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学习目标】:
1、“大跃进”运动的表现和影响(重点)
2、人民公社化运动性质和后果(重点)
3、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难点: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教训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讨论思考、练习反馈
【课前预习——自主导学】
一、“大跃进”运动
1、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 的总路线。
2、但在执行过程中,忽视了 ,片面强调 (多、快),全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 运动。
3、“大跃进”的表现是农业中的 和工业中的 。
4、“大跃进”历时3年,建成了 等十大建筑。
但是夸大了 的作用,严重违背了 ,打乱了 正常秩序。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中共中央作出《 决议》,
决定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 全面发展、 相结合的 的人民公社。
2、决议认为 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 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
3、人民公社在所有制方面搞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的“ ” ;在分配上搞贫富拉平,平均调配物资的“ ”;公社还大办 ,实行吃饭不要钱。
4、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 ,违背了 “ ”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 ,极大地妨碍了 。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1、1959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的原因:
① 和 的失误
②连续三年的 。
③ 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了全部专家。
2、1961年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实行了
“ 、 、 、 ”的八字方针。
3、1965年我国完成了 的任务,国民经济困难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讲授新课——合作探究】
教师指导带引下完成本环节。要求:
1、学生分组并各选取一个专题内容。
2、组内合作讨论完成本专题内容的学习。
3、各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讲解(利用学案、教材、图片、文字资料、相关小故事等)
4、评选最佳学习合作小组。
1、“大跃进”运动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时间、内容、目的,
“大跃进”运动的出现、表现、后果和影响
2、人民公社化运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出现、性质、后果
3、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三年困难时期的原因及表现; 党中央调整的措施及结果
【当堂检测——小试身手】
默写:
1、
2、
3、 {
4、
5、
??【重难点探究——师生合作】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教训有哪些?
(1)“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 、
教训一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 客观经济规律。
(2)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
教训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 国情(从国情出发)
(3)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
教训三:生产关系到的调整必须 生产力发展水平。
(4)“大跃进”运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教训四: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
【拓展提升——课堂小结】
【练习反馈——达标检测】
1.“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是片面强调了党的“鼓足
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中的( )。
A.多 B.快 C.好 D.省
2.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出现在( )。
A.1956年 B.1958年 C.1960年 D.1961年
3.人民公社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超越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C.政社合一不利于经营管理 D.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4、“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云烟;出资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这首《大豆过江》所述的运动给我们的历史教训是( )
A、上层建筑改革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B、生产关系的调整应该适应生产力水平
C、经济政策要与广大人民的愿望相一致
D、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课件37张PPT。 第4课
“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复习提问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的事件是什么?空瘪的稻穗总是昂头,
饱满的稻穗总是低着头!“卫星田”稻穗竟能托住一位小姑娘坐着花生渡黄河学习目标:1、“大跃进”运动的表现和影响(重点)
2、人民公社化运动性质和后果 (重点)
3、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难点: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教训
一、“大跃进”运动
1、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 的总路线。
2、但在执行过程中,忽视了 ,片面强
调 (快),全国出现了轰轰烈烈 的 运动。
3、“大跃进”的表现是农业中的 和工业中 的 。
4、“大跃进”历时3年,建成了 等十大建筑。
但是夸大了 的作用,严重违背了 ,打乱了 正常秩序。 课前预习——自主导学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
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高速度“大跃进”浮夸风全民大办钢铁人民代表大会堂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经济规律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中共中央作出《 决议》,
决定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 全面发展、 相结合的 的人民公社。
2、决议认为 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 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
3、人民公社在所有制方面搞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的“ ” ;在分配上搞贫富拉平,平均调配物资的“ ”;公社还大办 ,实行吃饭不要钱。
4、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 ,违背了 “ ”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 ,极大地妨碍了 。课前预习——自主导学关于在农村建立人
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农林牧副渔工农商学兵政社合一人民公社共产主义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公共食堂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按劳分配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1、1959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的原因:
① 和 的失误
②连续三年的 。
③ 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了全部专家。
2、1961年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实行了“ 、 、 、 ”的八字方针。
3、1965年我国完成了 的任务。国民经济困难状况得到根本扭转。课前预习——自主导学“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苏联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调整国民经济教师指导带引下完成本环节。要求:
1、学生分组并各选取一个专题内容。
2、组内合作讨论完成本专题内容的学习。
3、各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讲解(利用学案、教材、图片、文字资料、相关小故事等)
4、评选最佳学习合作小组。讲授新课——合作探究一、“大跃进”运动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时间、内容、目的
2、 “大跃进”运动的出现、表现、后果和影响
二、人民公社化运
1、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出现、性质、后果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1、 三年困难时期的原因及表现;
2、党中央调整的措施及结果
讲授新课——合作探究一、“大跃进”运动1、总路线的提出: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运动
(1)原因: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
(2)表现:农业中的浮夸风和工业中的全民大办钢铁
(3)结果:取得一些成就,如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
(4)影响: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农田荒芜,生产衰退,轻工业减产,市场供应困难。“大跃进”中浮夸风的宣传画“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大跃进”中浮夸风的宣传画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刻舟称瓜摘棉花画中诗
稻子玉米搭彩门,
悟空说是南天门,
社员高坐哈哈笑,
这是俺社幸福门。河北省徐水县在大跃进时代修建的土高炉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1958年钢产量指标为1070万吨
(较1957年翻一番)五年超过英国,十五年赶上美国苦战四个月,基本实现水利化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下马来坐火箭。
新的纪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
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起开。
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
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赴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勿笑,中国人多力量强。北京居民将自家金属用品拿去炼钢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1、提出:1958年,《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问题的决议》
2、性质: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
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基层单位,管理生
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的基层单位。
3 、特点:(1)所有制上“一大二公”
(2)分配上“一平二调”
( 3)大办公共食堂
4、影响: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现实的可能性,违背“按劳分配”原则。挫伤群众的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58年9月10日《人民日报》刊载
《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
河南遂平县嵖岈[chá yá]山
人民公社1958年成立1958年毛泽东在河南农村视察 短短两三月时间,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人民公社化的高潮。
到1958年11月,全国原有的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了2.6万多个人民公社,加入公社的农户达1.2亿,占农户总数的99%以上。三面红旗 人民公社特点
①所有制方面搞“一大二公”;(规模 大,公有化程度高) 自留地归集体经营,集贸市场一律关闭。消灭私有制残余,“割资本主义的尾巴”。
②分配上搞“一平二调”。(即贫富拉平,平均分配物资,无偿调拨生产队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吃饭不要钱,大办公共食堂。
公社社员出工之前点名人民公社社员列队下地生产人民公社集体食堂厨师在分菜河南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粮,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顿顿不重样。 全家吃大锅饭“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社员在田间劳作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
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
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公社化失误原因:
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
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
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1、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
原因: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三年自然灾害
③ 苏联政府取消合作项目,撤走专家。
表现:我国粮、棉、油等大幅减产,人民生活必需品严
重短缺。
2、全面调整:
措施:1961年起,调整的“八字方针”,加强、减少、恢
复、发展、提高、开放(了解即可)
结果:1965年完成了调整任务,经济困难状况扭转。美丽的胡萝卜 刘心武他乘长途汽车进城,途中汽车抛锚了。当乘客们坐在田埂上等车时,有个妇女晕倒了,是饿晕的,那年头因饥饿而浮肿晕倒的事并不罕见。只不过旁边还坐着一个细胳膊细腿大肚子(因吃某些不消化的东西胀的)四五岁男孩,嘤嘤的哭着。
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和弟弟,于是给了她一根胡萝卜,那妇女连声道谢,掰了一半给儿子后嚼着吃了,脸上恢复了笑容。没想到另一位看上去也很虚弱的老人伸出了脏兮兮满是裂纹的手,他也想要一根胡萝卜。
自己只有三根,是一天的口粮,看着老人干瘪的嘴他实在是不忍,给了他一根。揣着这仅有的一根胡萝卜。。。。大饥荒中的真人真事1959年全国出现了在五十年代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多万公顷。
1960—1961年间四川饿死了大约1000多万,安徽全省饿死月500多万。
2009年采访袁隆平时,他表示“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了几千万人啊,大跃进把树都砍了去炼钢铁,把生态都破坏了,1959年大旱,一年基本上没有收成,饿死了四五千万人。我看到路上有五个饿殍,倒在田埂边、桥下和路边,我亲眼所见,很凄惨的。”
1961年1月14~18日在北京举行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以后,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共八届九中全会1961年开始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全面调整【一试身手◆ 抢答】1、“大跃进”运动在工业中的表现是什么? 2、“一颗白菜五百斤”指的是什么运动?3、“吃饭不要钱,干多干少一个样”指的是
什么运动?4、“大跃进”运动的失误在于忽视了什么?
片面追求什么?5、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在于超越了什么?
违背了什么?
【二试身手◆思考 】1、“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的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郎”这首歌谣体现的是哪个时期的特色?( )
A.农业合作化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CD【三试身手◆ 默写】1、“大跃进”运动的表现是什么?
2、“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什么会议上提出的?
3、“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的时间。
4、列举一个“大跃进”时期的成就。
5、1961年开始,党中央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是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苦战三年,彻底改变全省面貌”
“争取一两年内小麦亩产一千斤”
“两年赶上英国,十年赶上美国”重点探究:“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教训认识:1、反映人们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迫切心情 和愿望
2、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脱离实际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并分析原因
原因:对国情分析不够,经济建设没有经验,急于求成重点探究:“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教训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夸大了主观能动性
教训:
一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 客观经济规律。
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 国情(从国情出发)。
三:生产关系到的调整必须 生产力发展水平。
四: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适应符合实事求是拓展提升——课堂小结“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
运动国民经济的全
面恢复与发展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2.“大跃进”运动的表现、结果和影响
1.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问题的决议》
2. 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原因及后果1.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与表现
2.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与恢复发展谢谢配合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