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永顺一中期中考试高中一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24分,每小题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簇(zú)拥 敕(chì)造 马嵬(wéi) 扪(mén)参历井
B.模(mó)样 陈抟(tuán) 句读(dòu) 磨牙吮(shǔn)血
C.笑靥(yàn) 宵柝(tuò) 畏葸(xǐ) 金石可镂(lòu)
D.歆(xīn)享 炮(páo)烙 宸(chén)翰 良将劲(jìng)弩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寒喧 踌蹰 眉尖若蹙 残羹冷炙
B.桌帏 烟霭 以手抚膺 针砭时弊
C.翠幄 朱拓 横七树八 少不更事
D.暮砧 榫头 一夫挡关 沸反盈天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论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出发现华南虎的消息。对这些流言飞语,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作者对贾府这个贵族家庭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
C.黄金海岸女网赛决赛开始后,李娜表现相当积极,不过这一盘白俄罗斯选手阿扎连卡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更胜一筹。
D.王熙凤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捉襟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劳力拙而死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分不开。
B.距今100万年的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壮、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吻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
C.“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拍摄的“中国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面积相当于湖北省的三分之二。
D.孟子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意义。他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神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村道旁、树荫下, , ;长弄里、街梢头, , ;商邑中、闹市处, , 。
①江南乡村粗茶淡饭的日子因此有了一份知足的踏实和依靠
②朱漆的井栏护立诸多大小不一的水井
③江南古镇荣辱不惊的岁月藉此平添几许鲜活的滋润和热闹
④粗朴的麻石围起一圈圆圆的土井
⑤江南旺埠车马川流的繁华仗此更具踌躇的厚实和轩昂
⑥凉润的青砖砌出一口悠悠的老井
A.②③⑥①④⑤ B.④①⑥③②⑤
C. ②①④③⑥⑤ D. ④③⑥①②⑤
二、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6分)
《红楼》景语
李书磊
《红楼梦》是一种新的现象,它提供的是一个新的天地和新的方式,所以就会有许多人不习惯,因不习惯而不喜欢、而拒绝。清代人周永保致友人的一封信就代表了这种心态。信中说:“最可厌者,莫如近世之《红楼梦》,蝇鸣蚓唱,动辄万言,汗漫不收,味同嚼蜡。世顾盛称之,或又从而续之,亦大可怪也。”“蝇鸣蚓唱,动辄万言,汗漫不收”十二字准确地表述了不喜《红楼》的原因,事实上这十二个字也传神地总结了《红楼梦》所拥有的新的艺术因素:重平常细节和内在心理,与传统小说的传奇风格相去远矣。看来一种新的艺术形态的出现是一种冒险,它对习见的传统是一种挑战,对读者的趣味也是一种新的训练和培养;灵活而开放的读者能够接受这种培养,迟钝且顽固的读者却常常拒绝,因而也就失去了获得新的审美满足的机会。这种人可以称之谓“趣味的落伍者”。
但是,《红楼梦》难道真的是天外来客吗?其实,如果我们在《红楼》中细心查考,我们就会发现《红楼梦》与《水浒》、《三国演义》所代表的叙事传统相联系、相承袭的蛛丝马迹。一个重要的迹象就是《红楼》的景语。
中国古代传统小说是以情节为中心的,与情节有关的事件、人物、对话才是正文,而与情节无关的景物则是可有可无的闲文,然传统小说也写景,但那景语多是体现类型而不是呈现个性的,常常是“有诗为证”地铺张一番,而这一番景语可以置换到任何一部小说中。写景的成语化表现了对情节迫切而焦急的渴求心态,表现了对情节的重视之下对情绪的忽略。《红楼梦》也很少写景,在许多现代作家肯定会细细地描绘一番的地方曹雪芹都浑然不觉地放过了。在小说中虽然也有写景的地方,但大都是笼统的成语:“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第一回),到了太虚幻境这样的仙境,本该有所渲染,但曹雪芹也同样用成语交待过去了:“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第五回),可见这位伟大的作家对于写景是多么的不习惯。
《红楼梦》景语的成语化提醒我们,其实曹雪芹也还是个情节中心论者,尚没有把中国小说从情节结构过渡到情绪结构。《红楼梦》与传统古典小说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传统小说重视的是传奇情节,而《红楼梦》所重视的是日常情节。传奇情节要求曲折性和起伏性,而日常情节则包含着更多、更复杂、更丰富的内容,它不是以故事的机巧吸引人,而以生活细节本有的魅力打动人。《红楼梦》的创造体现在这里而不是别处。这种创造是伟大的,也是有限的。《红楼》景语是《红楼》的胎记,显露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在整个文学史上的进化痕迹。
由此我们更清晰地懂得了对《红楼梦》的接受史。清代的士大夫能够很快接受《红楼梦》是可以理解的:《红楼》虽然逼得他们不得不向上一跳,却没有剥夺他们的立足点。
6.下列不属于周永保拒绝《红楼梦》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红楼梦》包含着新的艺术因素,它提供的是一个新的天地和新的方式。
B.《红楼梦》在语言上“蝇鸣蚓唱,动辄万言,汗漫不收”。
C.“世顾盛称之,或又从而续之”的现象非常可怪。
D.周永保是迟钝而顽固的读者,是审美趣味的落伍者。
7.下列理解和阐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传统小说的景语缺少个性,因而可以置换到任何其他几部小说中。
B.传统小说的作者渴求情节而忽略情绪,读者也存在着这样的阅读心理。
C.情绪结构较之于情节结构是更高级的艺术形式,而欣赏日常情节需要有比欣赏传奇情节更高雅的审美趣味。
D.《红楼》景语作为《红楼》的胎记,证明了曹雪芹在艺术创造上所取得的进步。
8.《红楼梦》出现不久就被广泛地喜爱,甚至有“开言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结合本文,下列对这部名著风行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形态并且重视日常情节和内在心理。
B. 以生活细节的魅力来打动人,为灵活而开放的读者接受。
C. 继承传统小说重视还必须节的特点,能够适应读者的审美心理。
D. 作者曹雪芹是情节中心论者,把景语看作可有可无的闲文。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8分)
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锁扃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崔惊怛,莫知所答。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已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独倚小桃斜柯伫立 斜柯:横枝
B.嗣后绝不复至 嗣后:此后
C.崔亦感恸,请入哭之 感恸:感动
D.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 适人:嫁人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将求君子以托吾身 B.有女子自门隙窥之。
以五十步笑百步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C. 崔因题诗于左扉曰 D.遂绝食数日而死
月出于东山之上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女子美貌多情”的一组是 ( )
①有女子自门隙窥之
②独倚小桃斜柯伫立
③妖姿媚态,绰有余妍
④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⑤须臾开目,半日复活
⑥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某年清明节,崔护至郊外,无意中发现一座花木掩映、清静优雅的庭院,意欲上前讨水,不料开门的却是一位美丽的姑娘,端出一杯清水给他解渴,并落落大方地望着他。
B.第二年清明,崔护又去找那姑娘。虽然依旧是桃红柳绿,但大门紧闭,不见日思夜想的姑娘。面对明媚春光和灼灼桃花,崔护的心情无限惆怅,于是他在左门题写了一首诗,两人的爱情就是由这首诗确立的。
C.在小说的最后,也许是他们的真情感动了上苍,奇迹真的发生了。崔护竟将女子哭活过来,姑娘睁开美丽的双眼,恍如隔世般哀怨地望着崔护。二人悲喜交加,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D.这个爱情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耐人寻味的爱情,是要有一颗丰富敏感的心,有一份全身心投入的情才能寻获的,愿天下有情人,牢牢把握住生活中的每一次情缘。
第Ⅱ卷 非选择题(76分)
13.①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2分)
译文: 。
②把下面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
。
四、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0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4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2分)
。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
。
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2)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杜甫《秋兴八首》)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4)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5)君子生非异也, 。 (《荀子?劝学》)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4分)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朱成玉
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
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中的一枚。
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
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絮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地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就是这个屋檐。
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树的枝丫,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母亲的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那双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坑底下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叶落归根,是我老了吗?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却越来越少地住在家里;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楼下邻居家都很困难;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
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向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您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这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地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天冷了,它们一排一排地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
母亲去了,心灵没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到处漏风的感觉。可是大风一直在刮,把故乡周围的尘土刮了个干净。我小小的故乡正在被秋天所包裹。
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们就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16.题目“落叶是疲倦的蝴蝶”中的“疲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分)
答:
。
17.请从修辞和作用两方面赏析“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中的一枚”这句话。(3分)
答:
。
18.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母亲的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
答:
。
(2)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楼下邻居家都很困难。
答:
。
19.作者为什么会深情地想起母亲?(4分)
答:
。
六、语言运用(8分)
20、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什么是幸福”的社会调查活动,请你根据随机调查的10个行人的回答,写出一条对幸福的调查结论。(4分)
调查问题:什么是幸福
调查记录:(1)三轮车夫:有钱就是幸福。
(2)忙的白领:有闲就是幸福。
(3)下岗工人:有工作就是幸福。
(4)失去双亲的人:父母在就是幸福。
(5)捡破烂的人:多捡些垃圾就是幸福。
(6)高考落榜生:考上大学就是幸福。
(7)双目失明的姑娘:能看见就是幸福。
(8)椅上的瘫痪病人:站起来就是幸福。
(9)高三老师:每周放一天假就是幸福。
(10)小学生:妈妈能带上我上公园玩就是幸福。
调查结论(不超过20字):
。
21.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____________________”。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4分)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感人的歌声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是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深深留在记忆里。
请以“留在我心中的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立意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春永顺一中期中考试高中一年级语文答卷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24分,每小题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6分)
三、文言文阅读 翻译题(4分)。
13.(1)(2分)
。
(2)(2分)
。
四、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0分)
14、古代诗歌鉴赏(4分)
(1)
。
(2)
。
15、古诗文默写(6分 每空1分)
(1) 。
(2) 。
(3) 。
(4) ; 。
(5) 。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题(14分)
16.(3分)
答:
。
17.(3分)
答:
。
18.(4分)答:
(1)
。
(2)
。
19.(4分)
答:
。
六、语言运用(8分)
20.(4分)
答:
。
21.(4分)答:
(1)
。
(2)
。
七、作文(40分)
21.题目:留在我心中的歌
2013年春永顺一中期中考试高中一年级语文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分)
1.D 2.B 3.A 4.D 5. B
二、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
6. C[C项是周永保在拒绝《红楼梦》后对世人膜拜《红楼梦》的 批评。]
7. D[D项“进化痕迹”表明的是《红楼梦》与传统小说的联系,而不是进步。]
8. D[D项是对《红楼梦》与传统小说在景物描写上的共同点的原因的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选择题8分 翻译4分)
9.C.应为“感到悲痛” 10.B
11.B.“②④”体现多情,“③”体现美貌;其他三个不合要求。
12.B.两人的爱情不是由这首诗确立的,两人一见钟情,各自苦思一年。
13.①崔护托起她的头,放在自己的大腿上,一边哭一边喊道:“我在这儿呀!我在这儿呀!”
②略
四、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0分)
14.(1)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
(2)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透露出了作者思乡念亲的心情。 15.略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4分)
16.疲倦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落叶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再占据枝头。它暗指母亲一样的人们献出了自己的一生,最终去世。二是指远离家乡的人厌倦了在外的生活,想要叶落归根,回归家乡。
17.①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我”见到落叶时心有所感的情态。
②这句话紧承上文落叶而来,又引出了下面对家乡的想象和思念。
18.(1)母亲付出的劳动越来越多,付出的爱越来越多,但却日渐衰老。
(2)科学技术发展极快,人们越走越远。但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关系反而更加冷漠。
19.①母亲是家乡的代表,是家乡的象征。
②母亲为子女献出了一生,使“我”铭记在心。
③母亲完成了使命而去世,与落叶完成使命而凋落十分相似。
六、语言运用(8分)
20.生活中缺少什么,什么就是幸福。
21.(示例):(1)你(金娜)只讲究个人卫生,而不讲究公共卫生
(2) ①谢谢你的提醒。 ②真不好意思。
((1)根据情景,友好提示,不至于伤感情。(2)对同学的友好提示,表达感谢之意。)
七、写作(40分)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