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
【场景引入】
m
10
m
m
9
10
前面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知道了加速度与合外力及质量的关系,那如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来解决动力学问题呢,这节课呢我们将来学习如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解题。
教法备注
【试题来源】原创
【难度】
【知识点】
【场景】非题目
【环节名称】课堂导入
【授课时长】3分钟
【授课建议】
第一步:结合图片对常见的现象进行分析,也是提醒学生们学习物理要多观察;
第二步:这样的导入环节应该还是能稍微调动一下气氛吧,至少能和学生有个共同的槽点,
也不至于和学生搭不上话吧;
第三步:对于场景中提到的现象老师们可先做个简单说明,题目中再通过计算说明。
答案
无
第1页(共31页)
0
解析
无
2
【知识梳理】
二、牛顿第二定律的作用
!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把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受力情况联系起来。
309
B
D C
二、丙类基本同题一受方运动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运动学规律
!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1.问题界定: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指的是在受力情祝已知的亲件
!下,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
12.解题思路
v=t。+al
分析物体
平行四边
形定则
求加
求运动
受力情况
正交分解法
求合力
+
速度
-v=2ax
学参量
△x=at1
13.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图,
」(2)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包括大小和方向).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4)结合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选择运动学公式,求出所需求的运动学参量
L一一任意时刻的位移和速度,以及运动执迹跨。一一一一
第2页(共31页)
0
三、两类基本同题一一运动受方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
1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力。
!1.问题界定:已知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指的是在运动情况如物体的
1运动性质、速度、加速度或位移)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得出物体所受的力。
2.解题思路
应用运动学公
应用F=ma求
求出物体所
式求出加速度
物体所受合力
受的其他力
13.
解题步
【(1)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像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并画出受力图
,和运动草图;
1(2)选择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1(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1(④)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由合力求出所需的力。
厂
〡从运动情祝确定受力的两点提醒:
(1)由运动学规律求加速度,要特别注意加速度的方向,从而确定合外力的方
向,不能将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混淆。
(2)题目中所求的力可能是合力,也可能是某一特定的力,求合力时,
↓则Fs二ma,求某一分力时根据力的合成减分解列式求解。
教法备注
【试题来源】原创
【难度】
【知识点】
【场景】非题目
【环节名称】知识梳理
【授课时长】4分钟左右
第3页(共31页)0
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
【场景引入】
m
2
3
8
10
m
m
9
10
前面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知道了加速度与合外力及质量的关系,那如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来解决动力学问题呢,这节课呢我们将来学习如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解题。
2
(知识梳理】
-、牛顿第二定律的作用
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把物体的运动情祝与受力情况联系起来。
30
B
D C
第1页(共11页)
二、两类基本向题-二受方运动一一一一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运动学规律
!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1.问题界定: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祝,指的是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1
!下,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
12.1
解题思路
v=t。+al
1
分析物体
平行四边
形定则
求加
x=W+之
求运动
求合力
受力情况
正交分解法
速度
v2-v0-2a
学参量
△x=at
13.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像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图,
」(2)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包括大小和方向).
ㄧ(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1(4)结合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选择运动学公式,求出所需求的运动学参量
L一任意时刻的位移和速度,以及动执迹等。一一一-一-
三、两类基本同题二运动受方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力。
1.问题界定:已知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指的是在运动情况如物体的
!运动性质、速度、加速度或位移)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得出物体所受的力。
2.解题思路
应用运动学公
应用F=ma求
求出物体所
式求出加速度
物体所受合力
受的其他力
13.解题步骤
1(1)确定研究对象,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并画出受力图
1和运动草图;
1(②)选择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1(④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_合力求出所需的力·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
第2页(共11页)
0
厂注意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〡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的两点提醒:
(1)由运动学规律求加速度,要特别注意加速度的方向,从而确定合外力的方
ㄧ向,不能将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混淆。
}②)题目中所求的力可能是合力,也可能是某特定的力,求合力时,
L_则阝二,求某分力时根据力的合成或分解列式求解。
3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用细线栓一小球,开始时细线处于松弛状态.释放小球,
在小球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L04K
A.细线钢刚被拉紧开始,小球做减速运动
B.细线钢刚被拉紧时,小球的速度最大
C.细线拉紧后小球先加速后减速
D.弹簧被拉伸至最长时,小球速度达到最大
质量分别为2kg和3kg的A、B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滑上同一粗糙水平面,两物体与粗糙水平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2和0.3,则两物体能滑行的最大距离s4与9B之比正确的是())
A.1:1
B.3:2
C.2:3
D.4:9
5
如右图所示,车的顶棚上用细线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车厢底板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当
小车沿水平面直线运动时,小球细线偏离竖直方向角度为6,木块和车厢保持相对静止,重力加
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正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B.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cos0
第3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