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01 23:1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选择性必修2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课标要求】
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基本医疗
卫生体系
医疗服务
体系
药品供应
体系
医疗保障
体系
意义:
对保障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体系的构成
参考材料,试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概括出中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建立起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有利因素?
开国大典
1944年,樊庆笙等人研制出中国第一批青霉素
马歇尔计划
①二战后相对和平的政治环境;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②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支持;
③自然科学领域的进步。
①国家统一;
②建国初期经济恢复发展;
③医疗卫生领域取得进步。
中国:
西方国家: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2.体系的建设
2.体系的建设
(2)概况
①西方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 20世纪中期以后)
许多国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
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药品供应有基本保障
现代医疗保障制度在多国推广
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疫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建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② 中国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
2.体系的建设
(2)概况
基本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建立
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不断扩大
药品供应体系不断完善
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书影(1951)
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1933年
1945年
1949年
1960年
1978年
2000年
西方国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西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福利国家”出现
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
完善医疗服务制度与药品供应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和监督
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全民病有所医
1933年
1945年
1949年
1978年
2000年
西方国家与中国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过程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我国的卫生防疫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先后消灭了天花、沙眼、丝虫病和新生儿破伤风、霍乱、疟疾、鼠疫等烈性传染病;提前实现了WHO提出的乙肝阶段性控制目标;艾滋病疫情总体控制在低流行水平、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结核病控制指标在我国提前实现;成功应对了SARS、埃博拉、新冠肺炎等新发传染病。
——摘引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防疫不完全简史》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增强,同时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医疗服务人才。在科技上,国家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医学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和意义。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
医学人才增加、医学科技的进步(人工胰岛素、青蒿素等);
借鉴西方医疗卫生体系成果,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等。
【意义】
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提升了全民健康素养;
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
促进了公共卫生体制的完善;
有利于民族昌盛与国家富强。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阅读教材P87【学思之窗】,分析两首《送瘟神》表达了毛泽东怎样的情怀?
血吸虫病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江西省余江县饱受其害,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引领和组织下,医护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终消灭了血吸虫病。毛泽东写的《送温神》,正是表达了对人民健康事业的高度关注,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充分肯定。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截至2016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983394个,其中医院29140个(公立医院12708个,民营医院16432个),乡镇卫生院3679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32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8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986个,村卫生室638763个;全国统计的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共529.1万台,其中100万元以上的设备12.5万台。
——《中国健康事业白皮书》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新中国刚成立时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缺乏最基本的医疗卫生体系,社会公众的健康水平低下,表现在婴儿死亡率高达 200‰,孕妇死亡率为 15‰,人均期望寿命只有 35 岁。
不同时期的期望寿命(岁)和婴儿死亡率(‰)
——摘编自姜莉莉《我国公共医疗卫生状况统计分析》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截至2016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983394个,其中医院29140个(公立医院12708个,民营医院16432个),乡镇卫生院3679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32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8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986个,村卫生室638763个;全国统计的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共529.1万台,其中100万元以上的设备12.5万台。——《中国健康事业白皮书》
国家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系统,覆盖近7.1万家医疗机构,年报告个案信息约900万件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我国通过接种疫苗,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有效地控制了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通过口服小儿麻痹糖丸,自1995年后,我国即阻断了本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使成千上万孩子避免了肢体残疾;普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1)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指标 1981 1990 2000 2005 2010 2015 2016
人均预期寿命(岁) 67.9 68.6 71.4 73.0 74.8 76.3 76.5
其中:男性(岁) 66.4 66.8 69.6 71.0 72.4 73.6
女性(岁) 69.3 70.5 73.3 74.0 77.4 79.4 7.5
婴儿死亡率(‰) 34.7 32.9 32.2 19.0 13.1 8.1 7.5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 39.7 22.5 16.4 10.7 10.2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 88.9 53.0 47.7 30.0 20.1 19.9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世界
中国
①二战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净化饮用水,科学处理
垃圾、粪便与污水等许多做法,在城市中推广开来,并影响到乡村。
②乡村居室、厨房、厕所、禽畜圈舍的卫生条件都有所改观。
③刷牙、洗手、洗脸、洗澡等行为成为个人卫生习惯。
党和政府把公共卫生事业当作一件大事,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发动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清理环境、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爱国卫生运动,它体现出我国卫生工作的鲜明特色,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小厕所、大民生,正在开展的农村厕所革命不仅关系到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也关系到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农村改厕被列为“十三五”必须完成的约束性任务……近年来,厕所革命不断向纵深推进。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0%。 ——2020.12.28《人民日报》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3)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重视心理健康,从而实现身心幸福。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拓展:现阶段医疗发展存在的问题
医疗资源分配不公
看病难,看病贵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国家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快速发展;防止疫情取得显著成就;新型农村医疗快速发展;但以药养医、看病贵、杀医事件等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敬之。
“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人民日报《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2020年1月28日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 做好防治工作的通知》,2020年2月7日
课堂小结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体系构成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体系建设(西方、中国)
促进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强化全民的卫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