。   
④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一试。   
⑤只有一个,再无别的。形容极少,极难得。   
3.选择题。
①故宫   
A.西安
②秦兵马俑    B.敦煌
③布达拉宫    C.峨眉山
④莫高窟    D.西藏
⑤乐山大佛    E.北京
4.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鸟瞰:
②所向披靡:
5.根据课文《秦兵马俑》内容填空,并作答。
(1)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   ,   ;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   ,   ;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   ,   ;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   ……
(2)所填写的词语都是作者的   。
(3)读了这段话,你认为用哪些词语赞美兵马俑的造型(  )
A.惟妙惟肖 B.气魄雄伟 C.栩栩如生
6.选择正确的字。
(A.頣 B.颐)   和园
(A.泰 B.秦)   山
(A.葱 B.茐)   郁 金   (A.碧 B.壁)辉煌
(A.官 B.宫)   殿 (A.享 B.亨)   誉中外
二、阅读理解
7.课内阅读。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中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博;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1)这段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排比 C.比喻和排比
(2)这段话主要介绍了_____。
A.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B.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个性鲜明。
C.秦兵马俑类型众多。
(3)“走近他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对这个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准确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呼吸声。
B.形象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经历了千年的历史仍有生命力。
C.运用想像,生动地表现了秦兵马俑惟妙惟肖的情态,高超的雕刻艺术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莫高窟
①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沙丘林立,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②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③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lún)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mó)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kuà)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④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bó)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⑤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崖   壁 威风       惟   惟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声音延长 B.转折 C.解释说明
(3)在文章中分别找出第②、③、④自然段中心句。
(4)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并仿写。
(5)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6)找出文章中的过渡句,写下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kàn;shuài;kuí;hàn;shènɡ;xiǎnɡ
【知识点】拼音;秦兵马俑
【解析】【分析】鸟瞰kàn,声母是k,不读g; 统率shuài ,韵母是uai,不是ai; 魁梧kuí,读二声,不读一声;颔hàn首,读四声不读二声;千乘shènɡ,多音字 享誉xiǎnɡ,声母是x,不是sh。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答案】南征北战;久经沙场;神态自若;跃跃欲试;绝无仅有
【知识点】词义;秦兵马俑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难度不大。(1)学生易把“南征北战”与“久经沙场”的意思混淆。(2)学生容易把跃跃欲试的词语书写错误。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只要对词语的意思掌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词义的性质包括概括性、客观性和民族性。
3.【答案】E;A;D;B;C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秦兵马俑
【解析】【分析】此题是文化常识的考查,在与平时的积累和记忆,①故宫——E.北京、②秦兵马俑——A.西安、③布达拉宫——D.西藏、④莫高窟——B.敦煌、⑤乐山大佛——C.峨眉山。
故答案为:E、A、D、B、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4.【答案】①从山上我们可以鸟瞰全城。
②义军所到之处,无不所向披靡。
【知识点】语言表达;秦兵马俑
【解析】【分析】鸟瞰,动词,字义像鸟一样看,意思是从高处往下看。例,从山上我们可以鸟瞰全城。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例,义军所到之处,无不所向披靡。
【点评】造句,是指用词语组织句子。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5.【答案】(1)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做殊死搏斗;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思念家乡的亲人
(2)想象
(3)A;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秦兵马俑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课文。根据课文填空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虑、殊、搏、候、待、征。。
(2)考查对语段的理解,所填写的词语都是作者的想象。(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读了这段话,可以用词语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赞美兵马俑的造型。故选A、C。
【点评】(1)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2)此题考查对作者想象能力的把握。(3)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6.【答案】B;A;A;A;B;A
【知识点】字形;字义;秦兵马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B.颐)和园、(A.泰 )山、(A.葱)郁、金(A.碧 )辉煌、( B.宫)殿、(A.享 )誉中外
故答案为:B、A、A、A、B、A。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7.【答案】(1)B
(2)B
(3)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语段阅读;秦兵马俑
【解析】【分析】(1)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及作用的分析能力。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理解选文整体内容。这段话主要介绍了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个性鲜明。(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走近他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这个句子运用想像,生动地表现了秦兵马俑惟妙惟肖的情态,高超的雕刻艺术。
【点评】(1)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及作用的分析能力。(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8.【答案】(1)断;绝;凛;凛;妙;肖
(2)C
(3)②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③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lún)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mó)自然风光的。
④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4)“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翩翩起舞……”
(5)一是因为莫高窟彩塑多;二是因为有大面积的壁画;三是因为藏经洞有大量的珍贵文物。
(6)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lún)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mó)自然风光的。
【知识点】成语;标点符号;说明文;秦兵马俑
【解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