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分层作业》第四章 三角形:第1节 认识三角形(第四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双减分层作业》第四章 三角形:第1节 认识三角形(第四课时)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31 22:0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第一节 认识三角形
第四课时
A基础达标:(完成时间__________分钟)
1、知识回顾与梳理:
1、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
2、在三角形中,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二、基本题型训练:
(1) 选择题: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2、作△ABC的边AB上的高,下列作法中,正确的是(  )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 3 ;4 ;8 B .5 ;6 ;11 C . 5 ;7 ;10w wD.4 ;4 ;9
4、在△ABC 中,AB =4a ,BC =14,AC =3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2B .2<a <14C .7<a <14D .a <14
5、如图5,在△ABC中,已知I是△ABC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BIC=130°,则∠BAC为( ) A、40° B、50° C、65° D、80°
(2) 填空题:
6、如图6,在△ABC中,AD⊥BC,AE平分∠BAC,若∠1=30°,∠2=20°,则∠B=_______
图6 图7 图8 图9
7、如图7所示,在ΔABC中,AB=AC=5,BC=6,AD⊥BC于点D,且AD=4,若点P在边AC上移动,则BP的最小值为____.
8、如图8,在ΔABC中,E是BC上的一点,EC=2BE,点D是AC的中点,设ΔABC,ΔADF和ΔBEF的面积分别为S△ABC,S△ADF和S△BEF,且S△ABC=12,则S△ADF-S△BEF=________.
9、如图9,D为△ABC的BC边的中点,若S△ADC=15,那么S△ABC=
10、RtΔABC的两个直角边长分别为8和6,则斜边上的高为
(三)解答题:
1、如图,已知AD是ΔABC的角平分线,CE是ΔABC的高,∠BAC=60°,∠BCE=40°,求∠ADB的度数.
2、在ΔABC中,∠A=20°,∠B=40°,CE平分∠ACB,CD⊥AB于D,求∠ECD
B 素养拓展:(完成时间__________分钟)
1、在ΔABC中,∠A=∠B=∠ACB,CD是ΔABC的高,CE平分∠ACB,求∠DCE
2、如图,已知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试说明:(1)∠BOC=180°- (∠ABC+∠ACB)(2)∠BOC=90°+∠A
3、如图,在△ABC中, ∠ACB=90°,CD⊥AB于点D, ∠1与∠A有什么关系?∠2与∠B?
C 能力培优:(完成时间__________分钟)
1、如图,在△ABC中,已知∠A=∠1, ∠2=∠B, ∠ABC=∠ACB,求∠ACB的度数。
2、如图1在△ABC中,AD⊥BC于点D,AE平分∠BAC(∠C>∠B)
(1) 试探究∠EAD与∠C, ∠B的关系;
(2)若F是AE上一动点,且F移动到AE之间的位置时,FD⊥BD,如图2所示,此时∠EFD与∠C, ∠B的关系如何?
4.1认识三角形(第四课时)
A、基础达标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该顶点的对边中点 3、顶点和垂足
二、基本题型训练
(一)选择题
1、B 2、D 3、C 4、B 5、D
(二)填空题
6、50° 7、4.8 8、2 9、30 10、4.8
(三)解答题
1、解:因为AD是ΔABC的角平分线,∠BAC=60°
所以 ∠DAC=∠BAD=30°
因为CE是ΔABC的高,∠BCE=40°
所以∠B=50°
所以∠ADB=180°-∠B∠-BAD=180°-30°-50°=100°
2、解:因为∠A=20°,∠B=40°,∠A+∠B+∠ACB=180°
所以∠ACB=180°-20°-40°=120°
因为CE平分∠ACB,
所以∠ECB=∠ACB=×120°=60°
因为CD⊥AB
所以∠CDB=90°
所以∠B+∠DCB=90°
因为∠B=40°
所以∠DCB=90°-40°=50°
所以∠ECD=10°
B、素养拓展
1、解:因为∠A=∠B=∠ACB
所以∠B=2∠A, ∠ACB=3∠A
因为∠A+∠B+∠ACB=180°
所以∠A+2∠A+3∠A=180°
解得∠A=30°
所以∠ACB=90°
因为CD是ΔABC的高
所以∠ACD=90°-30°=60°
因为CE是∠ACB的角平分线
所以∠ACE=×90°=45°
所以∠DCE=∠ACD-∠ACE=60°-45°=15°
2、证明:(1)因为∠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
所以∠OBC=∠ABC, ∠OCB=∠ACB
因为∠BOC=180°-∠OBC-∠OCB
所以∠BOC=180°-(∠ABC+∠ACB)
(2)因为∠ABC+∠ACB=180°-∠A
所以∠BOC=180°-(180°-∠A)=90°+∠A
3、∠1=∠A, ∠2=∠B
证明:因为∠ACB=90°
所以∠A+∠B=90°
因为CD垂直于AB
所以∠1+∠B=90°, ∠2+∠A=90°
所以∠1=∠A, ∠2=∠B
C、能力培优
1、解:设∠A=∠1=X°
因为∠2是ΔACD的外角
所以∠2=2 X°
因为∠2=∠B, ∠ABC=∠ACB
所以∠B=∠ACB=2 X°
因为∠A+∠B+∠ACB=180°, 即X+2X+2X=180°
解得 X=36°
所以∠ACB=72°
2、(1)因为AE平分∠BAC
所以∠BAE=∠EAC=∠BAC
因为∠BAC=180°-(∠B+∠C)
所以∠EAC=[180°-(∠B+∠C)]
因为AD垂直于BC
所以∠ADC=90°
所以∠DAC=180°-∠ADC-∠C=90°-∠C
因为∠EAD=∠EAC-∠DAC
所以∠EAD=[180°-(∠B+∠C)]-(90°-∠C)=( ∠C-∠B)
(2)因为AE平分∠BAC
所以∠BAE=[180°-∠B-∠C]=90°-(∠C+∠B)
因为∠AEC是ΔABE的外角
所以∠AEC=∠B+90°-(∠C+∠B)=90°+(∠B-∠C)
因为FD垂直于BC
所以∠FDE=90°
所以∠EFD=180°-∠FDE-∠AEC=180°-90°-90°-(∠B-∠C)
所以∠EFD=(∠C-∠B)
图5
I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