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 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1 07:2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扁鹊治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过程,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过程,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阅读策略:
阅读多次劝说类的寓言,关注故事中的人物,进一步关注人物行为发生变化的地方,作为思考点,去深入阅读,帮助我们读出寓意。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我们都读过寓言故事,(出“寓言”)考考你,有谁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以前读过哪些寓言?(学生列举)有一类寓言,通过多次劝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如《亡羊补牢》),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多次劝说这一类的寓言。
1、 揭题:出课题,齐读
2、 自读课文,检测生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抽生读,检测词语)
过渡:故事中有两个人物,他们是谁?请大家关注这两个人物,梳理扁鹊的行为和蔡桓公的态度。
3、 再读课文,关注两个人物
1. 关注两个人物,梳理扁鹊的行为和蔡桓公的态度。(提取信息)
2.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表格一。
3. 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师板书扁鹊的行为和蔡桓公的态度)
时间 人物 扁鹊的行为 蔡桓公的态度
有一天 拜见 不高兴
过了十来天 又来拜见 很不高兴
十来天后 再一次来拜见 非常不高兴
又过了十几天 调头跑了
五六天之后 请扁鹊
4. 对比扁鹊的行为和蔡桓公的态度,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用一个箭头来表示PPT)
预设S1::①为什么扁鹊前面三次是拜见,第四次却是掉头跑了?
T:学生说到“跑”老师大力表扬:真是了不起的发现!
S2: ②为什么扁鹊派人去请蔡桓公?
T:学生说到“请”老师大力表扬:你的火眼金睛一下子就发现了蔡桓公态度发生的180度大转变。
T:扁鹊为什么掉头就跑呢?蔡桓公为什么要去请?(抽生说:预设① ②扁鹊)扁鹊是怎样回答的?(出示第五段:扁鹊解释道“……”)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听听扁鹊是怎么说的,齐读第五自然段。(读的目的教会学生提取信息)
5. 齐读第5自然段,梳理完成表格。
病在哪里 治疗的方法 治疗的把握
皮肤 敷烫 能够治好
皮肉 扎针 可以治好
肠胃 汤药 还能治好
骨髓 无能为力 只能等死
小组合作学习:
(1) 读第5自然段,小组合作,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2) 完成后,小组分工,练习展示。
(3) 小组汇报:
预设: ①学生能准确完成,观察图表②不能完成:导学T:治疗的把握还是“能够治好吗?”,追问。
6. 观察图表发现蔡桓公病情的变化:
导学:(提示关注第3栏,治疗的把握是指能不能治好,仔细观察课文,注意扁鹊是怎么说的)
T:首先观察第一列“病在哪里” 你发现了什么?
S1:①病是从体外发展到体内
S2:②从体外到体内病情越来越严重。
T:(“越来越”)用得非常好(PPT出示),说出了病情的发展趋势:越来越严重(箭头标注,PPT出示:“严重” )
T:观察第二列“治疗的方法”你又有什么发现?(提示:可以用上“越来越”)
S3:①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困难
S4: ②方法越来越复杂。(PPT出示“复杂)
T:现在把一二列的发现连起来可以怎么说?
S5:①当病情越来越严重,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复杂。
T:再观察第三列““治疗的把握”你有什么发现?①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治疗的把握越来越小。(PPT出示“小”)
T:那我们把三处发现连起来,说说你的发现?(生: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治疗方法越来越复杂,治疗的把握也越来越小)
7. 防微杜渐
小结:通过这个发现,你有什么启发?(提示: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治疗方法越来越复杂,治疗的把握也越来越小)
(我的启发是:要重视小病,小病不医要发展成大病!)
8.小结:古人用一个成语就概括了“要重视小病,小病不医要发展成大病!”那便是防微杜渐。(出示PPT防微杜渐(比喻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要关注一些小问题,小毛病,不能放任不管,最后导致严重的后果。)
9.让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关注蔡桓公的态度:蔡桓公为什么去请?
S1:①扁鹊三次拜见蔡桓公,他一直不相信扁鹊说他有病,不听劝告。
T:五六天以后他怎么样呢?
S2:①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
T:至此,蔡桓公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这时居然派人去请扁鹊,(板书“请”)你从这个“请”字体会到了什么?(①蔡桓公固执不听劝②害怕③后悔)
9.小结:古人同样用了一个成语就概括了蔡桓公有病却不愿相信,对别人劝他治病反倒不高兴的做法,那便是讳疾忌医。
10.说寓意:通过扁鹊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能讳疾忌医。
四、总结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多次劝说类的寓言,方法是关注故事中的人物,进一步关注人物行为发生变化的地方,作为思考点,去深入阅读,帮助我们读出寓意。
板书:
扁鹊治病
关注人物变化 防微杜渐
探究变化原因 讳疾忌医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