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31 09:5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课程标准】
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属于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承第三单元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在新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探索,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和鲜活力量。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理论性过强的知识,掌握起来还略显困难。此外学生从有关中国梦的宣传中已经初步了解了中国梦的内容,但这些知识呈现零散、浅显的特点,因此需要老师进一步讲解、引导,使学生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运用唯物史观了解“中国梦”的本质与内涵,知道“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体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过程与方法 利用史料分析,图表分析等方法分析历史资料,提取有效信息。揭示“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四个全面”、新发展理念,建设成就四个方面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把个人梦想与祖国梦想相联系,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意识;认识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以身为中国人为荣的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及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的原因。
难点:归纳“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提出的具体过程及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你知道什么是 “四个全面”吗 近年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了解这一辉煌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录:
01、中国梦的内涵 ——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02、中国梦实现途径 —— 两个一百年
03、实现中国梦的保障措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
04、中国梦初成——十八大以来的建设成就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中国梦”的含义,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及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掌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理解它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整体感知】 本节课我们围绕中国梦一词,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学习: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有哪些?中国共产党通过什么措施保障中国梦的实现?目前已经取得了那些成就?
目标导学一:中国梦的内涵 ——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播放视频】公益广告《梦娃》,这段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同学们知道它主要宣传的是什么吗?
中国梦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是谁提出来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PPT展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
——习近平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
1、提出中国梦
【材料研读】
材料1: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
思考:
(1)据材料,指出中国梦首次提出者及提出时间。
(2)据材料,指出习近平认为什么是中国梦?
教师讲述: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初步提出。到2013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2、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材料研读】
材料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2013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思考:
(1)据材料,说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2)据材料,概括指出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提示:“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紧紧依靠人民。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的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中华儿女百年来前仆后继,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艰苦探索重新焕发活力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百年梦想插上了腾飞翅膀。
【重点突破】
(1)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国家强大,中国人在世界上就有价值、有地位、有精神、有尊严。
(2)中国梦是民族振兴梦:“民族复兴”和“民族振兴”,就是不允许任何其他民族对华人进行歧视,更不允许欺凌蹂躏。华人会活得更有尊严,受到公平的待遇。所以说,中国梦本质上是民族梦。
(3)中国梦是人民幸福梦: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的依靠在人民,发展也在人民,而个人之梦也只有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能成真。
【阶段小结】
【知识拓展】结合材料3请同学们我们思考问题: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
材料3:
表一 表二
提示:我们从表一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成功;从表二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取得了成功。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目标导学二: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两个一百年”
教师讲述: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播放视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材料4: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现在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期。40多年前自己绝不相信中国能发展成现在的样子,而几十年之后,相信中国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
----《从“四个现代化”到“两个一百年”》
提问: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怎样的规划?
提示:那就是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12年,中共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向中国人民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两个一百年”自此成为一个固定关键词,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同学们,“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时候,你们分别处于青年和中年时期,所以“中国梦”的实现是与学生们息息相关的。
目标导学三:实现中国梦的保障措施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
中国共产党通过什么措施保障中国梦的实现呢?首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提出了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1、“四个全面”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简政放权,政府部门办事效率高了;棚户区改造,实现百姓安居梦;养老保险改革,体现了社会公平;国家机构改革, 提升政治效率。这些鲜明的例子就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最好的诠释
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我们要通过不懈努力,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4年12月,习总书记在调研江苏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 从八项规定的出台,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再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尤其是反腐败斗争。我们看到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一条成功道路。
举了这么多例子,那请同学们思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措施。
【知识拓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间的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从大的关系看,是目标引领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都不能缺的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从每一个“全面”之间的具体关系看,也都是彼此联系的。全面深化改革,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无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都需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框架下来进行。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新发展理念
为实现中国梦,党中央除了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中共十九大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说: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新发展理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PPT展示: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目标导学四:中国梦初成 —— 建设成就
1、经济科技成就
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同学们看图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持续高速增长,到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高达82万亿元,200多种工农业产品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除以以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在各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重大成果:神州飞天,高铁飞驰,天眼探空,科技成为了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
2、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阐述打造这一共同体的途径: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
“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哪些内涵:其一,合作与共赢是核心;其二,责任共担与利益共享是基本原则;其三,包容与可持续发展是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类共同发展的高度、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担当,扎实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伟蓝图的实践。
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例如“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体现了中国希望同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
最近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从一开始中国就秉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已经向包括巴基斯坦、日本、非盟等提供了检测试剂,也向国际社会分享了我们在诊疗方面的方案。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战胜疫情贡献中国的智慧和方案。
2008年成功举办了夏季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主办国际盛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自信开放友善的中国。近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倾听世界的回响。
【拓展延伸】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依据。
材料5 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拓展延伸】开启新征程
【核心素养】
未来圆梦——中国梦,你我的梦!
提问: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实现中国梦,我们应做好哪些准备?
提示:(1)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4)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抓住机遇,境界挑战,担当起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课堂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从中国改革的实际出发,提出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局面,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主要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激情为主,要凸显中共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的历史作用,明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路线,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引用有力的、富有感染力的材料,重在以材料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从真实的资料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不足之处是引述的材料不够多,不够全面,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搜集更多的材料,以达到通过史实来证明论点和教育学生。
四.课堂检测
1.“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
A.“四个全面”战略 B.“实现共产主义”
C.“两个一百年” D.“三步走”战略
2.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对其阐述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科技强军
3.党中央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内容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对外开放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⑤全面深化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4.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的机构是( )
A.“一带一路”发展基金
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C.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D.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近年来,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梦已实现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
C.综合国力的增强
D.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答案:CDCBC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