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杨振宁
邓 稼 先
学习目标
识记、积累重点词语。
了解邓稼先生平经历,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杨振宁
邓稼先
杨振宁与邓稼先当时是西南联大物理系的学生,他们是同乡、同学,后一同赴美留学,成为卓越的科学家。一个是当代世界上
最伟大的科学家;一个是为国家铸造国之重器而隐姓埋名28载的
“两弹元勋”。他们之间有着50
年的真挚友谊,情同手足。
杨振宁(左一)、邓稼先(中)、杨振宁弟弟(右一)
杨振宁 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
中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他与李政道共同获得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物简介
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
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
导人,共参与了中国进行的32次核试验,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因长期受辐射伤害,1986年因直肠癌逝世。
邓稼先 ( 1 9 2 4 — 1 9 8 6 )
人物简介
元勋奠基选聘昼夜挚友殷红
彷徨
鲜为人知至死不懈鞠躬尽瘁热泪盈眶兽铤亡群
识字辨音
xūn diàn pìn
zhòu zhì yān
páng xiǎn xiè
jū cuì kuàng tǐng
A.鲜为人知
(xiān)
开拓者(tuò)难堪(kān)
(shuì)
B.鞠躬尽瘁(cuì)
C.热泪盈眶(kuàng) 说服
D.彷徨(huáng) 挚友
(chì)
元勋(xūn)选聘(pìn)无垠(yín)殷红(yān)
练一练:下列红色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B )
xiǎn
shuō
zhì
词语积累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理解含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词语积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语出诸葛亮《后出师表》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词语积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
锋芒毕露
形容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比喻人有傲气,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词语积累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
妇孺皆知
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词语积累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
《吊古战场文》”
马革裹尸
指用马的皮革把尸体包起来。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边读边思考,每个小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整体感知
《邓稼先》
1、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2、“两弹”元勋
3、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4、民族感情?友情?
5、“我不能走”
6、永恒的骄傲
1.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整体感知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
“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
“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思考:第一部分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100年前
任人宰割的时代
100年后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突出邓稼先的贡献引出下文对稼先的介绍
2.“两弹”元勋
整体感知
1945
昆明西南联大毕业
1948-1950
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
1950.10
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
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1964.10.16
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6.17
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86.07.29
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
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3.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整体感知
PK
请同学们阅读文段,找出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两弹元勋邓稼先
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 邓稼先
相同之处 “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 (两位科学家都对本国原子弹事业做出杰出的贡献)
不同之处 (性格特点) 锋芒毕露 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善于辞令 忠厚平实
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纯”
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突出后文中“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一结论。
为什么要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作者为中国人独立设计、自主完成“两弹”而激动不已,为稼先和民族感到骄傲与自豪。
6
5
4
整体感知
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
作者引述给邓稼先夫人电报的几段话,给予稼先极高的评价,同时传达出对挚友的深情。
细读课文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请用“文章写了……事,我从中领会到了邓稼先先生……品质”句式表述自己的看法。
概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细读课文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忠诚爱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诚恳无私
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写信给作者说明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没有外人参与。
1982年,面对危险不撤离。
细读课文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强烈民族自尊心
执着追求,无私奉献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典型事例记叙了邓稼先伟大的一生,描述了邓稼先对祖国强大、对民族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崇高品质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颂扬和敬佩之情。
希望电视机前的你,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志存高远,将来做一名像邓稼先那样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寄语
学习预告
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
预习要求:
1.借助工具书,为读读写写的生字词标注拼音;
2.阅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哪些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各个方面分别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些精神品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