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四单元复习
部编版 一年级下
语文 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复习
知识梳理
思(sī) 床(chuáng) 疑(yí) 敢(gǎn)
勇(yǒng) 窗(chuāng) 乱(luàn) 散(sàn)
粽(zòng) 总(zǒng) 肉(ròu) 知(zhī)
据(jù) 念(niàn) 座(zuò) 洒(sǎ)
照(zhào) 裙(qún) 嘴(zuǐ) 臂(bì)
易读错的字
知识梳理
光:第一笔是中间的竖,在竖中线上。
低: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点。
外:左部点不要出头,不要写成“处”。
分:上部是“八”,不要写成“人”。
千: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
成:第四笔是横折钩,最后一笔是点。
易写错的字
知识梳理
多音字
地
间
都
觉
dì( )
de( )
dōu( )
dū( )
jiān( )
jiàn( )
jué( )
jiào( )
地上
悄悄地
时间
间接
都是
首都
觉察
睡觉
知识梳理
多音字
分
兴
着
fēn( )
fèn( )
xìnɡ( )
xīnɡ( )
zhe( )
zháo( )
分开
分外
看着
着火
高兴
兴奋
知识梳理
床前 低头 故乡 夜色 窗外 爸爸
夜晚 微笑 勇敢 原来 胆子 端午节
竹叶 糯米 十分 红豆 高兴 秋千
荡来荡去 飘来飘去
重点词语
知识梳理
举~抬 望~看 思~想 故乡~家乡 瞧~看
胆子~胆量 勇敢~英勇 微笑~含笑 原来~原本 睡觉~睡眠 总会~经常 十分~特别 花样~式样
美滋滋~乐滋滋 据说~传说 纪念~怀念
美丽~漂亮 如果~假如 高兴~快乐
近义词
反义词
知识梳理
静→闹 前→后 明→暗 举头→低头
勇敢→胆小 白天→夜晚 里→外
中间→周围 甜→苦 好→坏 美丽→丑陋
高兴→伤心 圆→方 前→后
知识梳理
量词
一锅粽子 一颗枣 一股清香 一篮粽子
一个月亮 一座桥 一面镜子 一朵彩云
词语归类
修饰词
白白的糯米 美滋滋地吃 红红的枣
青青的箬竹叶 美丽的桥 圆圆的镜子
知识梳理
ABB式词语:青青的 白白的 红红的 圆圆的
类似的词语:亮亮的 粉粉的 高高的
ABAC式词语:荡来荡去 飘来飘去 游来游去 跑来跑去
类似的词语:飞来飞去 跳来跳去 爬上爬下
佳句积累
知识梳理
含有关联词“一……就……”的句子
(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一……就……”是表示承接关系的关联词,这里的“一”后面的内容表示先发生的前一个动作,“就”后面的内容是由前一个动作引起的后一个动作。
知识梳理
比喻句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彩虹比作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彩虹的特点。
知识梳理
拟人句
(1)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2)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把“花草”和“小鸟”当成人来写,写出了“我”亲近大自然以后的感触。运用拟人的手法可以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使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 。
知识梳理
反问句
(1)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2)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反问句表面上看起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知识梳理
考试点睛
对多音字的考查是低年级常见的考点,常见的题型有∶
①给多音字的不同读音组词。②选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知识梳理
小窍门一:多音字一般有两到三个读音,不同的读音对应不同的含义。有的多音字只是声调不一样,有的则是读音完全不相同,意思也不一样。
小窍门二:我们要先掌握它们的全部读音,然后理解它们在读每个读音时的含义,再组词。
知识梳理
日积月累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知识梳理
日积月累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练习题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思念(sī shī) 勇敢(rǒng yǒng)
照亮(zhào zǎo) 原来(yán yuán)
√
√
√
√
·
·
·
·
练习题
加一加,组成新字再组词。
广
木
+
=
田
心
+
=
口
十
+
=
八
刀
+
=
床头
床
思念
思
树叶
叶
十分
分
练习题
把句子补充完整。
一 就 。
2.你 吗?
3.天上有 。
4.原来花儿都在 。
我
回到家
写作业
的铅笔能借我用一下
一轮弯弯的月亮
睡觉
练习题
选择正确的字填在( )里。
①吗 ②呢 ③吧 ④啦
1.这是怎么回事( )
2.小白兔,我们快回家( )!
3.动物园又来了一群新朋友,可热闹( )!
②
③
④
快乐语文 快乐课堂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知识梳理
单元主题
本单元围绕家人”这个主题编排了《静夜思》《夜色》《彩虹》《端午粽》4篇课文。《静夜思》是一首古诗,语言浅显易懂;儿童诗《夜色》和散文《彩虹》想象奇特,用孩子的视角、童趣化的语言进行表达;《端午粽》是关于传统节日习俗的散文,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通过讲述传统节日风俗,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2.单元重点
(1)读好长句子。在《端午粽》的课后题中提出了“读好长句子”的学习要求,这个要求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前一课《夜色》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长句子,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长句子的停顿,读通、读懂长句子;《端午粽》一课要对长句子的朗读作重点指 导,学习运用词语连读、正确停顿等方法把长句子读好;教学《彩虹》一课时,要指导学生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反问句,读好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和情趣。
(2)积累语言,包括字词的积累和古诗的积累。字词的积累有常见字词的积累,如,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月”字旁的字,积累“× 来×去”的词语等。《静夜思)《寻隐者不遇》要求学生能够朗读、背诵。
3.考试点睛
对多音字的考查是低年级常见的考点,常见的题型有∶①给多音字的不同读音组词。②选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小窍门一:多音字一般有两到三个读音,不同的读音对应不同的含义。有的多音字只是声调不一样,有的则是读音完全不相同,意思也不一样。
小窍门二:我们要先掌握它们的全部读音,然后理解它们在读每个读音时的含义,再组词。
4.考点提示
《静夜思》经常以按原文填空的形式出现。
《夜色》要了解课文内容,经常以填空或判断的形式出现。课后“读一读,记一记”常以扩词的形式出现。
《端午粽》第2自然段经常以填空或阅读的形式出现,最后一个自然段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经常以判断的形式出现。
《彩虹》一文中ABAC式的词语经常以词语仿写的形式出现。
语文园地中“字词句运用”的字词是考查重点。《寻隐者不遇》需要背诵,经常以按原文填空的形式出现。
5.日积月累
静夜思 ( http: / / www. / link url=TkhfbkE5iKCMHIjU1uswoPODgnQmhCpi5r_U-g5JU20rLYQ-78Lh8xB34Ui5TKQCERts6KKKGyZpgT-wrgN7QjQDhP26I9P-JJ-1GUPUf87CQy1TUeyOFGbEz4OpFaPW" \t " / home / thtf / Documents\\x / _blank )
唐 李白 ( https: / / www. / s wd=%E6%9D%8E%E7%99%BD&usm=3&ie=utf-8&rsv_cq=%E9%9D%99%E5%A4%9C%E6%80%9D&rsv_dl=0_left_exactqa_detail_28239&rsv_pq=c9dc073c00101b3e&oq=%E9%9D%99%E5%A4%9C%E6%80%9D&rsv_t=6ae5pm5tUxvJCC / WMaxGQXAdVIFdAtRNi7cej / 9 / x0XWL8AOBiMS7itFbH0" \t " / home / thtf / Documents\\x / _blank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寻隐者不遇 ( http: / / www. / link url=mRC898XmX0A4ZpR4PWQ94ICULqLRR9zFnmPTWkwTf31a96P23U0EU5IhAP8Jd49-SO7D-LBdrYzuDyGnoNGb8msvN2d4ZGfPwMIDl1xNDIahmmdIe0D7BR93_zvpuxIA" \t " / home / thtf / Documents\\x / _blank )
唐 贾岛 ( https: / / www. / s wd=%E8%B4%BE%E5%B2%9B&usm=2&ie=utf-8&rsv_cq=%E5%AF%BB%E9%9A%90%E8%80%85%E4%B8%8D%E9%81%87&rsv_dl=0_left_exactqa_detail_28239&rsv_pq=8e19003500071286&oq=%E5%AF%BB%E9%9A%90%E8%80%85%E4%B8%8D%E9%81%87&rsv_t=9e7bROb4Z+63T4GogUy4iPJMYwJPGVSfcY1CBWBMYY0gDMStbJfCWSC / rb0" \t " / home / thtf / Documents\\x / _blank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练习题
一、字词乐园。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月光(gāng guāng) 勇敢(rǒng yǒng)
偏旁(pān piān) 粽子(zhòng zòng)
鲜肉(ròu yòu) 挑水(tiāo tiǎo)
2.看拼音,写词语。
gù xiāng zài jiàn wǎn shàng
( )( )( )
jié rì gāo xìng qiān mǐ
( )( )( )
3.画掉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思 恩)念 (第 低)头 (色 巴)彩
中(午 牛) 走(到 致)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的箬竹叶 ( )的糯米
( )的枣 ( )的桥
( )的故事 ( )的夜晚
二、句子列车。
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我拿着月亮照着你梳头,你高兴吗 (仿写句子)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明月光,疑是 。
举头 , 。
这首诗的名字叫 ,作者是 代诗人 。
四、阅读天地。
(一)课内阅读。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
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
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1.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的原因是( )。
A.陪着“我”锻炼身体
B.陪着“我”练胆量
C.爸爸喜欢迷人的夜色
2.第1小节末尾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 )。
A.心里害怕,不敢往外瞧
B.妈妈讲的勇敢的故事的内容
C.“我”听着妈妈的故事睡着了
3.选文第2小节告诉我们,“我”( )。
A.看到了很多在晚上活动的小动物
B.不再怕黑
C.晚上睡觉总会做个好梦
(二)课外阅读。
鹿 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闻”的意思是( )。
A.用鼻子嗅一嗅
B.听见,听到
C.新鲜事
2.诗人( )见到有人来。
A.没有 B.已经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4.画一画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场景好吗
妙笔生花。
请你仔细观察画面,想一想:画面上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用几句话写一写好吗
参考答案
一、1.guāng yǒng piān zòng ròu tiāo
2.故乡 再见 晚上 节日 高兴 千米
3.画掉:恩 第 巴 牛 致
4.青青 白白 红红 美丽 勇敢 很黑
二、1.示例:上课铃声一响,同学们就马上走进教室。
2.示例:把你的橡皮借我用一用,可以吗
三、床前 地上霜 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唐 李白
四、(一)1.B 2.A 3.B
(二)1.B 2.A 3.阳光斜射入深林,又返照在一片青苔上。
4.提示:先仔细理解诗意然后画图。
五、示例:中秋节,我和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围坐在院子里,一起赏月。月儿又圆又大,真是太美了。吃着香甜的月饼,听着爸爸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觉得这个中秋节过得真快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