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三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桐乡三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02 19:2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知识积累(24分)
1.请根据语境和拼音,在下列语段括号处填上合适的汉字(4分)
课文中的一个个坚毅形象总是不断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有在凛liè( )的天宇下旋转升腾的雨的精魂;有在苍máng( )的大海上高傲飞翔的敏感精灵;有那忍rǔ( )负重却不乏刚气的胡适之母;还有那受尽盲聋折磨却仍能áo( )游在美妙梦境中的奇女子海伦……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 。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3)《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 。
(4)黔娄之妻有言:“ ,不汲汲于富贵。”
(5)诗显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出“ ,
”的美好祝愿。 
3.名著导读(3分)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_____________》,第三部是《神秘岛》),小说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7)  
(1)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表达你对汉语美的感受。(2分)
不断发展的汉语,如一幅线条迷人的画卷,如一首旋律美妙的乐曲, ,令人痴迷、神往。
(2)奇妙的汉语魄力无限。读到诗句“绿树村边合” “春风又绿江南岸”,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满目苍翠。可还有不少无色的“绿”,如“绿色通道”往往指为实现方便、快捷、高效办事的目标而建立的设施;“绿色关怀”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忧思和保护意识。显然,这里的“绿色”不带有色彩而有了新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越来越丰富。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下面各题。
① “绿色食品”与“绿色装修”中“绿色”的意思是 。(2分)
②除“绿色”一词外,还有很多词语也有这种现象。按照下面的示例(示例:阳光工程 阳光:指公平、公开、透明。)另举一例。 (3分)
二、现代文阅读(15分) 
走,看云去!
是不是觉得有点儿春天的慵倦了 那么让我们走吧,——看云去!
蹬一路飞旋的自行车,任微风撩起秀美的黑发;沿一路柳丝轻拂长堤,我们潇洒地逃出喧闹的都市;顺便将一串低声吟唱的流行歌曲,遗失在宽阔的市街.
有那么一片温柔如绒的草地在绿绿地等待我们,有那么一片阳光在艳艳地诱惑我们,还犹豫什么呢 让我们在那里十二分随意地躺下来,静静地躺着,仰看那天空漂泊的流云。
云,一朵接着一朵,在蔚蓝如湖的天穹里漂泊。如帆影,如羊群,如堆积的白雪,如一群要多可爱有多可爱要多潇洒有多潇洒的少男少女的优美身影。
是从小河里升起来的,是从湖里升起来的,是从幽谷里升起来的,是从森林里升起来的。
为什么要升腾?为什么要漂泊?为什么要追寻?是因了怎样难以抗拒的诱惑,才有了这无形的组合?是因了怎样永恒的心事,才有了这无言的诉说?
云,优美地移动着舞步。云在一刻不停地变幻。风是天才而伟大的导演,而天空,则成了最广阔的舞台。
蓝得透亮的天空,新绿欲滴的草场,温柔湿润的微风,全成了云的景色——自然还有,这些仰躺在这里穿着大黄大红的少男少女。一切都深深地陶醉了。
生命美丽地活在大自然的风景里。生命也是风景。生命与自然,构成宇宙间永恒不朽的风景。
云是一种诱惑,在云的诱惑下我们再也躺不住了。躺不住那就起来吧!尽兴地唱或者欢乐地跳!太阳为我们打着金色的追光,青春在春天里发出迷人的芳馨。( )的慵倦不属于我们,( )的记忆不属于我们,( )的生活不属于我们,( )面具不属于我们。我们是云!一朵一朵活生生水灵灵的洁白的云!一朵一朵飘在春天里映着阳光的云!一朵一朵永远年轻永远充满活力的云!
有了一种追寻的勇气,生命便永远年轻;有了一颗年轻的心灵,生活便永远鲜嫩!
听!春天的风已经吹来了呀,还等什么呀!——走,朋友,让我们看云去!
5.(4分)若将“发霉”“畸变”“虚假”“懒散”四个词填入文中的括号内,正确的顺序是:
6.认真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说说首尾之间的关系。(2分)
7.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文中云的特点(2分)。
8.(1)第八自然段运用四个颜色词,分析其作用。(1分)
(2)有那么一片阳光在艳艳地诱惑我们,还犹豫什么呢 分析艳艳一词的作用。(1分)
9.本文比喻运用精彩,请举例赏析。(2分)
10.理解“我们是云”这句话的含义。(3分)
 
 
三、文言文阅读(21分)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①俟其欣悦 ( ) ②援疑质理 ( )
③ 烨然若神人 ( ) ④腰白玉之环( )
12.翻译句子为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3.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4分)
出人头地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佑二年,试礼部。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①居第一,殿试中乙科②。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③曰:“吾当避④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注释](1)对义:对答经义方面的问题 (2)殿试中乙科:天子亲自主持的考试,且难易度为甲科和乙科 (3)梅圣俞:北宋诗人 (4)避:让 (5)始哗不厌:开始时议论不休
1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辄能语其要( ) (2)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
1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2分)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四、写作(40分)
以“乐园”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除诗歌之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不得抄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