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分层作业》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第3节 平行线的性质(第二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双减分层作业》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第3节 平行线的性质(第二课时)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31 21:4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3节 平行线性质(第二课时)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基础达标:(完成时间__________分钟)
一、知识回顾与梳理:(以填空形式,学生自主完成)
1、_______________
1、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
2、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二、基本题型训练:
(一)选择题:
1、1、如图,已知∠1=72°,∠2=108°,∠3=69°,求∠4的度数
A、72° B108° C、69° D、60°
2、如图,∠1=∠2,∠A=60°,则∠ADC的度数为
A、100° B、110° C、120° D、130°
3、如图,已知∠DAE=∠B,∠DAB=∠C,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AD//BC B、∠B=∠C C、∠DAB+∠B=180° D、AB//CD
4、如图,∠B+∠C=180°,∠A=55°,∠D=40°,则∠AED等于多少度
A、90° B、95° C、100° D、85°
5、如图,若∠A+∠ABC=18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1=∠2 B、∠2=∠3 C、∠1=∠3 D、∠2=∠4
(二)填空题:
6、如图、要得到AB//CD,只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
7、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所示位置摆放,保持两条斜边互相平行,则∠1=_______.
8如图,四边形ABCD中,点M、N分别在AB、BC上,将△BMN沿MN翻折,得△FMN,若MF//AD,FN//DC,则∠B=_________.
9、如图,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2=∠3,EG平分∠FEB,∠1=50°,则∠2等于________.
10、如图,已知AB⊥GH,CD⊥GH,直线CD、EF、GH相交于一点O,若∠POC=42°,则∠2等于_________。
(三)解答题:
1、如图,AB//CD,∠1:∠2:∠3=1:2:3,判断BA是否平分∠EBF,并说明理由。
2、如图,已知AD//BC,∠1=∠2,求证:∠3+∠4=180°
B素养拓展:(完成时间______分钟)
1、如图,已知∠BAE+∠AED=180°,AM平分∠BAE,EN平分∠AEC,试说明:∠M=∠N
2、如图,已知三角形中,CD⊥AB,E,F,G分别在BC,AB,AC上,且EF⊥AB,∠1=∠2,试判断DG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
如图①,过点E作EF//AB。
则AB//CD//EF(平行公理的推理) 因为AB//EF,所以∠1=∠B=35°
因为CD//EF,所以∠2=∠D=32° 所以∠BED=∠1+∠2=35°+32°=67°
如图②③,是明明设计的智力拼图玩具的一部分,现在明明遇到两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如图②,已知∠D=30°,∠ACD=65°,为了保证AB//DE,∠A应为多大?
(2)如图③,要使GP//HQ,则∠G,∠GFH,∠H之间有什么关系?
C 能力培优:(完成时间__________分钟)
1、如图,AB//CD,∠1=∠B,∠2=∠D,试说明:BE⊥DE
2、如图,已知l1//l2,直线l3交l1于C点,交l2于D点,P是线段CD上的一个动点,当P在线段上运动时,请你探究∠1,∠2,∠3之间的关系。
2.3 平行线性质(第二课时)参考答案
基础题型训练:
(1)选择题:
1、C 2、C 3、B 4、B 5、D
(2)填空题:
6、∠2=∠4 7、15° 8、95° 9、80° 10、138°
(3)A解答题
1、解:设∠1,∠2,∠3的度数分别为x,2x,3x
因为AB//CD,所以∠2+∠3=180°
即2X+3X=180,解:x=36则∠1=36°,∠2=72°,∠3=108°
因为∠EBA+∠2+∠1=180°所以∠EBA=72°=∠2则BA平分∠EBF。
2、解:因为AD//BC,所以∠1=∠3.
因为∠1=∠2,所以∠2=∠3,则BE//DF 即∠3+∠4=180°
B素养拓展
1、解:因为∠BAE+∠AED=180°,所以FB//CD,则∠BAE=∠AEC
因为AM平分∠BAE,EN平分∠AEC,所以∠MAF=∠NEF,则AM//NE
所以∠M=∠N
2、解:DG//BC
理由:因为CD⊥AB,EF⊥AB,所以CD//EF,则∠1=∠ECD
因为∠1=∠2,所以∠2=∠ECD,则DG//BC.
3、解:(1)如图1,过点C作CM//DE,则∠2=∠D=30°。
因为∠ACD=65°即∠1+∠2=65°,所以∠1=65°-∠2=65°-30°=35°。
因为AB//DE,CM//DE,所以AB//CM.所以∠A=∠1=35°
(3)如图2,过点F作FI//GP,则∠G+∠1=180°
因为GP//HQ,FI//GP,所以∠2+∠H=180°,所以∠G+∠1+∠2+∠H=360°
即∠G+∠GFH+∠H=360°
C能力培优
1、解:过点E作EF//AB
因为AB//CD,所以EF//CD,所以∠DEF=∠D
因为∠D=∠2,所以∠DEF=∠2
同理EF//AB ,∠1=∠B,可得∠BEF=∠1
因为∠1+∠2+∠BEF+∠DEF=180°,
所以∠1+∠2=∠BEF+∠DEF=∠BED=90°
所以BE⊥DE。
2、解:过点P作l1的平行线,因为P是线段CD上的一个动点,所以P点可能在C、D两点之间,也可能与C点或D点重合,因此应按上述三种情况分类讨论。
①当P点可能在C、D两点之间时
过点P作PE//AC,则PE//BD如图1
因为PE//AC,所以∠APE=∠1
因为PE//AC,所以∠APE=∠1,,,,
因为PE//BD,所以∠PED=∠3
因为∠2=∠APE+BPE,所以∠2=∠1+3
②当点P与点C重合时,∠1=0°如图2
因为l1//l2,所以∠2=∠3
因为∠1=0°,所以∠2=∠1+3
③当点P与点D重合时,∠3=0°如图2
因为l1//l2,所以∠2=∠1
因为∠3=0°,所以∠2=∠1+3
综上所述,当P在线段CD上运动时,∠1,∠2,∠3之间的关系为∠2=∠1+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