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yī
èr
shàng
第五单元复习
部编五年级下册
摔跤 搂抱 打仗 鞭子 欺负 阻挠 扳倒
腕子 剃头 腮帮 伤疤 监生 侄子 喉咙
挺脱 肢体 格局 威严 手疾眼快
刷浆 师傅 包袱 一桶 屏障 芝麻 神圣
侵犯 轰然 难堪 欺诈 发傻 捏造 发怔
粉刷 绝活 派头 手法 鼓点 衔接 露馅儿
半信半疑 天衣无缝 一模一样
5单元词语
13
人物描写各一组
14 刷子李
手疾眼快 精神抖擞 仰面朝天
精神抖擞 膀大腰粗 蹦来跳去
半信半疑 天衣无缝 匀匀实实
一模一样 毫不在意 助人为乐
津津有味 全神贯注 忠于职守
四字成语
nán kān qīn fàn xián jiē wēi yán shén shèng
shuāi jiāo qī fu hóu lǒng shuā jiāng píng zhàng
摔跤
欺负
喉咙
刷浆
难堪
侵犯
衔接
威严
重点生字
屏障
神圣
多音字组词
jiān ( ) píng ( )
监 屏
jiàn ( ) bǐng ( )
监考
监生
屏障
屏息
mú ( ) jiāng ( )
模 浆
mó ( ) jiàng ( )
模样
模型
泥浆
浆糊
板( ) 楼( ) 期( )
扳( ) 搂( ) 欺( )
仗( ) 挠( ) 浆( )
杖( ) 绕( ) 桨( )
炸( ) 馅( ) 证( )
诈( ) 陷( ) 怔( )
形近字
木板
扳平
几楼
搂抱
日期
欺诈
打仗
拐杖
阻挠
绕开
泥浆
木浆
爆炸
欺诈
肉馅
陷阱
证件
发怔
优 ( ) 淘 ( ) 堤 ( ) 伟 ( ) 据 ( )
犹 ( ) 掏 ( ) 提 ( ) 苇 ( ) 剧 ( )
近义词
欺负—欺凌 破绽—漏洞 清脆—响亮
计划—盘算 威严—威武 出色—卓越
结实—壮实 问候—慰问 发怔—发呆
穿梭—穿行 吩咐—嘱咐 登时—顿时
规矩—规则 搜索—搜寻 侵犯—侵略
反义词
威严—和气 结实—虚弱 破绽—严密
随便—拘束 清脆—沙哑 侵犯—保卫
挺脱—虚弱 直硬—柔软 出色—平庸 手疾眼快—笨手笨脚 精神抖擞—无精打采
半信半疑—深信不疑 一模一样—截然不同
1.比喻句:
(1)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
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2)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
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2.反问句。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不掉一滴?
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重点句子
诗词运用
1.我们在感恩、回报母爱的时候,总会想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孙未解供耕织,___ _______”描绘了一幅乡村儿童种瓜图;宋代诗人
杨万里用“ ,彩丝穿取当银钲”描绘了一幅儿童弄冰玩耍图;
《村晚》中直接描写牧童骑牛晚归的诗句是:“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
3.乡村的孩子是多么勤劳聪明啊!看,有些孩子虽然不懂得如何耕作,却仍然学着
大人的样子种起了瓜。由此,你想到的诗句是“ , 。”
4.听,远处还传来了放牛的孩子吹奏的欢快童谣,由此,你想到的诗句是:
“ , 。”
我们读过许多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的文学作品,也看过电影、电视、
戏剧,听过故事、评书,其中的一些人物形象一直留在我们脑海里,令你
印象最深的是谁,与大家分享一下。
口语交际
1.请为漫画拟一则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漫画内容,谈谈你从这幅漫画中获得了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实践
1.损人害己 2.两个人站在一块平衡木的两端,一个人站在另一人的背后,想要将他踹下去,但是一旦被踹的人跌落,木板将失去平衡,踹人的人
也会跌落。
这幅漫画告诉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有时候伤害他人对自己也是一种伤害。
摔跤(节选)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 ,A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B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 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这段话中有四个巧借动物写出人物特点的词语,很有特色,请摘抄下来。 . 2.“下冷绊子”在文中指的是 ,现实生活中常常比喻 。3.这个片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摔跤前,嘎子跟小胖墩儿势均力敌;摔跤时,起初,嘎子仿佛 ____________;比赛中,嘎子跟小胖墩儿揪在一起;最后嘎子__________________。4.片段中A、B两处都是 句,都是动作描写,A处生动地表现了小嘎子 的性格特点;
B处形象地写出了两人 的情景。5.读了片段,说说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小嘎子: 。 (2)小胖墩儿: 。
6.想象一下,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后会想些什么 (2分)
.
1.虎势儿一站 公鸡鸽架似的 猴儿似的 一身牛劲儿 2.小嘎子想趁胖墩儿不防备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 暗中耍手段,陷害别人的行为 3.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很占了上风 摔了个仰面朝天 4.比喻句 机灵 机敏 摔跤 5小嘎子:机灵顽皮、争强好胜。 小胖墩儿:沉稳机智 6.略
课内阅读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老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在下面句子括号内加入正确的关联词语。严监生( )不肯断气,( )灯盏里点着两茎烟草。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一声不倒一声: .
(2)哥子: .
4.此时的严监生可以用一个词语概括:( )
3.同样是伸出手指头,描写却有区别:严监生先是“ ”,后来“ ”,再后来“ ”。
4.此段极力描写严监生临死前因见灯盏里点了两根烟草,伸出两根手指不肯断气,这属于( )描写。从选段中可以体会出严监生是一个 的人。
5.文中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能不能加上对严监生的语言描写?为什么?
.
6.严监生临死前还伸着两个手指头,他在惦记着什么?
.
7.假如严监生此时能说话,他会说什么呢?
.
课内阅读
刷子李(节选)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 )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 )倒去。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 )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 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 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32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
果 然 轰然 竟然2.文中的画线句是对曹小三的 描写,表现出曹小三 的心情。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3.“扫一眼”的意思是 ,这表现出曹小三 心理。4.你认为刷子李是一个怎样的人 . 5.读了文章,你明白了什么 请简要谈谈。
.
课内阅读
1.竟然, 轰然 忽然 2.心理 失望、惋惜 制造转折和波澜,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进一步渲染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3.迅速偷看一眼 生怕自己看错,想仔细确认但又担心被师父发现的矛盾 4.示例;有高超的技艺;善于引导,及时解答徒弟的疑惑的人。
5.示例:有本事的人大有人在,不要轻易怀疑别人; 人的本事是学来的,认真学习非常重要;人要有专业技能,专业上精益求精,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刷子李(节选)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①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 )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②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 )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给选文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 3.刷子李刷浆的顺序是先 后 ,他刷屋顶手法的高超表现在 . 4. 句①通过对刷子李刷墙时的 和 的描写,写出了毛刷的走势和刷子李刷墙
时动作的娴熟。5.句②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尤其从“ ”这个
词语,更能看出刷子李技艺高超。6.这段话主要是( )
A.细节描写 B.叙事抒情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课内阅读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司机、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选择一个人写下来,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
妙笔生花
唠叨的妈妈
唠叨”,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厌烦的,但是它在我眼里,妈妈的“唠叨”却蕴含着很深的爱。
妈妈中等身材,看上去有30多岁了,平时爱穿一件粉红色的衣服,白里透红的皮肤上镶嵌着一双炯有神的眼睛,特别是那一张词语丰富,爱“唠叨”的嘴,都都令我和爸爸十分畏惧。
每当我写作业时候,妈妈就开始,写字姿势要正确。防止近视,看电视时又开始唠叨。别看了,早点睡吧。明天还要上学呢?还有上课认真听讲,做人要诚实,从早说到晚真叫人难以忍受。
可有一次妈妈的唠叨改变我的对妈妈的看法。 期末考试前阵子,妈妈就开始唠叨,让我多复习,说什么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多看题,做完认真检查......说的我头都大了,我心想这个可恨的老妈,是你考,还是我考啊,我都三年级可又不是第一次考,我难道不知道怎么考吗?
唉,终于熬到了考试试卷发到我桌上,我看很简单半个小时就做完了,等到快交的时候我想起我老妈说的话了,于是就认真的检查,还真检查了好几个错误,更可笑的是吃字反写,等到宣布成绩的时候我考的还算是可以,妈妈看到成绩之后笑着说要不是我一天到晚的提醒你。你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吗?你看我这不讲道理的妈妈,明明是我自己考出的分数,还说是她唠叨的结果。
这就是我的妈妈,一个爱唠叨的、漂亮的妈妈!我就是这样在妈妈的唠叨声中一天天长大的,我爱我的妈妈!
佳作引路
开篇扣题,交代妈妈的特点——唠叨。
具体写妈妈的唠叨唠叨。
运用具体事例唠叨自己认真复习写妈妈唠叨。
花迷妈妈
我的妈妈跟别人的妈妈没有什么不同,普通的面容。但是妈妈独特的爱好恐怕是一般人没有的,那就是——爱花。
妈妈养的花可多了,有一次我数了数有大约200+盆,我可被那么多花给数晕了,从客厅到主卧,到我的房间,再到阳台小花园,都是花花草草和多肉植物。
妈妈见花就要买,有时身上不带钱还和我借呢 她爱花如命,只要她养的花出现一些小毛病,妈妈就会很着急,甚至会整天都闷闷不乐的。她围着那盆花看啊,瞅啊......这个时候,一贯是妈妈的开心果的我也要小心谨慎,开门走路都要蹑手蹑脚,生怕惹得她发脾气。一旦妈妈找出她的宝贝花的生病原因,便马上行动起来,翻书查阅资料寻求治病良方,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每天,妈妈一回家就是照料花,不是搬花盆,就是给花浇水,完全忽视了我的存在。说实在的,开始看到妈妈这样子我很生气,心想,我还是您的开心果呢 在您心中怎么连一盆花也比不上 虽然我满腹的怨气,但是看着那些被妈妈照料的倍儿精神的花儿,我也慢慢理解了。
那天,我家的昙花要开了,这下“花痴”妈妈可高兴坏了。因为妈妈为了能让这株昙花顺利开花,费了老大的劲。这天晚上,她一直坐在花盆前,生怕错过了观赏。突然,妈妈兴奋地说:"它开了,你们快来看,终于开了!”我和爸爸闻声也赶紧跑过来分享妈妈的快乐。我看到,平时嘴巴很小的妈妈,这个时候的嘴巴奇迹般随着花瓣的展开也张大了起来,此时的妈妈手舞足蹈,开心的像个孩子。
妈妈的这种“花痴” 精神,让我明白了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努力,这份爱就一定会得到回报。
佳作引路
开篇扣题,交代妈妈的特点——爱花。
运用具体事例表现妈妈对花的喜爱。
具体写妈妈喜欢买花,用心养花,表现对花的喜爱。
班级的小书迷
要说我们班谁可以当选阅读星,那就非我们班的小书迷——X X X莫属了。朱荣芹有着跟我高一个头的个子,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一头短发。从外表看,朱荣芹是一个比较活泼好动的孩子,但读起书来却十分专注。
有一次,在上学的路上,我远远地看见前面有一个小女孩,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边看边走。只见她低着头,全神贯注地看着书,一会儿往东走,一会儿往西歪。这时,我看见她径直朝一棵大树走去,眼看就要撞上了,我在后面大声喊:“喂,小心——”我的话音还没落地,她就和大树做了一次亲密接触。我赶忙跑过去,想看看她撞得怎么样,只见她拍了拍头,连忙弯着腰说:“对不起,对不起,把您撞疼了吧?”我一看是X X X,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逗她说:“你可真有礼貌呀,撞了大树都要道歉!”她这才清醒过来,不好意思地小声说:“别提这件事了!”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
胡佳艺不仅走在路上看书,在教室里更是争分夺秒、手不释卷。在一次自习课上,老师去开会了,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有的在说悄悄话,有的在大声吵闹,还有点甚至离开座位,跑来跑去。可是胡佳艺丝毫不受影响,她认认真真地看着书,时而皱皱眉头,时而面带微笑,时而怒目圆睁,时而握紧拳头……沉浸在书的世界中,忘记了时间的存在。我们被胡佳艺的精神感动了,也安静地看起书来.
这就是我们班的小书迷! 你喜欢她吗?
佳作引路
开篇扣题——书迷,外貌描写开头。
运用具体事例路上看书撞到树上,表现看书专注。
运用具体事例课下看书,表现看书专注。
爱哭的弟弟
我的邻居家有一个小弟弟,他已经四岁了。他什么都好,可就是爱哭。他遇到什么不顺心的,见到什么陌生的人,总是会“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一次,我拿来一颗糖给他。他刚开始还伸出小手高高兴兴地接过糖,可后来,还没等我转过身,便听见“哇”的一声。准是他又哭了。我转头一看,只见他那豆大的“雨点”已经落了下来。
我赶紧问:"怎么了 ”他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指着地上的那颗糖。原来,他不小心将糖丢到了地上,糖脏了,他便哭了起来。我赶紧回家拿了一把糖,塞进他的口袋。把他的口袋塞得鼓鼓的。可是,他拿出一颗糖一看,又哭了。原因是这糖跟那糖不一样。唉!真拿他没办法。我只好跑到楼下小商店里买那种糖给他。这下,他总算不哭了。
一位叔叔来我家做客。正巧这时,小弟弟跑了出来。那叔叔一见到这么可爱的小弟弟,便伸出双手去抱他。哪知,这小弟弟不肯让他抱,又使出了他那“本领”,"哇”的一声,又哭了。那叔叔见了,赶紧安慰他。我见了,便拿出一张纸巾帮他擦眼泪,还安慰他别哭。可是他就是停不下来,继续放声大哭。他妈妈出来了,从叔叔手里接过小弟弟,他的哭声才渐渐平息。
小弟弟,你什么时候才能改掉哭的毛病,整天笑呵呵的。
佳作引路
开篇扣题——爱哭。
运用具体事例糖掉到地上脏了哭。给的糖不一样哭。
运用具体事例生人抱哭。
呼应开头,期盼不再哭。
1.选词填空。(4分)
轰然 居然 果然 竟然(1)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 )一身黑衣黑裤,一
双黑布鞋。(2)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 )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3)曹小三给他点烟时,( )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4)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 )倒去。
2.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10分)
①精神抖( ) ②( )目养神 ③手( )眼快 ④( )大腰粗
⑤全神( )注 ⑥( )面朝天 ⑦半信半( ) ⑧天衣无( )(1)足球场上他们配合得 让对手无法进攻。(2)我能写出词语⑤的近义词 。(3)我能写出词语⑦类似的词语 、 。
词语练习
4.将下面的文章与对应的作家和出处连一连。(4分)
《摔跤》 老舍 《儒林外史》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徐光耀 《骆驼祥子》
《两茎灯草》 冯骥才 《小兵张嘎》
《刷子李》 吴敬梓 《俗世奇人》
3.下面的句子各采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人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E.动作描写(1)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2)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 ( )(3)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4)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 ( )(5)“要不——摔跤。” ( )
习题练习
1.选词填空。(4分)
(1)小嘎子精神抖擞,围着小胖墩儿蹦来蹦去。(改为比喻句)
(2)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缩句)
(3)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改为陈述句)
(4)曹小三很佩服刷子李高超的技艺。(改为双重否定句)
(5)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改为陈述句)
(6)穿着一身黑衣服的刷子李正在认真地刷墙。 (缩句)
句子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不对的 “×”。
(1)《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老舍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 )(2) 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手指头的意思是点着两茎灯草浪费油。 ( )(3)《刷子李》一课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 )(4)“那个留平头的孩子真像个专业的足球守门员。”这一句是比喻句。 ( )(5)《刷子李》中主人公是刷子李,但曹小三的侧面描写起到了衬托作用。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学完本单元,我们认识了(机灵、富有心计)的小嘎子和(沉稳、自信)的小胖墩儿;还了解了(爱财胜过命)的严监生;(技艺高超)的刷子李,告诉我们本事是靠勤学苦练得来的,一个人要不断地挑战自己、锻炼自己、完善自己的道理。
回顾课文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