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元 备 课
课题 第九单元 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
教 学 总 目 标 1.结合现实情境经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学会分类统计,并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方式呈现整理的结果,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初步感受数据分析的意义。 3.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 材 解 读 由于在这之前,学生已学过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已接触过,只是不很系统。本单元主要学习有关分类统计和画“正”字收集和整理数据。培养学生树立统计的意识;逐步体验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涂统计图、填统计表、分析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而且能根据简单的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打下基础。
教学 重点 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用画“正”字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 难点 分析数据,感受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
课 时 安 排 1.信息窗 1 1课时 2.信息窗2 1课时 3.我学会了吗? 1课时
课 题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课 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111—113页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共 1 课时 第1 课时 单 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统计,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感受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统计的意义,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
教学难点 对分类标准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喜欢运动吗?你平时都喜欢哪些运动项目? 参加运动会时大家获奖了吗?(让学生说一说)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育英小学,为了增强同学们的体质,特举办了一次校园运动会,(课件出示情境图)这是三年级二班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成绩。 师: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觉得这个班成绩怎么样?获得第几名的多?哪类运动获奖多? 生:有点乱,太分散了,暂时看不出来。 生:我们得重新写一写,把它整理一下再看。 师:同学们也觉得乱了,我也这么觉得,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我们需要整理一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板书课题)现在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该如何整理哪? 【结合书上的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为学生创设有趣的环境。】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1.小组讨论 生:把一样的放在一起,数一数。 师:你说的很对,那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帮助他们整理一下吧。说说你的想法,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可以补充,然后各组选代表在全班交流。看看哪组又快又好,还要遵守纪律啊。 2.全班交流 各组派代表发言,同学互评,商讨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我数一数第一名的有几人,第二名的……” “我把男生放一起,女生放一起”,“我按运动项目分类数一数” 师:同学们真棒,想到了这么多的整理办法,但老师又担心,光用眼睛数,用脑子记,万一一不小心忘记数的结果怎么办呢?能不能用一个好办法把每次数的结果清楚地记下来呢? 引导学生说出:用统计表来记录。 3.分类统计,填统计表 大屏幕出示统计表 师:大家观察这个统计表,想一想这个统计表和你以前见过的统计表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生:多了一个“合计”。 师:对,你观察的真仔细。那谁知道“合计”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把统计表中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人数加起来。 师:很好。要想填出合计的人数是多少,就需要先分别数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各有几人,再加起来,得到的就是合计师:同桌合作,自主从屏幕上选择一个统计表将统计的结果记录在统计表内。在开始统计前,老师有个要求:统计时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保持安静。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4.总结分类统计 让学生填上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统计表 (出示大屏幕)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师总结:从刚才的统计结果来看,虽然我们分类的标准不一样,但是最后合计的总数是一样的。这个结果告诉我们,一个问题往往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统计! 【发挥小组的作用,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三、反馈练习 课本上自主练习1——4题。(101页) 【贴近实际生活,有观察题,有实践操作题,还有思考问题】 四、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用什么方法学到的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共同研究,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五、课后拓展 结合自主练习中的第2题,再想一想,看看你们班的同学还可以按什么来分类,自己动手画表,统计一下吧。看谁画出的表多,加油吧!
板 书 设 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想到的整理办法: 填写统计表 总结分类统计表的特点
教 学 反 思
达标检测题
二年级一班投票选举班长(每人只能投一票),投票结果如下: 选手姓名得票情况张红正正正正李静正正正一王丽正正一
请你先统计每名同学的得票数,再回答问题。 选手姓名张红李静王丽合计得票数
1.( )得票最多,( )得票最少,( )当选班长。 2.张红比王丽多得( )张票,王丽比李静少得( )张票。 3.一共有( )人参加投票。 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车辆情况(选定一路口) 种 类小 轿 车大 货 车客 车数 量
1.哪种车辆最多? 2.哪种车辆最少?
课 题 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课 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114—115页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共 1 课时 第1 课时 单 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统计,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和理解相应的统计方法和统计结果。
教学重点 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认识和理解相应的统计方法和统计结果。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谈话:上节课,我们看了三年级二班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成绩今天我们就一起把这个班的体育小明星选出来,你认为谁能当选呢?(出示“王强、李亮、于小美、刘明”四人的得票情况。) 2.收集原始数据: 师:在这之前,我们首先把得票情况记录一下吧!。 3.用什么方法把收集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4.汇报得出一些常用的整理记录方法。 5.教师报,学生进行记录。 6.汇报交流记录方法(将学生的不同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7.比较:哪种记录方法比较简便?并说明理由。 【通过创设“体育小明星”评选活动的情景将学生引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原始数据的收、整理,用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进行记录、整 理,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从而获得不同的体验。】 二、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数据 (出示统计表):我们可以把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以备查找。 1.引导学生完成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写。 2.说一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教师向学生提供统计表进行数据的处理,及时地点拨,通过亲身操作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和统计表的特点。并设计了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收集到的数据这样一个开放的环节,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多种能力的提高。】 三、反馈练习 1.课本上自主练习1题。填一填 涂一涂 (1)师:这是小明同学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的1 分钟内十字路口通过的车辆统计的 数据。你可以把它整理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吗?如果有疑问可以问老师或者同桌。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完成。由于学生完成的速度有快有慢,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小组比赛。 (2)展示学生完成的统计图。 展示学生完成的好的统计图,点评一下。 请完成不好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失误在哪里,说得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3)教师演示正确的方法。 师:画图时我们用了数格子的方法,比如10我们要画10个格。 (4)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几个数学问题,并自己解答。【贴近实际生活,有观察题,有实践操作题,还有思考问题】 2.转盘游戏 请同学打开“学生转盘”,通过拨动指针转盘.看一看指针落在哪个区域?并且做好统计工作.每组组长做好统计汇总工作,看看两个同学到底谁赢了?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3.摞方块(同位合作) 你能摞多少块?5次的结果各不相同,你发现了什么? 【记录方法的学习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联系自已在生活中获得的信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地探讨出画“正”字的方法,不仅学会这个方法,而且明白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同时,教师巧妙地结合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较为直观地掌握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捷地获得了技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实践游戏:掷硬币 学生各自掷硬币50次,并记录下来,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师:做过这个实验的数学家还不少呢,他们分别是:蒲丰、德·摩根、费勒、皮尔逊、罗曼诺夫斯基。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结果他们抛的次数很多哦!数学家们的统计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随着抛币次数的不断增加,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就会越来越接近。就说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结论:抛硬币的次数越多,正面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抛硬币总次数的一半。 【以上练习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真实、生动、有趣。不仅再次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情感。】
板 书 设 计 填写统计表 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教 学 反 思
达标检测题
一、下面是二年级一班同学1分钟跳绳成绩。 学号次数学号次数学号次数学号次数18699917792589278101061899267839711851997278049012872086289451251395216529110651476227430487691559239231888981610024833276
(1)完成统计表 成绩统计(次)59及59以下60--7980----99100及100以下
(2)绳成绩在( )范围内的人最多,在( )范围内的人最少。 2、丁丁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除了丁丁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1)数一数,填一填。 水果苹果橘子梨西瓜草莓人数
(2)喜欢( )的人数最多,喜欢( )的人数最少。 (3)丁丁的班级一共有( )人。
课 题 我学会了吗? 课 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116页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共 1课时 第1 课时 单 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统计,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感受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统计的意义,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3.让学生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发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 能用分类统计的方法来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大海吗?(喜欢)你们去过大海吗 说说你们为什么喜欢大海呀?生回答:大海很美丽、有海鸥、美丽的鱼、贝壳……师:是啊,大海非常的美丽辽阔,所以大家都喜欢到大海边游玩。现在正有一群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到海里去游泳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闭上眼睛,现在我们已经坐上火车了,呜……呜……,睁开眼睛吧,我们到了,(大屏幕出示图片)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从提问学生喜欢的大海入手,从学生的个人情感出发,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顺利地开展以下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自主探究 1.引导学生有序看图并提问题。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能根据刚才观察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吗?生1: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生2:沙滩上有多少人?生3:有多少个女孩在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游泳?等等。师生谈话: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感兴趣的数学问题,说明大家都是热爱学习的孩子!现在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你们有信心吗?(有。) 2.出示:“ 海里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 3.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小组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学生1:可以先数出男的有几人,女的有几人,再加起来…… 学生2:可以按照戴游泳帽和不戴游泳帽的数…… 学生3:可以按戴游泳圈和不戴游泳圈的数…… 学生4:可以按扎辫子和不扎辫子的数…… 5.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我们一共想出了4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按性别来分类,一种是按带不带泳帽来分类,一种是按带不带游泳圈来分类,一种是按大人、小孩还分类的,你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标准来分类。 下面就让我们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方法,然后在练习本上完成进行统计吧。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统计表。 6.全班交流统计表完成情况,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统计的? 谈话:他数的对吗?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数的又对又快,有什么窍门啊?(按一定的顺序数。) 7.师:同学们用这么多方法进行了统计,老师选取了3张统计表展示在大屏幕上,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统计表,能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吗? 学生交流: 学生1:我发现它们的统计结果都 一样。 学生2:我发现它们用的统计方法不一样,但最后的合计都一样。 小结:我们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发现同一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统计方法,但统计的结果是相同的。这就是我们前面所学过的——分类统计!(教师板书课题。)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使学生产生兴趣,能够自然地进入分类统计的学习中,学生积极地动脑参与,在交流中充分表达想法。学生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和计算结果的一致性】 三、反馈练习 1.二年级一班读书小明星情况统计学生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2.统计本班学生的情况。小组比赛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统计。【能够运用所学知道解决实际问题,并引入竞争机制。】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啊?老师给大家布置一小任务,放学回家后把学到的统计方法教给你的家长,并且讨论一下在什么地方还可以用到分类统计的方法,回来告诉大家,好吗? 【让学生自己说、自己交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板 书 设 计 我学会了吗? 分类统计
教 学 反 思
下面是二(1)班学生的身高情况。 学生身高 (cm)学生身高 (cm)学生身高 (cm)学生身高 (cm)1号1109号12117号12025号1232号13110号13518号12626号1223号12011号15119号12427号1334号12912号12320号11528号1505号14513号12521号12029号1276号13214号13622号13430号1277号12515号12723号12831号1248号12816号12824号12232号139
1.整理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身高(cm)110~119120~129130~139140及以上人数
2.身高在( )范围内的人数最多,在( )范围内的人数最少相差( )。
达标检测题
课 题 漂亮的花朵 课 型 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117页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共 1 课时 第1 课时 单 位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花吗?喜欢。现在老师播放一些漂亮的花的照片,同学们看看这些花漂亮吗?漂亮! 用多媒体出示课本情景窗的花的图片。 2.通过观察这些图片你发现那些信息? 生1:这些花的颜色五颜六色。 生2:这些花的花瓣的数量也不同。 生3:这些花的花瓣数5瓣的花最多。 我们能不能用我们学习的知识,对这幅图进行分类整理呢? 二、合作交流,整合资料。 1.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按照花的颜色进行分类;按照花的瓣数进行分类。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小组调查整理。 启发学生:你准备怎样调查 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2.收集数据的过程。评价,鼓励学生想出了的办法。我们可以到山上去采集一些花朵进行分类整理;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你准备的我班同学“漂亮的花朵调查表”,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而且又比较简便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来记录调查得到的数据。建议学生先小组内调查,然后各小组 交换获得信息。 也可以去上网查询一些花的信息 花瓣的颜色红黄蓝白其他数量
3.整理数据的过程 (1)同学们收集得到的是我们看到的花的原始数据,从这些数据能看出不同颜色的花的数量的整体情况吗?(不能) 我们可以把统计的结果填在这样的表格里,(统计表) 观察统计表,分几栏?把同学们看到的花按颜色分为几组?(分两栏,分成了五组)。怎样把我们搜集的数据,整理填写到统计表中呢?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完成统计表。 (2)如果要表示出花的颜色的数量,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用颜色图格子)。 出示统计图。 竖着一个格表示一朵
红花 黄花 蓝花 白花 其它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描述、分析的过程。 分析讨论: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看出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这样制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4.小结 生活中到处都要用到统计知识,那你所知道的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统计知识呢? 【通过学生分组调查搜集数据,填写统计表,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三、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1.用所学“统计”知识按照花瓣的数量对小组内收集的花进行分类整理。 2.用所学“统计”知识选出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对老师或者同学说些什么吗?
板 书 设 计 漂亮的花朵 按照花的颜色进行分类, ; 按照花的瓣数进行分类, 。
教 学 反 思
迎接青青草原的才艺展示活动,慢羊羊村长决定对羊羊们进行才艺考核,它们的成绩如下。 分数85~100分70~84分60~69分59分及以下等级优良及格不及格人数181263
1.根据上表把选手的综合表现绘成统计图。 羊村的羊羊们才艺考核成绩统计图 2.( )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分数段的人数最少。 3.得“85~100分”的人数是得“60~69”的人数的( )倍。 4.从统计图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达标检测题
(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24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