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5-02 19:1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昆山市振华实验小学教研活动表
姓 名 黄虹 任教学科 数学 任教班级 一(5)
学校主课题
本人承担课题
本人研究课题实践课集体备课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一、复习(摘苹果):5+8= 9+4= 7+9= 6+8= 8+8= 6+44= 57+3= 65+4= 45+30=二、新授:1、有三个小朋友,课余时间喜欢集邮,请看(课件出示主题图)根据图意,你能提什么用加法算的问题。1)小华和小军一共多少张邮票?怎样列式?板书34+32=662)小华和小丽一共多少张邮票?板书34+16=2、探讨算法1)怎么计算?你能不能通过摆小棒的方式算一算?2)生摆小棒后指名回答,教师电脑操作演示。3)我们先摆34根小棒,再摆16根小棒,把4根小棒和6根小棒合起来时10根小棒,10个一也就是1个十,我们把这十根小棒捆成一捆,现在有几捆小棒?五捆小棒是多少?那么34+16等于多少?4)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的方式知道了34+16=50那你们能通过拨算珠的方法来得到34+16等于多少吗?怎样拨?个位上刚好10个算珠,要拨去个位上的十个算珠,我们要在十位上拨上1个算珠,十位上原来有4个算珠,与又拨上的一个算珠合起来一共是5个算珠,是505)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和拨算珠的方式知道了34+16=50,那么你们能用竖式计算吗?你想怎样列竖式?(指名列)3 4+1 6你知道怎样计算吗?先算什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和拨算珠知道了,个位上满10,要向十位进1,为了记住个位向十位进的1我们通常在十位的后面写上一个小“1”。再算十位上的3加1等于4再加上个位上进的1。6)我们再到大屏幕上看一看完整的计算过程。我们在加的过程中先把个位上4加6得10,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0,再把十位上的3加1得4,4再加个位上进的1得5,那么最后结果是多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板书课题】3、小结算法:刚才我们通过列竖式计算了34+32=64 34+16=50 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笔算加法要注意:1.相同的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三、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2、判断。三个小朋友也每人做了一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45+28=63 56+13=79 3+61=91总结笔算加法的注意点。2、想想做做1。小朋友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出了错误,老师这里也有几题,你们敢不敢试一试。3、想想做做2。老师这里还有几题,你们敢不敢再来挑战一下?4、想想做做3。我们再来看这三个小朋友这回在讨论什么?请小朋友一起读题。怎样列式?27+23=50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五、扩展练习。2 5 + 3 6
课题研究实践课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中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二、说教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在前面计算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两位数加两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通过讨论、交流,达到对算法的优化,再通过“试一试”、“算一算”、“想一想”等形式的练习达到知识的巩固。三、说学法:让学生通过尝试的学习方法和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法,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先通过动手摆一摆,拨一拨等过程中发现方法,再讨论交流得出方法,使学生的认知得到挖掘。四、说流程:本节课我通过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教学的。一、复习旧知,为新知做铺垫。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故上课前我先通过游戏摘苹果进行相应的口算练习来复习旧知。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创设三个小朋友集邮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由学生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第一步:得出算理。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小华和小丽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的问题,列出算式34+16=?,同时教师板书算式,并提出可用哪些方法计算算式,由学生讨论得出通过摆小棒、拨算珠、列竖式的方法来得出34+16等于多少。教师引导学生先通过摆小棒的方法计算,此处教师先指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跟着摆,重点感知几捆小棒和几捆小棒对齐,几根和几根对齐,十根小棒可以用一捆小棒代替。再指名学生说摆的过程,教师随即在电脑上演示,通过此法,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十根小棒可以用一捆小棒表示,即十个一是一个十。再由学生动手操作拨算珠,来感知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上满10颗珠子,要向十位进1颗珠子,同时拨去个位上的10颗珠子,即个位上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第二步:列竖式。先由学生自行列竖式进行计算,提醒列竖式有困难的学生看书后在列,这样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在列竖式计算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训练说先算个位4加6得10,进1写0再算十位3加1加1得4三句话,这样强调了个位满十进一的思想,同时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同时板书竖式及课题。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1.变式练习。学生独立计算,书本P86试一试,再交流算法。教师请两到三名学生用三句话说计算方法,重点引导学生个位上相加超过十是十几的,要进1写几。2.模仿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择题让学生用三句话说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笔算方法。3.小结算法。通过比较34+32和34+16,65+28的三道算题计算方法的异同,引导学生对笔算加法的三条方法进行小结归纳。4.改错练习。通过让学生做小老师判断45+28= 56+13= 3+61= 三道练习题的对错,帮助学生对笔算法的理解。5.游戏“笑脸后面藏着谁?”游戏是学生所喜爱的,以游戏形式展开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巩固了计算方法。6.在帮助学生掌握了基本笔算方法后,再出示想想做做第三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处理这题时先指名学生读题,说题意后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算法。四、全课归纳总结。此处由学生自行归纳列竖式计算的注意点,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全课,同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五、开放题。最后了设计了两道思考题,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课题研究实践课评课表
时间 5、31 主评人 姚静 记录人 姚静
一、结构合理,过程流畅。 这节课从感知——理解——技能的形成——运用知识,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认知过程。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是本节课的基础。在安排复习题时很有针对性,复习题服务于新授知识,通过复习,再现不进位加的算理和列竖式的方法,为后面的探索准备了条件。理解算理时,也充分运用了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也为列竖式打好基础。讲练结合,内容全面。 这课中设计了一个找错的环节,这几题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在这里呈现让学生参与评价,参与检查,既培养了学生的检查习惯和能力,又分散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同时,在纠错的过程中让学生再次巩固进位加的方法,同时适时的强调了要注意的地方,加深学生的印象。后面的习题,是书本后面要求完成的,韩老师在组织形式上也进行了变化,因为简单、重复、机械的计算训练会让低年级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为此,老师将练习题组织成生动有趣的练习活动。创设情境,有效利用。老师充分利用了教材提供的素材,同时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加工,使之更符合生活实际,更有童趣。整个过程主要是以三个小朋友的活动为线索,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授新知时,老师在不局限于学生思维的情况下先让他们说说可以解决的方法可能有哪些,学生提到了摆小棒、拨算珠和列竖式的方法,再带领学生边动边说边算,具体形象地讲明了算理,也为后面列竖式做好铺垫。在讲授列竖式方法时,老师用简练的语言归纳了算法,并让学生模仿着边说边练,有效的帮助学生巩固方法,加深印象。
课题研究实践课反思性总结
今天主要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在一(5)班上课的时候,我注重了孩子的操作,从操作中感悟到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并体会到个位上的两个数加起来正好等于10,所以竖式的个位上是0。在教学试一试的时候,我让学生操作后列竖式,孩子们还是能写出竖式的个位上写3。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让学生边写边说,提高他们书写的规范性,也避免了他们把进位“1”漏掉。在5班教学时,由于是借班上课,所以对学生的了解不是很够,提问的学生也较为偏面。在让学生摆小棒时,出于对这名学生的信任,我没有让学生先说怎么摆就让她上讲台来摆,可结果发现她连数的组成都说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极力想让学生突然领会,较为耐心的指导,花费了较多时间。从这件事中发现自己在突发事情的处理上,还是有待于磨练。由于摆小棒花了较多时间,以至于课没有上完。但是在知道课堂时间较紧的情况下,我还是没有慌,没有对知识点一带而过,我想这是我在这节课中成长的地方吧。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我在我的两个班上分别上了2次,还在6班试上了一回,对于教学的内容还是比较熟悉的。在韩老师的帮助下,我了解了笔算加法尤其是进位加法的书写口令,让学生更加容易记忆。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所以在此感谢韩老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