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人教版九下化学第九单元:溶液(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春)人教版九下化学第九单元:溶液(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5-31 09:5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春)人教版九下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
A 烧碱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D 浓硫酸
2、将少量氯化钠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如图所示是其溶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离子和氯离子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间
B.形成的氯化钠溶液各部分组成相同,是均一的
C.外界条件不变,氯化钠溶液不会分层,是稳定的
D.氯化钠溶液是纯净物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物质溶于水都能放出大量的热
B.煮沸的菜汤要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C.有水的手接触正在通电的电器设备更易发生触电事故
D.在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食醋却不易结
4、下列关于常见氧化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2O是最常用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的物质
B.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C.固态CO2叫做“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有磁性,可用于炼铁
5、保持温度不变,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如图所示。下列图像所反映的关系正确的是 (  )
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其中一种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乙所示为在t2℃时进行的一系列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0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 ℃时,将25 g乙加入50 g水中形成75 g乙溶液
C.由②到③进行的操作是升高温度
D.甲表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8、啤酒是一种碳酸饮料,当你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中有大量气泡冒出,当你快速喝了两口啤酒后又常常打嗝.下列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B. 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C. 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D. 温度降低,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9、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3.0 g氯化钠
B.用烧杯量取所需的水
C.未等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就将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
D.将只写药品名称的标签贴在试剂瓶上
10、在一定温度下,将a g氯化钠溶于b g水中,向得到的食盐水中加入c g氯化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 a g B (a+b)g C (a+c)g D (a+b+ c)g
11、高氯酸钾( KClO4)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B.20℃时,将 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
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3%
D.80℃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40℃肯定有晶体析出
12、在20℃时,刘冰同学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NaCl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②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图③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C. 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g
D. 图③和图④中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3、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用50 mL的量筒量取45 mL蒸馏水
B.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C.实验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刚清洗过还未干燥的试剂瓶中保存
二、填空题。
14、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证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   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   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4)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实例:   .
(5)某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是一种.实例:   .
15、根据如表回答问题.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6.0 36.6 37.0 37.3 38.4
NH4Cl 37.2 45.8 50.4 55.2 65.6
KNO3 31.6 63.9 85.5 110 169
①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
②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________g
③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图,量取水时应沿________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________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
④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
Ⅰ.A溶液为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16、100g50%的硫酸溶液配制成10%的硫酸溶液时,需要加水________ g。
17、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现有25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及足够多的硝酸钾晶体和蒸馏水,请选用上述的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填入下表。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将2﹣3小粒碘放入小烧杯中,加入20mL汽油,振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图是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的表示碘分子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的分布示意图(汽油分子没有画出),你认为   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19、实验室欲从一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晶体,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①点代表了90 ℃时100 g水中溶解了109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读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现将温度由90 ℃降至60 ℃,①点向左平移至②点,在此转化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继续将温度由60 ℃降至40 ℃,此时②点怎么移动?________,烧杯中有________g硝酸钾晶体析出,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0、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图1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 (填“1”或“2”)。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21、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配成溶液的是   (填字母).
A.氢氧化镁 B.氯化镁 C.植物油 D.金属镁
(2)水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
(3)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Ⅱ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   .
②实验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B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n时,A中气体分子数为   .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
四、计算类题。
22、实验室中有一瓶未知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为了得知它的溶质质量分数,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向盛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随后向其中加入100g待测硫酸铜溶液.反应结束后,烧杯中的溶液为无色,并产生了蓝色沉淀。求:
(1)判断此时两种溶液是否完全反应,并说明理由。
(2)待测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22(春)人教版九下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
A 烧碱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D 浓硫酸
【答案】D
2、将少量氯化钠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如图所示是其溶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离子和氯离子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间
B.形成的氯化钠溶液各部分组成相同,是均一的
C.外界条件不变,氯化钠溶液不会分层,是稳定的
D.氯化钠溶液是纯净物
【答案】D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物质溶于水都能放出大量的热
B.煮沸的菜汤要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C.有水的手接触正在通电的电器设备更易发生触电事故
D.在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食醋却不易结
【答案】A
4、下列关于常见氧化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2O是最常用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的物质
B.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C.固态CO2叫做“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有磁性,可用于炼铁
【答案】A。
5、保持温度不变,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如图所示。下列图像所反映的关系正确的是 (  )
【答案】B 
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其中一种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乙所示为在t2℃时进行的一系列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0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 ℃时,将25 g乙加入50 g水中形成75 g乙溶液
C.由②到③进行的操作是升高温度
D.甲表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答案】D 
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B
8、啤酒是一种碳酸饮料,当你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中有大量气泡冒出,当你快速喝了两口啤酒后又常常打嗝.下列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B. 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C. 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D. 温度降低,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答案】A
9、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3.0 g氯化钠
B.用烧杯量取所需的水
C.未等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就将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
D.将只写药品名称的标签贴在试剂瓶上
【答案】A
10、在一定温度下,将a g氯化钠溶于b g水中,向得到的食盐水中加入c g氯化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 a g B (a+b)g C (a+c)g D (a+b+ c)g
【答案】C
11、高氯酸钾( KClO4)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B.20℃时,将 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
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3%
D.80℃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40℃肯定有晶体析出
【答案】D
12、在20℃时,刘冰同学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NaCl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②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图③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C. 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g
D. 图③和图④中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C
13、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用50 mL的量筒量取45 mL蒸馏水
B.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C.实验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刚清洗过还未干燥的试剂瓶中保存
【答案】D
二、填空题。
14、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证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   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   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4)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实例:   .
(5)某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是一种.实例:   .
【答案】(1)高锰酸钾; (2)蒸馏水;
(3)氯化氢气体或酒精; (4)酒精;
(5)汽水中有柠檬酸、蔗糖等溶质(合理答案均可)
15、根据如表回答问题.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6.0 36.6 37.0 37.3 38.4
NH4Cl 37.2 45.8 50.4 55.2 65.6
KNO3 31.6 63.9 85.5 110 169
①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
②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________g
③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图,量取水时应沿________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________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
④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
Ⅰ.A溶液为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答案】氯化铵;37;a;b;不饱和;ac
16、100g50%的硫酸溶液配制成10%的硫酸溶液时,需要加水________ g。
【答案】400
17、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现有25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及足够多的硝酸钾晶体和蒸馏水,请选用上述的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填入下表。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g硝酸钾和40g水; 25g溶质质量分数40%的硝酸钾溶液和25g水; 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7g硝酸钾和23g水
18、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将2﹣3小粒碘放入小烧杯中,加入20mL汽油,振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图是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的表示碘分子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的分布示意图(汽油分子没有画出),你认为   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答案】碘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棕色溶液;甲。
19、实验室欲从一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晶体,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①点代表了90 ℃时100 g水中溶解了109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读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现将温度由90 ℃降至60 ℃,①点向左平移至②点,在此转化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继续将温度由60 ℃降至40 ℃,此时②点怎么移动?________,烧杯中有________g硝酸钾晶体析出,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答案】 (1)减小 不变 (2)沿曲线下移至③处 45 39%
20、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图1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 (填“1”或“2”)。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2;吸附性;A,B;变大
三实验题。
21、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配成溶液的是   (填字母).
A.氢氧化镁 B.氯化镁 C.植物油 D.金属镁
(2)水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
(3)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Ⅱ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   .
②实验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B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n时,A中气体分子数为   .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
【答案】(1)B;
(2)CaO+H2O=Ca(OH)2或CO2+H2O=H2CO3(合理得分)
(3)①分子间间隔;②2H2O2H2↑+O2↑;2n;
(4)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及时关闭水龙头等
四、计算类题。
22、实验室中有一瓶未知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为了得知它的溶质质量分数,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向盛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随后向其中加入100g待测硫酸铜溶液.反应结束后,烧杯中的溶液为无色,并产生了蓝色沉淀。求:
(1)判断此时两种溶液是否完全反应,并说明理由。
(2)待测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完全反应,若氢氧化钠有剩余,则溶液为红色;若硫酸铜有剩余,则溶液为蓝色
(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