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3讲 地球的运动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创设情境
拍摄团队于不同纬度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数小时的曝光,得到下面绚丽的星轨照片。
1、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2、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仰角)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1)思考左边两幅图哪一幅照片拍摄的纬度更高?
(2)猜测北极星仰角数和当地纬度的关系。
北极星仰角数=当地纬度数
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大,最大位置在北极点,为90°,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北极星平行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α))
案例探究
∠1是纬度,∠3是北极星的高度 ∠1=∠2=∠3
独立自学
1、阅读教材P2、3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内容 自转
概念
方向
真正周期
速 度 角速度
线速度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恒星日
除南北极点外,各地都相等 15°/h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
1.地球的自转
①概念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北极星
N
S
N
S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从南极上空看:
逆时针
顺时针
1.地球的自转
②自转的方向
北逆南顺
经纬网图形的判读
定坐标,判读方向
A
D
C
B
E
F
50°E
1.地球的自转
③自转的周期
恒星
道
地
球
公
转
轨
恒星日
太阳日
太阳
β
α
N
A
名称 参照物 旋转角度 时间 应用价值
A_____ 恒星 360°
B_____ 太阳 360°59′
恒星日
23小时
56分4秒
太阳日
24小时
地球自转真正周期;
科学研究
昼夜交替的周期;用于平常所说的一天
恒星日与太阳日差别原因
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1.地球的自转
④自转的速度
【思考】
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
2.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是多少?
自转角速度:
除极点外,其他各地都相等,约为15°/小时;
自转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
南北两极点:
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在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越高的地方自转线速度越大。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A1
A2
o
地球自转
影响线速度大小的因素:
①纬度;②海拔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因素)
比较③和④两地的海拔差异?
1.地球的自转
④自转的速度
独立自学
1、阅读教材P3、4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内容 公转
概念
方向
真正周期
速 度 角速度
线速度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恒星年
近日点速度最快,远日点速度最慢
近日点速度最快,远日点速度最慢
地球的公转(侧俯视)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二.地球的公转
1.旋转中心
太阳
地球的公转(侧俯视)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二.地球的公转
2.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第六章 第1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地球的公转——周期:恒星年
(1)概念:恒星年是从太阳第一次经过地球和遥远恒星的连线到第二次再次经过地球和这颗遥远恒星的连线中间所经过的时间。
(2)时间:365天6时9分10秒
(3)角度:360°
(4)性质:真周期
(5)用途:天文研究
二.地球的公转
3.周期
恒星年
第六章 第1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地球的公转——周期:回归年
(2)时间:365天5时48分46秒
(3)角度:稍少于360°
(4)性质:假周期
(5)用途:日常生活
二.地球的公转
3.周期
(1)概念:回归年指从太阳直射点第一次直射在春分点到太阳直射点第二次直射春分点中间经过的时间。
回归年
第六章 第1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4、地球的公转——速度
1月初近日点
7月初远日点
地球绕太阳公转位于近日点时速度(包括线速度和角速度)最快;远日点时最慢。 (包括线速度和角速度)
二.地球的公转
4.公转速度
地球公转的速度
近日点(一月初)
速度快
远日点(七月初)
速度慢
开普勒第二定律也称面积定律:
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原因在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差异。北半球夏半年时,地球距离太阳较远,公转速度慢,所以用时较长;而冬半年时,地球距离太阳较近,地球公转速度快,所以用时较短。
P14思考:造成北半球下半年长于冬半年的原因是什么?
南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的天数一样长吗?
运动形式 自 转 公 转
旋转中心
方 向
周 期
角速度
线速度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异同
地 轴
太 阳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
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由赤道至两极递减;
赤道最大,极点=0;
60°纬线约为赤道的一半。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近日点速度最快
远日点速度最慢
除极点外(极点=0),任何地点都相等,约15°/h。
比较归纳
与自转方向一致
近日点速度最快
远日点速度最慢
自主检测
5.右图是从北极上空垂直俯视看到的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在A、B、C、D四点中,近日点位于 点,每年 月初地球经过此点;远日点位于 点,每年 月初地球经过此点。
(3)A、B、C、D四点公转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
逆时针方向
D
1
B
7
D>A>C>B
第六章 第1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黄赤交角——概念
黄赤交角就是地球黄道平面(公转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自转平面)之间的夹角,黄赤交角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角度,当前为23°26′。
地轴:指向北极星
地轴与赤道面夹角:90°
地轴与黄道面夹角:66°34′
黄赤交角:23°26′(不变)
一轴
两面
三角
赤道平面:地球自转平面,与地轴垂直
黄道平面:地球公转平面
三. 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度数=回归线度数=23°26′
黄赤交角度数与极圈线度数互余
黄赤交角度数与地轴和公转平面夹角互余
地球
太阳光
地心
太阳直射点
2.太阳直射点
含义: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光垂直照射的点。
同一时刻地球表面的太阳直射点有几个?
画图提升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冬至
读图回答:
1.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2.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3.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几
次太阳直射?
1.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2.南北回归线每年各有一次太阳直射。
3.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没有太阳直射。
3.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
方法指导
公转轨道图上二分二至日的判断
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如图1。(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
在图中过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如图2。
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如图3。
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为北半球夏至日,即图3中的A;
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3中的C。
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春分日和B秋分日。
判断图中各点的节气。
1.找出地球、赤道。
2.连接太阳和地球的球心。
3.利用太阳直射点判断二至。
4.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判断二分。
4.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3 26 S
0
23 26 N
春分日
3.21
夏至日
6.22
秋分日
9.23
冬至日
12.22
次年春分日
3.21
P16活动
(1)按等距画三条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太阳直射点所能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的纬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黄赤交角
概念
周期
方向
速度
概念
周期
轨道
相关概念
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太阳日
恒心日
角速度
线速度
恒星年
回归年
近日点
远日点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