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卷(一)
一、填空题
1.(2021五下·黔东南期末)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 、 。
【答案】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资源根据是否再生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2021五下·绥滨期末)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 ,它的方向是 的。
【答案】浮力;向上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浮力是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托的力,实质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
3.(2021五上·岷县期中)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
【答案】食物链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叫食物链。
4.(2021五上·渭滨期末)云和雾都是空气中 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
【答案】水蒸气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雾是在低空形成的,接触地面,而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
二、判断题
5.(2021五上·岷县期中)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存,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比如大量捕杀麻雀会导致蝗虫泛滥,破坏农作物。
6.(2021五下·临西期末)杜鹃产下的卵不需要孵化就能发育成个体。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 杜鹃(俗称布谷鸟)这类鸟自己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而是依赖其他鸟完成繁殖后代的重要任务。
7.(2021五下·天津期末)历史上“曹冲称象”的过程中利用了浮力原理。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 曹冲称象,讲一个小孩子称大象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了浮力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8.(2021五下·辉南期末)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实现沉浮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潜水艇是依靠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沉浮的。
9.(2021五下·南召期末)水力发电对环境没有污染。(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 水力发电是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转换成水轮机之动能,再借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水能是清洁能源,不会污染环境。
10.(2021五下·京山期末)只要把植物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都会变成煤。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 煤是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而转变成的沉积有机矿产,是多种高分子化合物和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煤是亿万年前大量植物埋在地下慢慢形成的。
11.(2021五上·微山期中)水对流的原因是热水比冷水轻。(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热水轻,往上流,冷水重,往下流,就形成了水的对流。
12.(2021五上·郯城期中)霜是水蒸气先变成小水滴,再变成小冰晶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 霜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变成了霜。
13.(2021五下·富县期末)当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就不能进行热传递。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热传递发生的条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低的一端,当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不能发生热传递。
14.(2021五下·通榆期末)吸热快的物体,通常散热也比较快。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导热快的物体,通常吸热快,散热也快。
三、单选题
15.(2021五上·昌黎期中)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光照、温度、水、空气、土壤
B.光照、温度、水、空气
C.适宜的温度、水、空气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空气 。
16.(2021五下·京山期末)常在夜间活动的动物是( )。
A.猫头鹰 B.老鹰 C.羚羊 D.老虎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 猫头鹰没有老鹰的速度和力度以及灵巧性,但是夜间视力好,利用夜幕的掩护可以捕杀很多夜栖的对手。
17.(2020五上·武昌期末)小草、老鼠、兔子、狐狸、蛇、老鹰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
A.食物链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
【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网的概念,食物网是由一个以上食物链组成的。
18.(2021五下·义乌期末)三个体积相同的物体放入水中后的静止状态如上图所示,其中受到浮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A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本题甲乙丙三个球体积相等,但是乙丙部分体积没入水中,甲球全部浸没在水中,甲排开的水的体积最大,从而浮力最大。
19.(2021五下·开化期末)小科在参加衢州科技月的系列活动中制作了一艘纸船。比赛时,他往纸船上加同样大小的一元硬币,当硬币数为40枚时,纸船刚好沉没,那么小科制作的这艘纸船的载重量为( )。
A.39枚一元硬币 B.40枚一元硬币 C.41枚一元硬币
【答案】A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 小科同学所制作的小船,向船上加垫圈,它的载重量应该是沉没前的最大数量的垫圈,因为垫圈数量是40个的时候,小船沉没,所以它的载重量应该是39个垫圈,A符合题意。
20.(2021五下·椒江期末)小明在简易天平两边各挂了相同的钩码,天平平衡,把左边的 1 号钩码浸没在水中,会出现( )。
A.右边上翘 B.左边上翘 C.依然平衡 D.左边下沉
【答案】B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天平
【解析】【分析】1号钩码浸入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所以变轻了。
21.(2021五下·南召期末)“白色污染”是指( )。
A.焚烧垃圾的烟雾
B.焚烧秸秆的烟雾
C.塑料袋垃圾的环境污染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 白色污染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
22.(2021五下·南召期末)下列行为不是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物品
B.废品能重复使用的尽量使用
C.垃圾分类回收
【答案】A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一次性物品如筷子、包装盒等大量使用后丢弃会导致土壤无法降解它们,造成环境污染。
23.(2021五下·昌黎期末)下列关于矿产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 )。
A.矿产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矿产资源
C.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人均占有量之首
【答案】B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太阳能是取之不竭的,我国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是不在世界前列的。
24.(2021五上·微山期中)坐在炉子或取暖器旁边,脸上立刻感到热,说明热主要是以( ) 的方式传播的。
A.热传导 B.对流 C.辐射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空气是流体介质,会在炉子和人脸之间传递热,属于热对流。
四、材料分析题
25.(2021五下·二七期末)2019年11月6日,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这标志着郑州正式进入垃圾分类时代。
垃圾不分类回收,就会污染环境、耗竭资源。分类回收,就会变成造福人类和自然的宝贝。人们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完全可以把垃圾重新变成资源,比如好的纸张是木材做成的,而回收利用一吨废纸可再造出800千克纸,可以挽教17棵大树,少用240千克纯碱,从而降低造纸的污染量,节约能源;将废塑料炼成轻燃油,可以用作能源,这既使废塑料得到了重复使用,又减少了白色污染;煤灰经过改造可以做成建筑材料;莱叶、剩饭菜、果皮植物秸秆等生物垃圾也可以变成绿色肥料;废泡沫塑料可以制成建筑装修用的强力胶。
(1)下列关于旧物回收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B.回收废纸重新利用的成本较高,不如重新造纸
C.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废品都有重复使用或者回收再利用的价值
(2)探究小组要对全班同学家庭每天产生的废物进行调查。下图是该小组经过调查后绘制的每天产生的废物种类、质量条形统计图。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 )。
A.家庭中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的量最多
B.金属垃圾的量比废纸的多
C.人们每天丢弃的塑料的量比其他种类多
(3)请将以下废物和其回收利用后的产品连起来。
废塑料 优质强力胶
煤灰 变成绿色肥料
废泡沫塑料 轻燃油
菜叶、果皮、植物秸秆等生物垃圾 用作建筑材料
(4)为了减少生活废物的排放数量,人们采用了多种处理方法。以下处理废物的方法中,有待改进的是( )。
A.为减少废物积存,将其中的可燃物燃烧处理
B.厨余垃圾堆肥
C.废纸回收造再生纸
【答案】(1)B
(2)A
(3)
(4)A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1) 废纸回收重新造纸的意义:1、节约原材料,加生产。废纸的回收利用可节约大的制浆造纸原料。
(2)按照统计图可以看出厨余垃圾最多,塑料垃圾最少。
(3)考查废物的回收利用,废塑料可以用作建筑材料,煤灰可以用来做轻燃油,废泡沫塑料可以做优质强力胶,菜叶、果皮、植物秸秆等生物垃圾可以变成绿色肥料。
(4)考查废物的处理方式,燃烧的废物就不能再利用,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该改进。
五、实验探究题
26.(2021五下·绥滨期末)小刚用三个相同的瓶子进行沉浮实验,其中①号是空瓶,②号中装了较少的水,③号中装了较多的水。盖紧瓶盖,放入500毫升清水中,稳定后瓶子沉浮情况如下图所示。
(1)在这个实验中,受到浮力最小的是( )。
A.①号瓶 B.②号瓶 C.③号瓶
(2)实验中没有改变的条件是( )
A.瓶子的体积
B.瓶中水的体积
C.瓶子和内部水的总重量
(3)请在图中画出②号瓶子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不要忘了在上面图中画两个力哦!)
(4)②号瓶与③号瓶比较,可以看出物体的沉浮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物体的体积 B.物体的轻重 C.物体的形状
(5)如果向容器中加入50克食盐,随着食盐的溶解,我们一定会看到( )
A.①号瓶下沉 B.②号瓶不动 C.③号瓶上浮
【答案】(1)A
(2)A
(3)↑↓
(4)B
(5)C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物体沉与浮与液体的浮力有关,也就是说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有关。其沉浮条件取决于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大小。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
(2020五上·义乌期末)小科同学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的研究。请根据下表请完成下列小题:
甲组 乙组 丙组
场所 阳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水分 每天浇适量水 不浇水 每天浇适量水
实验结果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27.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应该选择( )
A.甲组和乙组 B.甲组和丙组 C.乙组和丙组
28.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这种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 )
A.需要 B.不需要 C.不知道
29.在种子发芽实验过程中,首先钻出种皮的是( )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30.甲组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可以推测:最有可能的是( )
A.在①这边浇水
B.在②这边浇水
C.在培养皿中均匀浇水
31.我还知道,如果把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也不容易发芽,其原因是缺少( )
A.阳光 B.土壤 C.空气
【答案】27.B
28.B
29.B
30.C
31.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32.(2021五下·天津期末)如图,在铁棒上用蜡粘了A、B、C、D四根火柴,用酒精灯在铁棒的右端加热。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A.金属的热胀冷缩
B.金属和火柴哪个传热本领大
C.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2)实验中,选用蜡粘火柴的原因是( )
A.蜡遇火不会燃烧 B.蜡是热的不良导体 C.蜡遇热会熔化
(3)实验中火柴的作用是( )
A.火柴掉下的顺序,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B.火柴的颜色会改变,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C.火柴会燃烧,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4)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热总是从 的一端传向 的一端。
【答案】(1)C
(2)C
(3)A
(4)较热(温度较高);较冷(温度较低)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此实验探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1)考察了物体的热传递,热量总是从物体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进行传递。
(2) 选用蜡粘火柴的原因是蜡受热会融化,火柴会掉落。
(3)通过火柴掉落的顺序会帮助我们了解到热量的传递方向。
(4)热量总是从物体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进行传递。
1 / 1教科版(2017)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卷(一)
一、填空题
1.(2021五下·黔东南期末)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 、 。
2.(2021五下·绥滨期末)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 ,它的方向是 的。
3.(2021五上·岷县期中)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
4.(2021五上·渭滨期末)云和雾都是空气中 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
二、判断题
5.(2021五上·岷县期中)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存,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
6.(2021五下·临西期末)杜鹃产下的卵不需要孵化就能发育成个体。
7.(2021五下·天津期末)历史上“曹冲称象”的过程中利用了浮力原理。
8.(2021五下·辉南期末)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实现沉浮的。
9.(2021五下·南召期末)水力发电对环境没有污染。( )
10.(2021五下·京山期末)只要把植物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都会变成煤。
11.(2021五上·微山期中)水对流的原因是热水比冷水轻。( )
12.(2021五上·郯城期中)霜是水蒸气先变成小水滴,再变成小冰晶的。
13.(2021五下·富县期末)当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就不能进行热传递。
14.(2021五下·通榆期末)吸热快的物体,通常散热也比较快。
三、单选题
15.(2021五上·昌黎期中)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光照、温度、水、空气、土壤
B.光照、温度、水、空气
C.适宜的温度、水、空气
16.(2021五下·京山期末)常在夜间活动的动物是( )。
A.猫头鹰 B.老鹰 C.羚羊 D.老虎
17.(2020五上·武昌期末)小草、老鼠、兔子、狐狸、蛇、老鹰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
A.食物链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
18.(2021五下·义乌期末)三个体积相同的物体放入水中后的静止状态如上图所示,其中受到浮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19.(2021五下·开化期末)小科在参加衢州科技月的系列活动中制作了一艘纸船。比赛时,他往纸船上加同样大小的一元硬币,当硬币数为40枚时,纸船刚好沉没,那么小科制作的这艘纸船的载重量为( )。
A.39枚一元硬币 B.40枚一元硬币 C.41枚一元硬币
20.(2021五下·椒江期末)小明在简易天平两边各挂了相同的钩码,天平平衡,把左边的 1 号钩码浸没在水中,会出现( )。
A.右边上翘 B.左边上翘 C.依然平衡 D.左边下沉
21.(2021五下·南召期末)“白色污染”是指( )。
A.焚烧垃圾的烟雾
B.焚烧秸秆的烟雾
C.塑料袋垃圾的环境污染
22.(2021五下·南召期末)下列行为不是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物品
B.废品能重复使用的尽量使用
C.垃圾分类回收
23.(2021五下·昌黎期末)下列关于矿产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 )。
A.矿产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矿产资源
C.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人均占有量之首
24.(2021五上·微山期中)坐在炉子或取暖器旁边,脸上立刻感到热,说明热主要是以( ) 的方式传播的。
A.热传导 B.对流 C.辐射
四、材料分析题
25.(2021五下·二七期末)2019年11月6日,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这标志着郑州正式进入垃圾分类时代。
垃圾不分类回收,就会污染环境、耗竭资源。分类回收,就会变成造福人类和自然的宝贝。人们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完全可以把垃圾重新变成资源,比如好的纸张是木材做成的,而回收利用一吨废纸可再造出800千克纸,可以挽教17棵大树,少用240千克纯碱,从而降低造纸的污染量,节约能源;将废塑料炼成轻燃油,可以用作能源,这既使废塑料得到了重复使用,又减少了白色污染;煤灰经过改造可以做成建筑材料;莱叶、剩饭菜、果皮植物秸秆等生物垃圾也可以变成绿色肥料;废泡沫塑料可以制成建筑装修用的强力胶。
(1)下列关于旧物回收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B.回收废纸重新利用的成本较高,不如重新造纸
C.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废品都有重复使用或者回收再利用的价值
(2)探究小组要对全班同学家庭每天产生的废物进行调查。下图是该小组经过调查后绘制的每天产生的废物种类、质量条形统计图。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 )。
A.家庭中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的量最多
B.金属垃圾的量比废纸的多
C.人们每天丢弃的塑料的量比其他种类多
(3)请将以下废物和其回收利用后的产品连起来。
废塑料 优质强力胶
煤灰 变成绿色肥料
废泡沫塑料 轻燃油
菜叶、果皮、植物秸秆等生物垃圾 用作建筑材料
(4)为了减少生活废物的排放数量,人们采用了多种处理方法。以下处理废物的方法中,有待改进的是( )。
A.为减少废物积存,将其中的可燃物燃烧处理
B.厨余垃圾堆肥
C.废纸回收造再生纸
五、实验探究题
26.(2021五下·绥滨期末)小刚用三个相同的瓶子进行沉浮实验,其中①号是空瓶,②号中装了较少的水,③号中装了较多的水。盖紧瓶盖,放入500毫升清水中,稳定后瓶子沉浮情况如下图所示。
(1)在这个实验中,受到浮力最小的是( )。
A.①号瓶 B.②号瓶 C.③号瓶
(2)实验中没有改变的条件是( )
A.瓶子的体积
B.瓶中水的体积
C.瓶子和内部水的总重量
(3)请在图中画出②号瓶子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不要忘了在上面图中画两个力哦!)
(4)②号瓶与③号瓶比较,可以看出物体的沉浮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物体的体积 B.物体的轻重 C.物体的形状
(5)如果向容器中加入50克食盐,随着食盐的溶解,我们一定会看到( )
A.①号瓶下沉 B.②号瓶不动 C.③号瓶上浮
(2020五上·义乌期末)小科同学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的研究。请根据下表请完成下列小题:
甲组 乙组 丙组
场所 阳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水分 每天浇适量水 不浇水 每天浇适量水
实验结果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27.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应该选择( )
A.甲组和乙组 B.甲组和丙组 C.乙组和丙组
28.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这种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 )
A.需要 B.不需要 C.不知道
29.在种子发芽实验过程中,首先钻出种皮的是( )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30.甲组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可以推测:最有可能的是( )
A.在①这边浇水
B.在②这边浇水
C.在培养皿中均匀浇水
31.我还知道,如果把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也不容易发芽,其原因是缺少( )
A.阳光 B.土壤 C.空气
32.(2021五下·天津期末)如图,在铁棒上用蜡粘了A、B、C、D四根火柴,用酒精灯在铁棒的右端加热。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A.金属的热胀冷缩
B.金属和火柴哪个传热本领大
C.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2)实验中,选用蜡粘火柴的原因是( )
A.蜡遇火不会燃烧 B.蜡是热的不良导体 C.蜡遇热会熔化
(3)实验中火柴的作用是( )
A.火柴掉下的顺序,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B.火柴的颜色会改变,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C.火柴会燃烧,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4)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热总是从 的一端传向 的一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资源根据是否再生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答案】浮力;向上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浮力是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托的力,实质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
3.【答案】食物链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叫食物链。
4.【答案】水蒸气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雾是在低空形成的,接触地面,而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
5.【答案】(1)正确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比如大量捕杀麻雀会导致蝗虫泛滥,破坏农作物。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 杜鹃(俗称布谷鸟)这类鸟自己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而是依赖其他鸟完成繁殖后代的重要任务。
7.【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 曹冲称象,讲一个小孩子称大象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了浮力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8.【答案】(1)错误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潜水艇是依靠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沉浮的。
9.【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 水力发电是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转换成水轮机之动能,再借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水能是清洁能源,不会污染环境。
10.【答案】(1)错误
【知识点】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 煤是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而转变成的沉积有机矿产,是多种高分子化合物和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煤是亿万年前大量植物埋在地下慢慢形成的。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热水轻,往上流,冷水重,往下流,就形成了水的对流。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 霜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变成了霜。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热传递发生的条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低的一端,当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不能发生热传递。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导热快的物体,通常吸热快,散热也快。
15.【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空气 。
16.【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 猫头鹰没有老鹰的速度和力度以及灵巧性,但是夜间视力好,利用夜幕的掩护可以捕杀很多夜栖的对手。
17.【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网的概念,食物网是由一个以上食物链组成的。
18.【答案】A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本题甲乙丙三个球体积相等,但是乙丙部分体积没入水中,甲球全部浸没在水中,甲排开的水的体积最大,从而浮力最大。
19.【答案】A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 小科同学所制作的小船,向船上加垫圈,它的载重量应该是沉没前的最大数量的垫圈,因为垫圈数量是40个的时候,小船沉没,所以它的载重量应该是39个垫圈,A符合题意。
20.【答案】B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天平
【解析】【分析】1号钩码浸入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所以变轻了。
21.【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 白色污染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
22.【答案】A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一次性物品如筷子、包装盒等大量使用后丢弃会导致土壤无法降解它们,造成环境污染。
23.【答案】B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太阳能是取之不竭的,我国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是不在世界前列的。
24.【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空气是流体介质,会在炉子和人脸之间传递热,属于热对流。
25.【答案】(1)B
(2)A
(3)
(4)A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1) 废纸回收重新造纸的意义:1、节约原材料,加生产。废纸的回收利用可节约大的制浆造纸原料。
(2)按照统计图可以看出厨余垃圾最多,塑料垃圾最少。
(3)考查废物的回收利用,废塑料可以用作建筑材料,煤灰可以用来做轻燃油,废泡沫塑料可以做优质强力胶,菜叶、果皮、植物秸秆等生物垃圾可以变成绿色肥料。
(4)考查废物的处理方式,燃烧的废物就不能再利用,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该改进。
26.【答案】(1)A
(2)A
(3)↑↓
(4)B
(5)C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物体沉与浮与液体的浮力有关,也就是说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有关。其沉浮条件取决于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大小。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
【答案】27.B
28.B
29.B
30.C
31.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32.【答案】(1)C
(2)C
(3)A
(4)较热(温度较高);较冷(温度较低)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此实验探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1)考察了物体的热传递,热量总是从物体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进行传递。
(2) 选用蜡粘火柴的原因是蜡受热会融化,火柴会掉落。
(3)通过火柴掉落的顺序会帮助我们了解到热量的传递方向。
(4)热量总是从物体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进行传递。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