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下化学 10.1.2常见的酸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下化学 10.1.2常见的酸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01 08:5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见的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酸的化学性质及实验探究。
一、引入
1、食醋为什么会有酸味
2、苹果、橙子、柠檬葡萄等这些水果为什么都有酸味
3、石灰水中含有的Ca(OH)2;NaOH;Cu(OH)2等都是碱。
二、酸碱指示剂
检验物质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食 醋 变红色
盐 酸 变红色
石灰水 变蓝色
NaOH溶液 变蓝色
1、指示剂的概念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检验物质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食 醋 不变色
盐 酸 不变色
石灰水 变红色
NaOH溶液 变红色
2、变色规律:
酸溶液 碱溶液
石蕊试液 变红色 变蓝色
酚酞试液 不变色(无色) 变红色
说明:①指示剂变色简记方法:酸石红,碱石蓝;
酸酚无,碱酚红。
②注意: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可使指示剂变色,而不是说指示剂使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变色。
3、指示剂的应用
酸碱指示剂主要用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如实验桌上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液体要检验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可用试管取少量溶液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如果显红色证明是酸性溶液,如果显示蓝色证明是碱性溶液。
想一想: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小结]
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4、指示剂的替代用品
酸碱指示剂除了常见的石蕊和酚酞外,还有其他的植物色素,可以用作石蕊和酚酞的
代用品,如牵牛花,月季等。
几种植物花朵的酒精浸出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代用指示剂 酸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中性溶液中的颜色 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牵牛花 变红色 紫色 变蓝色
月季花 浅红色 红色 变黄色
美人焦 淡红色 红色 变绿色
紫萝卜皮 变红色 紫色 黄绿色
紫卷心菜 浅紫色 蓝色 黄绿色
三、练习:
⒈ 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H2SO4、蒸馏水、NaOH溶液,能把它们一次性
区分开的试剂是 ( )
A. 酚酞 B. 铁片
C. 石蕊试液 D. 二氧化碳气体
⒉ 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HCl、蒸馏水、NaOH溶液,能否用酚酞试液将
它们鉴别出来?(提示:HCl + NaOH=NaCl + H2O(中性溶液))
第二课时:常见的酸的性质
一、浓硫酸和浓盐酸物理性质的比较
盐酸 硫酸
颜色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黏稠、油状的液体
打开瓶盖后的现象 有挥发性有白雾出现 不易挥发
气 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气味
密 度 1.19g/mL 1.84g/mL
用途 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 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2、 浓硫酸的特性:
实 验 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 脱水性
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纸上出现黑色字迹 浓硫酸能夺取含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水分” ( 氢、氧元素 ), 生成黑色的炭和水。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 变黑
将浓硫酸滴到一小块布上 会穿洞,并变成黑色
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吸水性:能吸收现存的H2O,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脱水性:能把纸或木材里的氢、氧两种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n(H):n(O)=2:1];
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是氢气。
三、浓硫酸的稀释
注意:A、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B、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干抹布(软布或棉花)轻轻地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而后涂上碳酸氢纳稀溶液。
C、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用大量的水冲洗。
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 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
想一想
分别盛放浓盐酸和浓硫酸的两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的蒸挥发),
两瓶酸的质量、质量分数各有何变化?应如何保存?
浓盐酸: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总结:
1、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1 吸水性
2 腐蚀性(也称脱水性)
3 强氧化性
2、浓硫酸的稀释:
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溶于水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沿器壁慢慢倒入 中,并 ,使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失,不可把 直接倒入 中,因为 的密度小于 的密度,浮在上面,产生的热量使 沸腾,溅出伤人。
四、酸的通性
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它们在溶液中解离出共同的氢离子。酸的通性(以盐酸、稀硫酸为例说明酸的通性)如下:
1、酸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
加紫色石蕊溶液 加无色酚酞溶液
稀盐酸 红色 无色
稀硫酸 红色 无色
2、酸溶液能与某些金属反应:
与稀盐酸反应 与稀硫酸的反应
镁 Mg+2HCl=H2 +MgCl2 Mg+H2SO4=H2 +MgSO4
锌 Zn+2HCl=H2 + ZnCl2 Zn+H2SO4=H2 + ZnSO4
铁 Fe+2HCl=H2 + FeCl2 Fe+H2SO4=H2 + FeSO4
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注意: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
B.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越前面的金属,反应现象越剧烈,速度越快,如Mg 反应有明显放热现象;
C.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后,不能生成氢气,而是生成水。如浓硫酸、硝酸等强氧化性酸;
D.该类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铁锈+盐酸 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硫酸 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黄色 Fe2O3+3H2SO4=Fe2(SO4)3+ 3H2O
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与碱反应
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HCl + NaOH =NaCl + H2O
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HCl + AgNO3 ==AgCl + HNO3
HCl + CaCl2 ==CaCl2 + CO2 + H2O
五、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盐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例: 、
;制造药物;人体胃液中也含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燃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总结:酸的通性:
1 酸与指示剂反应:
酸溶液的pH 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使无色酚酞试液 。
2 酸+活泼金属→盐+氢气(写出Mg、Al、Zn、Fe与酸反应的方程式)




3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写出Fe2O3、CuO与酸反应的方程式)


4 酸+碱→盐+水(写出与NaOH、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酸+某些盐→新酸+新盐(写出方程式)


五、课堂练习:
1、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它能使无色酚酞溶液 ( )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呈无色 D.变紫色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 ( )
A.NaCl B.NH3 C.HCl D.NaOH
3.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稀盐酸直接制取的是 ( )
A.MgCl2 B.FeCl2 C.CuCl2 D.FeCl3
4.某同学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正确的做法是 ( )
A.先用较多的水冲洗
B.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C.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不作任何处理
5.下列物质放入到稀硫酸中,无气体生成的是 ( )
A.铝 B 碳酸钠 C 铁锈 D石灰石
6.在实验室制备氢气可以用 ( )
A 炭粒与水反应 B铁屑与盐酸反应
C 锌粒与稀硫酸反应 D铁屑与浓硫酸反应
7.盐酸和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 ( )
A 能与金属反应 B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C 能使指示剂变色 D能溶于水
8.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电解水 H20=H2↑+O2↑
B铁和稀盐酸的反应 2Fe+6HCl=2FeCl2+3H2↑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2KMnO4=加热=K2MnO2+MnO2+O2↑
D.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 2NaOH+H2SO4=Na2S04+2H20
9.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
物质 橘子 泡菜 葡萄 玉米粥
pH 2.9~3.5 3.0~4.0 3.5~4.5 6.8-8.0
选项 A B C D
1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
A. AgNO3 B. H2SO4 C. HNO3 D. H3PO4
11. 根据实验操作规范要求,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过滤 B.加热液体 C.气密性检查 D.稀释浓硫酸
12.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少的是
A.烧碱 B.石灰水 C.浓盐酸 D.氯化钾
13.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把滴管伸入试管内
B.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玻璃器皿中称量
C.在实验室里制取CO2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二、分析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4.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小丽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蜇了一下(黄蜂毒液呈碱性),感到非常疼痛,为了减轻小丽同学的疼痛感,可使用生活中常见物质处理,请回答使用什么物质如何处理才能达到目的?原因是什么?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4分)
17.下图是两种稀释浓硫酸的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
(1)B图中加水的仪器的名称是 。
(2)B图中锥形瓶内产生的现象是 。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上面两图中,稀释浓硫酸操作正确的是(填序号) 。
(4)A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B图中玻璃导管的作用是 。
溶液
指示剂

浓硫酸

浓硫酸
B
A