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7下地理 10.2印度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7下地理 10.2印度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31 20:3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2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运用地图掌握印度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2、 明确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水旱灾害的成因。
3、 认识印度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
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知道印度水旱灾害的成因。
难点:农作物分布和地形、气候的关系。
学生基础分析:
学生初步学会了分析一个大洲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方法,为本节课学习印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板书设计:
导入:播放天竺少女,看看哪位同学能最快听出是哪个电视剧中的插曲。
学生1:西游记。
教师提问: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西游记的故事吗?
学生2: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教师提问:西天是指哪里?
学生3:西天是指印度。
教师:玄奘西游印度17年,行程5万多公里,取回大量佛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中国和印度都属于四大文明古国,中印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今天我们一同去印度旅行,领略印度的魅力,首先需要知道印度到底在哪里呢?
学生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62页第一自然段,读图10.10,完成学案任务一:寻找印度——地理位置和范围。
学习任务一:寻找印度------位置和范围
1、半球位置:印度属于______亚,在我国 面。
2、 纬度位置:印度被________(纬线)穿过,大部分位于 带
3、 海陆位置:在右图中填:
邻国: 中国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尼泊尔 不丹 斯里兰卡
印度洋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4、范围:印度是南亚面积 的国家,
陆地面积约________万平方千米,首都______.
教师总结: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亚洲的南部,临印度洋,扼守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岛海上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过渡:我们来到印度,你会发现这里大街小巷的印度妇女都穿着印度的传统服饰——纱丽。在我们太原能够一年四季都穿这种纱丽吗?然而印度的妇女却可以天天穿着漂亮的纱丽,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自主学习二:打开课本63页,阅读第二自然段,读图10.12,10.13,完成任务二:服饰——气候及其影响。
学习任务二:服饰------气候及其影响
1、气候以 气候为主,特点是 每年6—9月盛行 季风,形成 季;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盛行 季风,形成 季。
2、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西南季风势力较强的年份,季风来得 ,退得 ,雨季长,降水多,容易形成 灾;西南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来得 ,退得 , 降水不足,容易形成 灾。
小组合作讨论:如果你是印度的水利部部长,怎样才能最好的减少水旱灾害,解救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百姓们。
学法指导:可以从旱灾和水灾两方面,分别提出解救办法和措施。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
过渡:有人说,凡来到印度的外国人必须闯两关,一是耐得住印度的热,二是吃得下印度的饭。印度究竟有何种饮食习惯呢?
图片展示:恰巴提,咖喱饭
学生推测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
教师:任何农作物对生长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除气候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地形。
学生自主学习三:阅读课本62页第二自然段,读图10.10,完成任务三:饮食——地形和河流。
学习任务三:地形和河流
1、在右图中填:
地形区:喜马拉雅山 德干高原 恒河平原 河流:恒河
2、印度地势 高 低。
北部是 山,
中部是 平原,
南部是 高原
3、印度第一大河是_______,有“_________”之称。
教师:玄奘从印度取回了大量佛经,佛教发源于印度,兴旺在中国,印度本地居民信仰的主要是印度教。图片介绍印度教相关的“圣河”,“圣牛”。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图10.16,印度年降水量和农作物分布图,图10.10印度的地形图,完成表格:
粮食作物 分布地区 降水 地形
水稻
小麦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了解了印度的地理位置、服饰、气候、地形、饮食、宗教。下面我们就去浏览印度的名胜古迹,外国人到中国一定要登长城,我们到了一定一定要去泰姬陵。
图片展示:泰姬陵
教师:讲述泰姬陵的故事。
学生:完成学案的达标测试。
达标测试:
1、下列属于南亚文明古国的南亚国家是( )
A斯里兰卡 B印度 C 中国 D 埃及
2、 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印度每年分为旱季和雨季,l~6月为旱季,7—12月为雨季
B.印度的降水主要来自太平洋
C. 印度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D.目前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已大大减缓
3、下列国家中,不是印度邻国的是
A.中国 B.巴基斯坦 C.缅甸 D.泰国
4、说出印度的地形特点?
5、印度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是受 影响
学生:整理本节课的内容,收获,总结,构建知识结构。
教师加以补充。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思考怎样使用教材,是为教材而教,还是教材为我所用,于是我把教材重新整合,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整体课堂效果不错,学生学有所获,在细节处还需要加强,例如加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印度
位置
气候
农业
地形
小麦
水稻
沿海
北部
平原
高原
降水多
降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