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体育与健康 足球运动基本战术 交叉掩护配合 说课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体育与健康 足球运动基本战术 交叉掩护配合 说课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5-31 15:3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足球运动基本战术
——交叉掩护配合
教材分析:
教材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球类运动基本技战术的运用》中的《足球运动基本技战术的运用——交叉掩护配合》,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基本掌握足球运动交叉掩护配合技战术动作运用要领。其用途是:两名进攻队员为了摆脱盯防,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同队队员越过防守队员。练习好该基本技战术对于学生足球运动兴趣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它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提高学生协调灵敏、速度素质的重要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4-16岁之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黄金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模仿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如果教学内容枯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练习,他们就不怎么乐意学了,不过如果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游戏、比赛)就不一样了,他们就很乐意去做,乐意去学,乐意去研究学习,去锻炼。只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才符合他们的年龄待征和接受能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引言:大家在观看篮球比赛时经常会看到“交叉掩护二过一”战术,尤其是中锋与后卫之间经常利用这种战术得分。其实在足球中此战术也是经常被使用∩能唯一的不同就是在足球比赛中队员要用脚来完成。
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对持球队员的要求
1、用远离防守者的脚带球,将身体置于球与对手之间保护球。这样除了可以用身体很好的保护住球之外,还可以个对手创造出跑位的时间和空间,为对手的接应创造好的机会
2、与同伴交接球时可以作出运球的假动作而不触及皮球。此最终的目的还是将对方的防守队员撤离开防守位置,为对手的突破创造机会。
3、完成配合后要继续跑位进攻。进攻要保持一种持续的状态,才能够给对手更加大的压力,所以接应者在完成配合后应该继续跑位做出其他的战术配合,多种战术配合的有机结合运用,才能给对手以致命的打击。
二、对接球切入队员要求
1、靠近运球的对友假装作出接球之势以迷惑对手。“交叉掩护二过一”战术中,接球队员才是真正的进攻力量,所以,为了迷惑对手,接球队员应该对自己进行伪装,使防守队员无法猜清进攻队员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进攻的任务。
2、选择有利时机突然起动,接带球突破对手的防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学习足球运动基本技战术——交叉掩护配合的战术原理能够在实战中合理的应用。
(2)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快速跑能力,增强下肢力量及爆发力,提高身体协调灵敏素质。并达到“跑与器械结合及上下肢均衡发展”运动生理目标。
(3)社会适应目标:通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游戏、技能竞赛、实战比赛的方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以及相互合作团队的精神。
2.教学重点为:用远离防守者的脚带球,将身体置于球与对手之间保护球,用身体很好的保护住球,为队友创造出跑位的时间和空间,为接应创造好的机会。完成配合后要继续跑位进攻。
3. 教学难点则是:运控球及身掩护、默契的配合及完成突破后的摆脱。处理球要果断,配合时语言或神态的交流、时机等。
教学方法和学法的运用
1、教法:根据本课内容枯燥的特点,我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在引导学习的基础上我为各学习小组准备了该基本技战术的图解让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学习。采用了示范法,以准确的动作示范激发学生“我要学习”的情感,以及采用讲解法和练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集的评价与纠错,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语言讲解,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准确的示范,利于模仿正确技术。
(2)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间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不同,通过纠正获得正确的动作,提高学习信心。
(3)评价法: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观看教师的示范,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图解并尝试性比划该基本技战术动作,小组讨论悟出动作要领、最后通过“小组协作探究”和“个人练习”“比赛实战”“经验分享”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
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结构采用“收心热身—育心强体、增智促技——稳定情绪、恢复心身”。
1、热身:绕操场慢跑600m,关节操,徒手操。 (6分钟) 规则: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跑并带学生做操。要求:秩序井然,做操认真。
2、小游戏:叫号反应动作(2分钟) 规则:学生运球在场内慢跑教师叫“1”时,踩球停球;叫“2”时,单膝跪球停球;叫“3”时,坐球停球,期间加上柔韧练习。反应不及时者或错误者罚高抬腿10个。持球操两节。 要求:遵守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
3、导入启发:请两名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完成用隐蔽动作传递运送物品到目的地,引出球该掩护配合动作在足球运动中的应用 。(2分钟)
4、教师向各学习小组分发《足球运动基本技战术——交叉掩护配合》技战术的图解,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展开探究学习,教师巡回指导。(3分钟)
5、四个小组分别展示探究成果,集体讨论形成动作要领:对持球队员的要求:①、用远离防守者的脚带球,将身体置于球与对手之间保护球。这样除了可以用身体很好的保护住球之外,还可以个对手创造出跑位的时间和空间,为对手的接应创造好的机会。②、与同伴交接球时可以作出运球的假动作而不触及皮球。此最终的目的还是将对方的防守队员撤离开防守位
教学过程设计
置,为对手的突破创造机会。③、完成配合后要继续跑位进攻。进攻要保持一种持续的状态,才能够给对手更加大的压力,所以接应者在完成配合后应该继续跑位做出其他的战术配合,多种战术配合的有机结合运用,才能给对手以致命的打击。对接球切入队员要求:①、靠近运球的对友假装作出接球之势以迷惑对手。“交叉掩护二过一”战术中,接球队员才是真正的进攻力量,所以,为了迷惑对手,接球队员应该对自己进行伪装,使防守队员无法猜清进攻队员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进攻的任务。②、选择有利时机突然起动,接带球突破对手的防守。学生配合教师示范(5分钟)
6、学生分组展开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纠错。(10分钟)
7、动作技术加上射门技术练习并把标志桶换成一名防守队员。(4分钟)
8、个人经验分享,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结对子)。(3分钟)
9、2V2教学比赛。(5分钟)
10、学生放松,教师表彰学习优秀者,小结、作业,师生道别。(3分钟)
练习与组织1
练习与组织2
练习与组织3
练习与组织4
教学特点
本课围绕《足球运动基本技战术——交叉掩护配合》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创造—种自然、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的氛围中,建立—种真诚、信任、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小组竞技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既重视群体教学,又注意学生个体化,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真正体现教学的平等,让每个学生享受体育成功的快乐。
教学效果
1、运动技能:学生基本掌握《足球运动基本技战术——交叉掩护配合》的方法并能在比赛中应用。
2、运动量:达到锻炼效果。
3、心育意向:基本上能达到真诚,友好、相互合作的锻炼、有较好的团队精神及集体荣誉感。树立自信,发扬勇于克服障碍,战胜困难的精神。
场地器材:足球场 足球 标志盘 标志桶。
教学反思
本节课遵循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讲究课堂效率的原则,尽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练习与提高,在课堂上加入游戏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练、在学练中使技能得以接受、使情感得以升华。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注重发挥能力较强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在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在比赛实战中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真正的去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和体育运动的魅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理念。不足之处:竞赛的组织严密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于体质偏胖及能力偏弱的学生多采用鼓励的方法,关注过程与发展,使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兴趣;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后期教学中应该多探索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