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机械运动(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机械运动(第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5-03 07:22:09

文档简介

§3.1 机械运动 (2)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的概念。
课前学习准备阅读教材P88—90
(一)、看p91 “速度”主题,完成:
1.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速度来表示,速度值 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
(1)定义: 。(2)公式: 。
(3)速度的国际单位: ,交通中的常用单位: 。速度的单位是由 的单位和 的单位组合而成的。 1m/s=____km/h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位换算:10m/s=_____km/h 54km/h=____m/s
(5)下列速度中最大的是:  ( )
A.750m/min B.15m/s C.36km/h D.1250cm/s
(6) 一架飞机2h内飞行1440km,它的速度是 m/s?
课内合作探究
1.有两辆运动快慢不同的小车A和B。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法,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程度。
方法一:保持 相同,比较 。
方法二:保持 相同,比较 。
2.下列两辆车,能否比较运动快慢? 。
3.用v=s/t及变形公式计算。规范解题格式和思路(重要)
S表示 ,单位有 ;v表示 ,
单位有 ;t表示 ,单位有 。
1m/s= km/h
例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成绩是12.91s。这项奥运会记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统一单位后才能比较)
2.一辆客车在京沪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是旅客两次看到的路牌和当时看到车内悬挂的时钟。根据路牌和时钟提供的信息,你能计算出这辆客车行驶的速度吗?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巩固】
1.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人步行的速度一般为5 ;自行车的速度一般为5 。
2.比较a、b、c三位同学赛跑快慢最简便方法是 ,b和d同学谁快? 。
表一:百米赛跑成绩 表二:1分钟定时跑成绩
参赛者
a
b
c
成绩(秒)
13
14
15
参赛者
d
e
f
成绩(米)
300
320
280
3.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S/t的理解,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大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就越大
C.物体的运动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无关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比值越大,它的速度就越大
4.从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 )
A.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再增大
5.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二: ;
信息三: 。
6.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用固定于路边的照相机连续两次对其拍摄,两次拍摄的时间间隔为2秒,车身长为12米, 如右图所示,则可知这辆汽车的速度是 米/秒。我们说这辆汽车在行驶是以 为参照物。
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4秒内通过了16米的路程,那么它第2秒末的速度是___米/秒,合多少____千米/时,它第3秒钟通过的路程是____米,如果它以这个速度行驶1分钟,通过的路程是______米。
8.平直公路两旁等距离地竖立着电线杆,相邻两电线杆的间距为50米,如果有一匀速前进的汽车内的旅客每分钟可看到12根电线杆掠过,则该汽车的速度为______千米/时。
9.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发出,甲的速度是3米/秒,乙的速度是9千米/时,他们运动了两分钟后,甲乙相距_______米,_______在前。
10.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小轿车和大货车,小轿车5分钟内行驶9千米,大货车0.5小时内行驶了36000米,比较它们的速度可知:如图所示中,甲直线表示的是_____的路程和时间关系的图像。(填“小轿车”或“大货车”)
【反思小结 】对照学习目标,把重点用红笔在学案稿上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