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测玻璃的折射率
一、实验目的:测玻璃砖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用“插针法”确定入射光线和相应的出射光线,就能在玻璃砖中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 .
三、实验器材
对面平行的玻璃砖一块,大头针四枚,白纸一张,刻度尺一把或三角板一个,量角器一个。
四、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白纸用图钉钉在平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线),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 .AO作为入射光线。
3.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bb'。
4.在直线AO上 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 的像挡住 的像,再在观察者一侧 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 挡住P1、P2的像, 挡住P3及P1、P2的像,记下P3、P4的位置。
5.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过P3、P4所在处作直线O'B与bb'交于O',直线 就代表了沿AO方向入射的光线通过玻璃砖后的传播方向。
6.连接 ,入射角θ1= ,折射角θ2= ,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
7.用上述方法测出入射角θ1分别为30°、45°、60°时的折射角θ2。
五、数据处理
1.计算法:通过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然后查数学用表,得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再代入n= 中求多次不同入射角时n的值,然后取其平均值,即为玻璃砖的折射率。
2.图像法:求出多组对应的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作出sin θ1-sin θ2图像,由n=可知图像应为直线,如图所示,其 为折射率。
六、注意事项
1.实验时,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大头针之间及大头针与光线转折点之间的距离要稍大一些。
2.入射角θ1应适当大一些,以减小测量角度的误差,但入射角不宜太大。
3.在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界线。
4.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5.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 cm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
七、实验误差
1.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画得不够精确。因此,要求插大头针时两大头针间距应稍大。
2.入射角、折射角测量不精确。为减小测角时的相对误差,入射角要稍大些,但不宜太大,入射角太大时,反射光较强,折射光会相对较弱。
【典例1】如图所示,在做“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时,先在白纸上放好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描出玻璃砖的两个边MN和PQ,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再插上大头针P3、P4,然后做出光路图,根据光路图计算得出玻璃的折射率。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头针P4须挡住P3及P1、P2的像
B.入射角越小,折射率的测量越准确
C.利用量角器量出i1、i2,可求出玻璃砖的折射率
D.如果误将玻璃砖的边PQ画到P'Q',折射率的测量值将偏小
【典例2】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示。
(1)下列那些操作有助于减小测量误差___________。
A.选用较粗的大头针,以便大头针的像能看得清晰
B.选用宽度适当大一点的玻璃砖
C.入射角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
D.P3和P4两针的距离要适当远一点
E.玻璃砖的前后两个侧面务必平行
(2)本实验采用先画入射光线,再插上P1和P2两针,因入射光线已经画好,故只要P1和P2两针插得准、插得直就可以,对两针距离远近没有要求,这个说法是_____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
(3)某同学在插P4这枚针的时候不小心插得偏右的了一点,此操作会导致折射率的测量值__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典例3】【误差分析】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MNPQ,画出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aa'和bb'(如图)。
(1)实验小组内的三位学生在实验中
①第一位学生在纸上正确画出了玻璃砖的两个折射面aa′和bb′。因不慎碰动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一点(如图1所示),以后的操作都正确无误,并仍以aa′和bb′为折射面画出了光路图,这样测出的折射率n的值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第二位学生为了避免笔尖触划玻璃砖的折射面,画出的aa′和bb′都比实际的折射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如图2所示)以后的操作都正确无误,并仍以aa′和bb′为折射面画出了光路图,这样测出的折射率n的值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第三位学生的操作和所画的光路图都正确无误,只是所用的玻璃砖的两个折射面不平行(如图3所示)。用这块玻璃砖测出的折射率n的值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另一实验小组的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插针结果,由图可知
①从图上看,肯定把针插错了的同学是_____;
②从图上看,测量结果准确度最高的同学是_____。
【随堂练习】
1.(1)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时,实验室提供了多种形状的玻璃砖供同学们使用,某实验小组使用两种不同形状的玻璃砖进行实验,他们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所示,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学习小组没有量角器和圆规,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也可以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
B.光线从矩形玻砖上表面入射后,再从下表面射出,可能在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C.图①测得的折射率比真实值小
D.图②测得的折射率比真实值大
(2)另一个实验小组使用半圆柱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他们的操作步骤如下:
A.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半圆柱玻璃砖的直径d,然后确定圆心的位置,记在玻璃砖上;
B.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作为入射光线,并在入射光线上插两枚大头针P1和P2;
C.让入射光线与玻璃砖的直径垂直,入射光线经过圆心O;
D.以垂直于纸面过圆心O的直线为轴,缓慢逆时针转动玻璃砖,同时调整视线方向,直到从玻璃砖下方恰好看不到P2和P1的像,然后沿半圆柱玻璃砖的直径画一条直线AB,过O画AB的垂线与半圆交于C点,过圆上的C点作垂直于OP1的直线交OP1于D,如图所示:
①看不到P2和P1的像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__;
②只使用毫米刻度尺,且计算简洁,还需要测量___________(选择“OD”或“CD”)的长度,记作l;
③玻璃砖的折射率的表达式n=___________。
2.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B.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D.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2)甲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和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乙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OO′延长线于C点,过A点和C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于B点和D点,如图所示,则他只需要测量某两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就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用图中线段的字母表示)。
3.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插上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如图所示,和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图中AO表示经过大头针P1和P2的光线,该光线与界面交于O点,MN表示法线。
(1)请将光路图画完整,并在图中标出光线进入玻璃砖发生折射现象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
(2)该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n=_____。(用和表示)
(3)在做“用插针法测玻璃折射率”实验中,图中所示直线、表示在白纸上画出的两个界面。两位同学选择的器材和操作如下:
A.甲同学在白纸上正确画出平行玻璃砖的两个界面与后,将玻璃砖垂直于方向沿纸面向上平移了少许,其它操作正确
B.乙同学在白纸上画、两界面时,其间距比平行玻璃砖两光学面的间距稍微小些,其它操作正确
甲同学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乙同学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4)对“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几个同学发生了争论,他们的意见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一些
B.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
C.P1、P2之间的距离的大小及入射角的大小跟测量的精确度无关
D.如果入射角太大,则反射光过强,折射光过弱,不易观察
(5)如下图所示,在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换了一块三棱镜来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截面是正三角形ABC的三棱镜,并确定AB和AC界面的位置。然后在棱镜的左侧画出一条直线,并在线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再从棱镜的右侧观察P1和P2的像。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正确完成上述操作后,在纸上标出大头针P3、P4的位置(图中已标出)。为测量该种玻璃的折射率,两位同学分别用圆规及刻度尺作出了完整光路和若干辅助线,如图甲、乙所示。在图中能够仅通过测量ED、FG的长度便可正确计算出折射率的是图______(选填“甲”或“乙”),所测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n=______(用代表线段长度的字母ED、FG表示)。
4.在测量玻璃折射率实验中,探讨下列问题:
(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和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和,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和,在插和时,应使( )
A.只挡住的像 B.只挡住的像
C.同时挡住、的像 D.挡住和、的像
(2)某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所示,则他测得折射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某小组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所用器材有:玻璃砖,大头针,刻度尺,量角器,圆规,笔,图钉,白纸。
(1)下列措施能够提高实验准确程度的是________。
A.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大的玻璃砖
B.选用两光学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C.选用粗一点的大头针完成实验
(2)某同学用图钉将白纸按在绘图板上,如图甲所示,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把平行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与aa′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条长边bb′。下列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①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的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挡住。
②移去玻璃砖,连接P3、P4并延长交bb′于O′,连接OO′即为折射光线,入射角θ1=∠AON,折射角θ2=∠O′ON′。
③在观察的这一侧依次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1、P2的像及P3,记下P3、P4的位置。
④改变入射角θ1,重复实验,记录相关测量数据。
⑤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和折射角。
(3)该小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实验,记录的玻璃砖界线和四个大头针扎下的孔洞如图所示,其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A.B.C. D.
(4)该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白纸上画出光线的径迹,以入射点O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别交于A、B点,再过A、B点作法线NN′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点,如图乙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用图中线段的字母表示)
(5)如图丙所示,一同学在纸上画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则测得的折射率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在通过“插针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为实验使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实验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玻璃砖的__________(选填“磨砂面或“光学面”)。
(2)关于该实验,有以下操作步骤,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摆好玻璃砖,并用笔紧贴玻璃画出其上下界面
B.标记入射光线的大头针P1、P2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C.在插针的过程中,大头针P3应挡住P1、P2
D.在测量数据时,仅用毫米刻度尺也能获得计算折射率所需要的全部数据
(3)在实验过程中画出界面a后,不小心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些,导致界面a′画到图中虚线位置,而在作光路图时界面a仍为开始所画的,则所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