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31 15:19:2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9张PPT)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联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因其做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人格高尚,忧国忧民,诗艺精湛,又称“诗圣” 。著有《杜工部集》,著名的诗篇有《三吏》、《三别》等。
作者简介
教学目标
了解写作背景及“歌”的体裁。
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中的感情。
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
背诵诗歌。
唐代中期爆发“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暴风雨把杜甫的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落,导致一家人在冷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此情此景让杜甫感慨万分,于是写诗抒怀。
写作背景
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①“茅屋”说明杜甫生活贫苦、窘迫,描写的时段是唐朝由盛到衰的历史阶段。
②“为……所……”结构表被动。“为 ” 读第二声,表示被的意思。
③“秋风”既点明季节又渲染了愁苦的气氛。一般与秋有关的古诗词所抒发的大多是愁苦之情,“秋”字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④“破”:有吹破、刮破之意,同时也暗含简陋残破之意。也可体现作者的贫苦。
解读题目
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体裁介绍
听读课文
一、听课文朗读
(1)注意字音
(2)把握感情基调
(3)注意节奏、重音语速
二、大声朗诵诗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ɡ)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ɡ)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yǐ)杖/自叹息。
俄顷(qǐnɡ)/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sānɡ)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shà)/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读准节奏
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ɡ)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ɡ)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秋高:秋深。 怒号:大声吼叫,这里形容风猛烈。
三重茅:多层茅草。三:泛指多。
挂罥:挂着,挂住。 长:高 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
八月秋深,狂风怒吼,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茅草飘转沉到池塘水中。
疏通文意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忍:狠心。 能:如此,这样。 为:做 对面:当面。
呼不得:喝止不住。 倚仗:拄着拐杖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狠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我唇焦口燥也喝止不住,拄着拐杖回来独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sānɡ)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俄顷:一会儿。 风定:风停。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向昏黑:渐渐黑下来。向,接近。 衾:被子。 恶卧:睡像不好。
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绝:断,这里指停止。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何由:如何。彻:到。
一会儿,风停了,空中的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盖了多年的布被,又硬又冷,像铁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茅屋漏雨,床头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可是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的雨点仍旧下个不停。自从历经安史之乱后,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如何挨到天亮。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哪里,哪儿。 广厦:宽敞的房屋。 大庇:广泛地遮蔽。 寒士:贫寒的士人。 俱:都。 安:安稳。 突兀:高耸的样子。
足:满足,心甘。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房子,广泛地遮蔽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安稳如山。唉!什么时候眼前才能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破败,我受冻而死,也是心满意足的!
3
写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难入眠的痛苦.
4
写诗人推已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1
从正面和侧面描写风的猛烈,写诗人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惨状。
2
写南村群童抱茅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
整体感知
第一节 
秋风破屋,卷走茅草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怒号: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听觉方面表现出风的气势威力之大。
卷(“卷”和“吹”、“刮”相比较):形象又有力度,视觉上写出风力的强劲、猛烈无情,生动地写出茅草随风卷起的情态。
三重:多重,写风的猛烈和茅屋破坏严重
2、“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赏析。
用“飞”“渡”“洒”“挂罥” “飘转”“沉”一系列动词,细致地刻画了狂风中茅草乱飞的动态场面,表现出诗人的痛惜和焦急之情。
第二节 
群童抱茅,诗人叹息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3、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无奈之情,也反映了诗人穷困的现实状况,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悲惨遭遇。
“老无力”显示诗人疲惫衰老的状态。天真淘气的“抱茅”背后,隐藏的是生活的辛酸和悲苦。“盗贼”并非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而是表现诗人惜茅的激愤之情。这样设置悬念,引出下文群童抱茅而跑之事。
4、“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当时杜甫写作此诗时才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
“老“表现了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疲惫衰老。
5、“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在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之苦,老天的无情毁屋,顽童抱茅而去,自己老迈年高,生活贫困,一事无成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叹息:愤懑、无奈
第三节 
屋漏床湿,彻夜难眠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6、作用:(1)描绘天色昏暗、大雨将至的景象。
(2)渲染昏暗阴冷、压抑苦闷的氛围。
(3)烘托诗人暗淡凄惨的心境。
(4)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床头屋漏无干处”、
忧国忧民做铺垫。
7、描述“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所展现的画面。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8、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被子寒冷坚硬、破烂陈旧,反映了诗人困苦凄凉的生活状态。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9、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秋雨连绵、密集,屋内漏雨严重,表现了诗人生活凄凉艰苦。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0、诗人难以入睡,由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想到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写出了诗人对艰难处境和不幸遭遇的感慨无奈,心情沉重悲苦,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盼望战乱平息、人民安居乐业。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1、长夜:一语双关,既指因屋漏觉得黑夜漫长,又指战乱造成的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时间漫长。
何由彻:反问式的感叹,表明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明的急切心情。
第四节 
推已及人,忧国忧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2、诗人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居广厦、安居乐业,表现了诗人由痛苦生活中迸发出来的激情和希望,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3、全诗主旨所在,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体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可贵精神。
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诗眼“破”的理解。
秋风“破”屋、群童“破”相
丧乱“破”家、理想“破”灭
作者叙述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和舍己为人的济世情怀。
总结归纳
写作手法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_____ ____ _,_____ __ ___!
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_____ _____ ,_______ ___。
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 _____。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课后巩固
4.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_______ ___,___ ______”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甘愿牺牲自己以换取百姓温暖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