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的拓展与应用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的页自主练习第6、7、8、10、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较熟练地巩固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表达交流、提升认识的过程,自
然拓展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应用。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较熟练地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导语: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乘法的分配律,同学们知道了运用这个定律可以进行有关的简便计算。哪个同学可以来说一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过渡语:这节课咱们来进一步的运用乘法分配律及有关计算拓展。
师板书:乘法分配律的拓展与应用
过渡语:本节课的目标:
(1)能正确、较熟练地巩固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表达交流、提升认识的过程,自
然拓展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应用。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习惯。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课本第27页“自主练习”的第6题。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完成后同桌相互说说可以用什么运算定律。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课本第27页“自主练习”的第7题。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左右两个算式是否相等。依据是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猜想、验证。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其实这几道题是乘法分配律的拓展应用,上一节课学习的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也可以写成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后再减。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用这个规律计算下面各题。
56×(20-3) 164×9-64×9 98×34 (80-8)×25
课本第28页“自主练习”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能不能用两种方法解答?
课本第28页“自主练习”的第10题。
让学生用两种方法来做一做。
【设计意图:完成这些基本练习,进一步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在计算过程中的适用。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拓展练习。
1.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是否相等 如果相等,你更喜欢算哪一题,为什么?
(1)25×(200 + 4) 25×200+25×4 (2) 35×201 35×200 + 35
(3)265×105 - 265×5 265×(105 - 5) (4) 25×11×4 11×(25×4)
【设计意图:借助小组的力量进行优势互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共同的提高。为突破重难点,精心设计了这个练习题,搭建支架指导学生思考。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表达交流、提升认识的过程,自然拓展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应用。】
2.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①37×43﹣43×27 ②76×101
③45×99 ④65×99+65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再让学生互相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选一选。
(1)与26×105-26×5相等的算式是( )
①26×(105+5) ②26×(105-5) ③26×105-26
(2)与 23×99+23相等的算式是( )
①23×(99+1) ②23×99+23×99
③23×(100-1)
(3)与125×79 相等的算式是( )
①125×80+125×1
②125×80- 125×1
③(79+1) ×125
独立完成、指名汇报、说说理由。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67×2 + 167×3 + 167×5 = 167×□
28×225 - 2×225 - 6×225 = □×225
39×8+ 6×39 — 39×4= □×□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设计了一道这样的拓展练习。其实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能互相说一说吗?
生1: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知道了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拓展应用到减法计算中去。
生2:除了知道了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拓展应用到减法计算中去,还知道乘法分配律既可以正运用,也可以逆运用,并且我还可以正确熟练地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有关的简便计算。
师生共同总结:乘法分配律既可以正运用,也可以逆运用,并且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拓展应用到减法计算中去。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进行了一个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材对于乘法分配律的归纳只是一个字母公式的呈现,没有完整的文字归纳。如果满足于学生只是从形式上掌握乘法分配律,单纯地根据字母公式模仿学习,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练习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算”, 关注学生对定律文字的理解和表述,重视让学生从实质上理解乘法分配律。比如:学生说“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时,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描述:“它们”指“两个加数”、“这个数”指“一个相同因数”、“再相加”指“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样,当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形神兼备之后,为接下来灵活地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更好地突破这节练习课的难点,我精心设计了练习题,搭建支架指导学生思考:从乘法算式的表示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可以推广到减法中;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思考一些看起来不能简算的题目,只要将题型稍加改变,就能进行简算。
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给学生提供回顾整理所学运算定律的空间,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也促使学生形成更好的认知结构,从而灵活地运用各种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使用建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习的有关知识。关键在于让学生在指导下独立完成练习题目,然后互相启发、互相质疑、互相补充和完善。
3、需破解的问题: 如何使学生能够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开。
山亭区实验小学 庄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