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31 14:2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下第四单元练习卷
班级: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àn dòu cuò wù fēn fāng wàn shòu jú kuà lán
( ) ( ) ( ) ( ) ( )
què shí zhǎn shì kūn chóng xiū jiàn zǔ chéng
( ) ( ) ( ) ( ) ( )
nèi xiàng sū xǐng qiáng zhuàng mì fēng biàn rèn
( ) ( ) ( ) ( ) ( )
zǔ lì bāo kuò jiǎn chá yán tú mò shēng ( ) ( ) ( ) ( ) ( )
二、字词小帮手。
1.形近字组词。
搏( ) 组( ) 灼( ) 副( ) 较( )
博( ) 祖( ) 钓( ) 幅( ) 胶( )
括( ) 密( ) 蜂( ) 辩( ) 末( )
刮( ) 蜜( ) 锋( ) 辨( ) 未 ( )
2.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干燥(zào zhào) 组长(zǔ zhǔ) 舒适(sì shì) 大概(kài gài)
灼伤(zhuó zuó) 逆风(nì lì) 缝隙(xì jì) 一副(fú fù)
钳子(gān qián) 掀开(xiān xīn)
3.照样子写词语。
荡来荡去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一张一张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句子助力车。
1.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
例: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____ ________ 睡莲___________ ____
万寿菊____ _____ 紫茉莉___________ __
月光花_______________ __ 昙花_______ _
2. 读下面两段话,照样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
例: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两个同学一块去文具店买了同一牌子的同一款钢笔,一个人的用了两年还在用,而另一个已经重新购买了第三支了。
每天认真预习,专心听课,按时完成作业,不懂的及时问老师同学。
四、日积月累。
1.默写古诗。《滁州西涧》 作者 代诗人
____ _ _ _____
2.原文填空。
鲜花朵朵,( ),( )。要是我们( ),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 )是( )的。凌晨四点,牵牛花( );五点左右,( )的蔷薇绽开了;七点,睡莲从( );中午十二点左右,( )开花了;下午三点,( )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 )过来;( )在七点左右( )自己的花瓣;( )在晚上( )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 )……
3、《蜜蜂》是法国作家( ),选自他的《 》。
用修改符号改一改下面这段话。
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伦 凯勒传 》,感触很多。谁能相信看不见一个又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拉丁等五种英语呢?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成就惊人的呢?做为健全身体的人,我们有什么现在的生活理由不珍惜呢?
注意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三下第四单元部分答案
二、字词小帮手。
1.形近字组词。
搏( 搏斗 ) 组( 组长 ) 灼(灼伤 ) 副( 副词 ) 较(比较 )
博( 博士 ) 祖(祖国 ) 钓( 钓鱼 ) 幅( 一幅画 ) 胶( 胶水 )
括(包括 ) 密(茂密 ) 蜂(蜂蜜 ) 辩(辩论 ) 末( 期末 )
刮(刮风 ) 蜜(蜜蜂 ) 锋(先锋 ) 辨(分辨 ) 未 ( 未来 )
2.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干燥(zào zhào) 组长(zǔ zhǔ) 舒适(sì shì) 大概(kài gài)
灼伤(zhuó zuó) 逆风(nì lì) 缝隙(xì jì) 一副(fú fù)
钳子(gān qián) 掀开(xiān xīn)
3.照样子写词语。
荡来荡去  飞来飞去 直来直去 说来说去
一张一张 一片一片 一朵一朵 一个一个
1、

2、两个同学一块去文具店买了同一牌子的同一款钢笔,一个人的用了两年还在用,而另一个已经重新购买了第三支了。差别这么大,究竟什么原因呢?
每天认真预习,专心听课,按时完成作业,不懂的及时问老师同学。
如果这样做了,怎么能考不出理想的成绩呢?
四】3、《蜜蜂》是法国作家( 法布尔),选自他的《昆虫记》。
六、1、“二十只左右”“好像”说明这些都是作者的推测,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
“2、“两点四十分”是一个准确的数字,体现观察的细致和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