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31 15:0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卜算子 ·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我国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深受欧阳修赏识。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黄州。被贬官意味着在政治生活上遭到很大的挫折。《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作者简介
文----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欧阳修;
词---- 苏辛:(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诗----苏黄:  
苏轼,黄庭坚;
书画----宋四家: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才华横溢的苏轼







问题一: 苏轼在怎样的情况下来到黄州?
22岁 进士及第
26岁 签书凤翔府判官 ,知府助理
30岁 任职史馆 编修国史
树敌于朝堂
35岁 任杭州通判
38岁 任密州知州
41岁 任徐州知州
43岁 (3月)改知湖州 (7月)乌台诗案
(9月)乌台诗案结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
失爱于皇上
背景资料
问题二: 苏轼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的这首词?
元丰三年二月,苏轼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黄州(湖北黄冈)。暂居住在黄州城内的寺庙定慧院。苏轼白天几乎闭不出门,晚上才独自外出。内心的苦闷没有朋友可以倾诉,一天夜里他不知不觉间走到了离定慧院较远的长江之畔,他有感而发,咏出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读准节奏
卜算子是词牌名。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外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北宋时盛行此曲。
寓居"在古代指寄居他国的官僚贵族;后泛指失势寄居他乡的地主绅士官员等人。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漏断:指深夜。
幽人:幽居的人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孤鸿:孤单的鸿雁
一弯残月悬挂在枝叶稀疏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
疏通文意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省:知晓
拣:挑选
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惊吓,骤然飞起,并频频回头,却总是无人理解它内心的无限幽恨。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然而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树上,最后只能寂寞地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
1、全文分为上下两片,共有哪些意象?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缺月、疏桐、漏断
幽人、孤鸿、寒枝、沙洲
整体感知
2、诗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它们? 这些意象有哪些特点?
月——缺,桐——疏,漏——断,
人——幽,鸿——孤,枝——寒,
沙洲——冷
寂寞、孤独、凄清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残缺之月
疏落孤桐
滴漏断尽
3、研读意象
上片着重写的意象是什么?下片着重写的意象是什么?
3、研读意象
上片着重写的意象是什么?
幽人,原指幽囚之人,引申为含冤之人或幽居之人。这里指谪宦生涯中的词人自己。
幽人
孤鸿
孤鸿指孤单的鸿雁。喻指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的词人自己。
下片着重写的意象是什么?
4、结合下片词句,说说“幽人”与“孤鸿”有哪些相似之处?
幽人(词人)
孤鸿
处境
心理
志趣
飘零失所
幽恨惊恐
坚持操守
独宿荒冷沙洲
一“惊”一“恨”
择木而栖
寓居定慧院
一“幽”一“独”
坚守理想
人似孤鸿 孤鸿似人
寂寞、孤苦、 志趣的高洁、坚守理想
象征、托物写怀、拟人
表面是写孤鸿,实质上是写幽人。词人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飘零失所、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惊魂未定、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的心境。
5、前人认为作者内心的寒凉来源于“恨”字,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
“恨”有遗憾之意,无人理解的忧愤遗憾无知音与他志同道合。
“恨”有怨恨之意,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怨朝廷不能正确对待他。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总结归纳
学了苏轼的词之后,你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改变?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启示:无论在怎样的人生境遇中,都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信念,并要有豁达的人生态度。要有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荣辱)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1、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运用比喻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氛围的句子是:           “ ,      。”
2、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达词人贬谪黄州时期的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句子是:“ ,      。”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课后巩固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