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三 认识100以内的数-第7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三 认识100以内的数-第7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31 15:3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教学内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来形容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多些”、“多得多”的具体含义;能够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两个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量间的关系。
【集体备课】【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情境出示:小猴、小猫在进行折五角星比赛。
师指着图说:“这是小猴折的,它折了34个,这是小猫折的,它折了38个。
提问:如果你是裁判,你会怎么说呢?
(小猫比小猴折的多些)
提问:还可以怎样说?(小猴比小猫折的少些)
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兔看到小猴、小猫在折五角星比赛,它也赶来了。瞧,小兔折了74个呢!那小兔跟小猴、小猫比,怎样呢?(小兔比小猴多得多;小猴比小兔少得多)
6、尝试应用
小兔和小熊来到果园里,看到了苹果树和梨树。小熊说:“苹果有5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梨可能有多少个?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打“√”。并说说为什么。
7、小结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时,可以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它们相关的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二、综合应用,深化认识1、“想想做做”第1题:小芳和小明比赛拍球,小芳拍了46下,小明说:“我拍得比你多得多。”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
2、“想想做做”第2题:一班共有38人,二班人数比一班少一些。二班可能有多少人?
3、“想想做做”第3题:排球25元,篮球比排球贵多啦!这个篮球可能是多少钱?
4、“想想做做”第4题:小猴拿了50,小猫拿了45。他们会怎样说?小狗拿了85,小熊拿了40,他们会怎么说?
小组活动,同桌拿数字卡片比一比,说一说。
全课总结,强化认识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2、那我们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进行一次猜数游戏。师先示范,后学生同桌合作进行。
板书: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