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送友人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送友人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31 15:11:4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5张PPT)
古代道路崎岖坎坷,交通工具落后,亲友之间一别多年再会难期,正所谓“归期未有期”,所以他们更重别离,因而备酒饯行,折柳相送,以诗相赠,来表达离愁别绪。所以,多数送别诗情调低沉,那么,李白的是否也是这样?咱们今天就赏析一首送别诗 ——李白的佳作《送友人》。
新课导入
送友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作者简介
本诗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八,通过题目“《送友人》”,我们可以知晓诗的题材是送别诗。李白生性狂放不羁,有侠肝义胆。平生浪迹天涯,交游甚广,反映在他的诗歌中就有许多送别诗、酬答诗。李白的送友诗,除绝句《赠汪伦》之外,以这首五言律诗最为有名。
题目解读
送 友 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héng

读准字音
送友人
李白(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白水:清澈的水。
【3】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
【4】别:告别。
【5】孤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6】征:远行。
【7】浮云:比喻游子行踪不定。
【8】兹:声音词。此。
【9】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10】班马:离群的马,指载人远离的马。
疏通文意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首联: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首联,点出送别的地点和环境。“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对仗工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诗人送友,从内城一直送到外城,送行之路程远,暗写诗人与友人的不忍遽( jù 仓促 )去,依依惜别之情 。
思考: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
以乐景衬哀情
新知讲解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颔联: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孤蓬,这个意象,借喻即将离去的友人,一个“孤蓬”字写出离程之孤独、渺小;万里,点明离程之遥远、广阔。二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偶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喻,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与友人难分难舍、依依惜别的心情。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描写“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化用典故,抒发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总结归纳
意 象
意象就是带有诗人主观情意的人、景、物。在诗歌中,作者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又不想直接表达的时候,就会用一些景物、物品等来表达,这些景物、物品,就叫做意象。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李白就是借用月亮这个意象来表达思乡的感情。
知识补充
孤蓬 孤蓬,又名飞蓬,枯后根断,随风飘飞 ,且飘泊无依。在古诗文中,“孤蓬”常常象征着天涯游子。游子离开家乡,客居外地,恰似蓬草断根;游子行无定点,居无定处又如同蓬草的飘泊无依。所以,一般来说,当诗人孤身在外,或送别友人,感叹自己或友人身世飘零的时候,思乡念友的时候,便用蓬草来寄托心曲。
李白的《送友人》一诗中 ,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此地一分别,友人就要像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李白运用“蓬”的意象,着一“孤”字,更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情意深挚感人。
“蓬草”在古诗中也可以是诗人自叹身世。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时写了《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他在感慨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飞蓬”意象和其他意象连用,加重情感表达。
送别诗常用意象
杨柳 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最多、也最情意缠绵的一个意象。
柳谐音为“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用青青的柳色渲染别情。
人们不但见到“杨柳”会引起惜别之情,而且连听到《折杨柳》的曲调,也会触动离愁。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送别诗常用意象
酒 元人杨载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杯,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可以说我国古代送别诗中总是泛着酒光,飘着酒香、回荡着“对酒当歌”的高吟低唱。
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朋友将要分别,怎能少了酒这个最能传达情谊的东西呢?
无论是得意与否,还是离愁别绪,亦或是对酒当歌一醉方休,都借酒表达出了不忍之情、不舍之谊!
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为杜甫饯别,赠诗中想像两人分别后,各自会像飞蓬一样飘流远方,相见时难矣。此情说不尽,且尽饮杯中酒,让一切离情别恨都寄予在酒中吧。
送别诗常用意象
流水 古人出行,常走水路。水的悠悠流淌,象征离情的缠绵不绝,別意却更胜流水,更显浓郁绵长!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送别诗常用意象
明月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人隔两地,难以相见,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李白将自己对迁谪朋友王昌龄的思怀之情寄与明月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
杨柳、酒、流水、月等借以表现别离主题的意象,在送别诗中起到了渲染环境、传达心声、扩大意境、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增强了送别诗的艺术魅力。
送别诗常用意象
1、李白的《送友人》中点明送别地点的诗句是:   
“ ,     。”        
2、李白的《送友人》中运用比喻,写出了友人即将远行他乡,漂泊不定的未来生活让诗人无比担忧的诗句是:
“  ,      。”          
3、李白的《送友人》中写出了分别在即,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的诗句是:“ ,      。”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课后巩固
4.“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它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5.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C.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解析:B选项“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改成“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和依恋不舍之情”。
B
6.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中“横”字写出了青山的静,“绕”字写出了白水的动。
B. “孤蓬万里征”中诗人用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远行的友人。
C. “挥手自兹去”写的是既然离别已成定局,那就用潇洒一挥手来对待吧。
D. “萧萧班马鸣”一句是借马的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
解析:C选项中的“那就用潇洒一挥手来对待吧”有错误,应该是“依然不舍得离别。”
C
7.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D.这首诗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块,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
解析:D选项“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改成“其感情基调是浓浓的依恋不舍之情”。
D
离别之情的比较
1、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比较。
教师明确:《送友人》豁达乐观;《送元二使安西》哀伤凄凉。
2、与高适的《别董大》比较。
教师明确:《送友人》豁达乐观;《别董大》豪迈、激昂。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